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首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誓言要应对一系列问题,内容覆盖从刑讯逼供、死刑到环境等各个方面。
国际人权组织纷纷对《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的发布表示欢迎,不过一些组织表示,行动计划过于含混、避开了关键问题,包括对言论和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
行动计划承认,中国不断推进人权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这份为期两年的行动计划篇幅有2.2万字,概述了政府扩大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教育覆盖面的目标。行动计划指出,将严格控制并慎用死刑,并将依法保障诉讼当事人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严禁刑讯逼供和非法拘禁。行动计划表示,这些人身权利将在两年内得到切实保障。
行动计划还重申了北京受到强烈指责的一贯立场,即经济权利是首要的。行动计划表示,从基本国情出发,切实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保障人权的首要位置。
政府计划在2010年前,新增1,800万城镇就业人口,转移1,800万农业劳动人口,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在2008年的人民币4,761元(合700美元)的基础上,每年实际增长6%左右。
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批评说,行动计划以牺牲政治权利为代价强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不过该组织说,如果承诺的改善都兑现了,将是人权事业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位于纽约的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的研究人员凯恩(Phelim Kine)说,这份行动计划是把政策规定、现行法律法规和已经做出的人权方面的承诺混杂在一起的产物。
他说,行动计划没能解决实际问题,包括非法拘禁和对言论和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在最近发生了数起拘留所中被拘留人死亡事件之后,被拘留人受虐待的情况引起了国有媒体和中国司法部门官员的普遍指责。
凯恩说,在中国每天都有非法拘禁的事发生。
行动计划还提出保障四川地震灾区人民的人权,不过至少有数名因校舍坍塌而遇难的学生的家长在试图向北京有关部门上访时被拘留或是遣送回家。
行动计划表示,该计划是在中国政府各有关部门、国内高校和非政府人权组织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下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