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出国抑或海归:不要再为“情结”所动

文章发布时间:May 30, 2003

近日,一位大学同学留法归来,同学们相约聚会。

令人意外的是,他没有想像中“海归派”意气风发的样子,反而显得压力重重,忧心忡忡。

“谁能帮我找到300万元的风险投资?”这次回国,他连家乡都没有回,急着为带回的项目寻找机会。

然而,熟悉行情的业内人士称,这样的项目想法太过简单,几年前可能有希望,如今已失去吸引力。

曾几何时,出国留学,在多少莘莘学子心中曾经是一种梦想和时髦;而留学归来,更是荣耀和精英的代名词。

如今的“海归”境况如何呢?记者走访了其中的几位,他们说出了不同的故事。

如果说这也算移民的话,李先生的7天可能是最短记录。

如今的李先生虽然有点惋惜,却也并不后悔——

计算机工程师李先生:不再为“情结”出国

我们这种名牌大学的学生都有“出国情结”,我毕业后在IBM任维修工程师,当时身边的人很多都在考虑留学或者移民。

1999年,学计算机的到加拿大,一个月挣5000美元很容易。

2000年,我的移民申请顺利地批下来了,但半年后我还没动身。

负面消息开始传来:经济不景气,工作不好找。

同事好多人去后没什么消息:估计有的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做蓝领了。

在那里,贫富差距不是很大,做一份匹萨外卖,收入与白领比也不低多少,夫妻俩买房子、车子也没有问题。

那边生活节奏缓慢,冬天长,朋友少,有的人没结婚,一个人过去很孤独。

2000年11月,我终于决定去看看再说。

在加拿大那几天,我办理了一些必须的手续,见了几个朋友,也去看了大瀑布。

多伦多不大,情况与我的想像差距不小。

工作难找,关键不是专业的好与坏,而是语言能力问题。

一周以后,我就回国了。

回想起来,出去的时间毕竟太短,这个选择是对是错,也许要很长时间才能够看出来。

我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觉得出国是最好的路,出国难免盲目。

20年前,出国的感受可能很刺激———国外的物质生活与国内相比反差很大,现在这种差距越来越小,尤其从上海等较发达的城市出去。

我认识很多“海归”。

5年前,“海归”稍微带些思想就能够给人新鲜感觉,也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如今,即使是美国名牌大学毕业,国内企业也要求有在国外大公司工作的经验,并确实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我现在跳槽到另一家计算机公司,与在国外的同学相比,收入差别不是很大。

论生活质量,感觉比他们好。

在国内,我们算高收入阶层,他们在国外仅算平均水平。

上海发展很快,经济发展带动人的素质和收入都在提高,机会也很多。

现在也不大听到身边的人要移民、出国的消息了。

出国留学或归国创业,都需要冷静分析,问几个“为什么”——

人力资源公司赵经理:不要盲目决定去留

我在上海对外服务公司人力资源分公司工作。

海归”是一个值得赞扬的群体,很多人都非常棒,回国后发挥了很大作用。

随着国人对外交流的增加,对于“海归”的认识也更加理性,重点是看他们是否有真才实学。

一般来说,那些在国外做出成绩的华人无疑是优秀的———比如在国外大学、研究所担纲的教授、科学家。

国外著名大学的毕业生也不用怀疑。

尤其是理工科,比如斯坦福大学的化学博士、国外著名医学院的博士肯定是比较有学问的专业人才,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一定是很聪明的人。

但我们也碰到过令人悲哀的例子:一个来自辽宁的学子在乌克兰读商务,贫穷的父母在家乡只住着7平方米的房子,却节衣缩食挤出6万元供他去国外念书,寄予厚望。

其实,他们被人才中介欺骗了:一方面,到乌克兰没有选择其世界一流的学科如航空系、机械设计或化工,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商务;另一方面,自己缺少商务经验,没有基础就去读。

这样的留学生回国还希望能够像过去一样荣耀,那是不可能的。

“海归”的语言能力也不一定每个人都强。

我曾经面试过一名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学生,请他用英语讲述自己的留学经历,结果他却不敢开口。

我还曾经面试一个在法国和英国都拿到硕士学位的留学生,也很不理想。

这样的留学经历是很可惜的浪费。

第一代移民非常希望能够融入国外主流社会,对一些人来说,这十分困难,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压抑。

这种压抑过去是可以缓解的———因为国外生活水准高,环境好。

但现在,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环境也在巨变,一些人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和美国也不相上下。

他们回来以后,就大吃一惊:“哇,这么好!”于是也要回来。

这种选择常常就有盲目的成分。

我认识一名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从事汽车设计的杨女士,她怀着这种心理也急着要回国,而国内还没有哪家汽车公司拥有汽车设计中心,可以为她提供相应职位。

不管是留学还是回国,都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是不是惟一的选择?机会成本高不高?

现在,国内吸引海归的方式也和过去不同。

原先,留学人才引进的对话可能是:“我回来做什么?”“不清楚,你先回来再说吧!”而3年前是“先把资料给我们,再联系”,或“先回来到人才交流中心,找到后再分配”。

热情的邀请,模糊的工作。

这都是优秀的人才不能同意的。

如今,北京、上海等地引进“海归”的要求越来越清晰。

近日,上海的宝钢、浦发银行、城市合作银行等到美国去招聘,职位、待遇、工作性质内容、需要的学历、专业要求、工作经验都十分明朗。

在出国留学变得容易的同时,“海归”也在失去其优越感和神秘感。

当真是“英雄不问出处”——

某信息产业公司总裁戴博士:不再在乎是不是“海归”

我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到美国新奥尔良大学读博士,2000年回国,现为上海某信息产业公司总裁。

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十大IT新锐之一。

“海归”要做得好,首先应该忘记自己是海归。

不管人们如何评价,市场是公平的,不会因为哪家公司的总经理是“海归”而对他另眼相看。

我始终认为,成功与是否“海归”没有关系,他们的相关系数是零。

要成功,首先应该符合国内需求,符合当地的能够让人成功、或者相对成功的规范。

几年前,我经营着自己的小公司,由于大小公司对市场的敏感程度不同,我总感觉有难以冲破的瓶颈;我与一些美国公司的人打交道,也感到彼此有较大的“视差”。

于是,在大家都向往出国时,我毅然决然地到美国读书。

在新奥尔良大学,我非常忙碌,每天都是实验室里最晚下班的一个。

同时,我也很喜欢交朋友。

在国外,有些中国人容易变得封闭,这对自己的成功很不利。

在美国,我与各界广泛交往,也时常回国,与国内保持密切联系,我有一年回国时还替母校做了一段招生工作呢。

我认为,千万不能和国内脱离得太远,那样,想回国也回不了。

我有一些海归朋友到国内寻找机会,他们条件都不错,也没有很特别的高要求。

有的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创业过程并不顺利,就又回去了。

但这并不等于说国内没有机会。

过去,“海归”有着鲜明特点:他们往往是最优秀的人才。

而现在,很多并不优秀的人也能够出国留学。

因此“海归”也正在失去以往的光环。

我想,三五年后,也许就会“英雄不问出处”了,更加无所谓了。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