中国汽车销售增长率上个月急剧放缓,这对中国国内和跨国汽车制造商来说,可能将汽车市场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这些厂商近期已在华投入了逾100亿美元,以增加新的产能。
金融时报7月8日报导说,一位汽车业官员引述中国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说,6月汽车销量为16.4852万辆,仅比2003年同月上升了2.2%,这是两年多来最低的销售增长率。
汽车销售增长放缓似乎是中央政府信贷紧缩造成的结果。
信贷紧缩已令经济增长放缓,并使地方银行发放的汽车贷款急剧减少。
去年年中,汽车贷款金额在汽车销售中占到了近40%,这一比例在2004年年初已下降到了20%,目前则降至不足10%。
各跨国汽车企业的销售放缓状况并不均衡,通用汽车(GM)和本田(Honda)维持了强劲的两位数增长,而市场上的长期领头羊大众(Volkswagen)则在继续丧失市场份额。
据中汽协会统计资料,今年1至5月,汽车销售同比增长率虽然波动很大,特别是最近两月增幅连续下降,但是总体增幅仍然达到27.57%,其中轿为37.68%。
中国经济日报认为,汽车市场冷一冷,可能对汽车业的健康发展反而会是有利的。
因为,10年来世界汽车增幅在1.5%左右,中国汽车增幅是其10倍,而近两年市场的连续“井喷”,使中国汽车业已经接受不了30%以下的增长速度了。
伴随最火爆的北京国际车展而来的,却是中国车市的无比冷清,并且在车价大面积降价后市场仍无起色,一些汽车厂商甚至有了恐慌情绪。
中国媒体在分析汽车市场持续低迷时指出,原因之一是消费者仍怀有持币待购心理。
据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涉及20多种品牌的近80种车型参与降价,降价车型的平均降幅为9.01%.但是这远远没有达到消费者的预期。
因为对价格最为敏感的中国消费者,自有其心理预期。
二是宏观经济走向影响车市格局。
6月2日,中国商务部宣布,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将保持第一季度的水平,同时上半年GDP增长率仍将达到9%以上,下半年经济增长有可能略低于上半年水平。
而5月27日,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对外界表示,中国将采取中性的财政政策。
分析人士认为此话意味着中央政府多年来的积极财政政策将告一段落。
中性的财政政策将直接影响到汽车投资项目的上马、大型企业的汽车集团采购行为。
三是汽车信贷继续收紧抑制汽车消费。
一边是银行因为汽车信贷呆坏账过多而纷纷暂停汽车消费贷款,另一边是消费者因为对未来自己收入不甚乐观而谨慎贷款买车。
两方面一起对车市产生又一次冲击。
今年第一季度通过贷款方式售出的车数量不及去年的1/4,但与此相对应的情况是:去年的汽车消费中,近20%的购车者用了汽车消费贷款。
2003年11月底的数据是,各家银行车贷余额1800亿元。
而今年车贷收缩后,消费者的购买力也日渐下滑。
除了银行的车贷谨慎发放制约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车险费率的提高也让他们对以后的有车生活“望洋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