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博客) 加拿大女总督米夏埃尔竟然当众剖开一只被猎杀的海豹,生吃海豹的心脏。吃完后还连声表示好吃, “好像生鱼片一样”,“蛋白质含量很高。“ 此举引起了动物权力组织的极大愤怒,纷纷指责她过于残忍。
米夏埃尔大概并不想这样“血淋淋地”生吃海豹肉,她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抗议欧盟的禁令,并对加拿大土著因纽特人猎杀海豹表示支持。欧盟已经通过立法,禁止海豹产品在欧盟市场出售。这个禁令不仅会影响数以百计以猎杀海豹为生的因纽特人的生计,也会影响加拿大的外汇收入。要是真的禁止猎杀海豹,咱们华人回国探亲到哪儿去买海豹油去啊?那可是真正的加拿大特产。
海豹能不能猎杀?动物权利应否受到保护?人能不能不吃肉?现在这事儿闹得越来越厉害了。本来人类一直吃肉,多少年来都没有什么事,可是现在流行一个动物权利保护运动,呼吁人们从现在开始,不要吃肉了。为啥?因为动物有生命,所以不能吃;动物有知觉,怕疼,所以不能吃;有人还说,动物有灵魂,更不能吃了。
本人特爱吃肉,老婆做饭,要是哪一顿没有肉,或者肉少了,就嚷嚷。要是从今以后不让俺吃肉了,那俺可就要难受死了。幸好现在还没有立法,要是真到了那么一天,法律规定吃肉要吃官司,蹲班房,俺也只好忍痛不吃了。小时候物质匮乏,能吃上饭就不错了,一年也吃不上几回肉,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也不是特别想吃肉,还长得挺壮实。看来吃肉的习惯是可以改的。
动物不能吃,植物总可以吃吧。幸好现在还没有人嚷嚷要保护植物的什么权利。不过,且慢。据科学家最新研究,植物也有感觉,您要是砍了它一根枝子,挖断它一条根须,它也是知道疼的。您可别以为是俺是在胡说八道,有科学根据。科学家发现植物会思考,有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好像很“聪明”,它们似乎能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合理计划。一些科学家认为,植物群能够审慎地考虑它们的生存环境,预测未来,征服领地和敌人,有时候让人觉得它们有未卜先知的神力。今年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科学家还举行了关于植物神经生物学这一新研究领域的首次会议。希望不会有人再搞一个“植物权利”保护运动,要是哪天植物也不能吃了,那麻烦可就大了。人可怎么活呀!
现在最热闹的还是在动物权利保护领域。动物权利运动的声势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占上风。连我们家庭生活也受到了影响。我的小儿子从去年开始不吃肉了,怎么劝都不行,还给我们讲一大通道理,动物的肉吃不得。我们做父母的好生纳闷,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就不吃肉了呢?有一次我去他学校参加家长会议,才知道原来他的老师是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她的环保思想,我想大概也包括素食主义思想。可能是学生家长有反映,学期没结束就把她调走了。但是我孩子到现在还是不愿吃肉。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南非作家库切因为发表了几部有关动物保护的小说《等待野蛮人》、《耻》、《动物的生命》等,就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库切认为动物具有灵性,能够体认耻辱与死亡,因此他希望人们对动物要有同情心,并把善待动物提高到了拯救灵魂的高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尔伯特•史怀泽在《敬畏生命》一书里也写到,“人连对动物、植物的生命都要敬畏,难道能不敬畏人的生命吗?”史怀哲认为,“伦理不仅与人,而且与动物有关。动物与我们一样渴求幸福,畏惧痛苦和死亡。”
说真的,我们对动物都挺同情的。别看我们每天大鱼大肉地吃,要是真让我们自己亲手去杀一头猪,一头牛,说小一点吧,一只鸡、一条活鱼,怎么样?可能很多人就下不了手。老实说,我就不忍心。正如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你我都有恻隐之心,不忍心把它们活生生地弄死。孟子还说过:“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幸亏现在几乎没有人在自己的厨房宰杀动物了,超级市场什么都是现成的。要是让我亲手杀生,我可能宁肯不吃肉也不会那样做。
记得在国内时听过一次冯友兰先生的哲学讲座,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三才论的思想。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关注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并以看待“人”的眼光审视、关怀自然万物。但是,中国哲学强调的是人立于天地之间,并不真正认为人和动物同等,中国哲学也不主张人应该吃素。
根据基督教圣经记载,最初的人类的确是素食者,只是在大洪水之后上帝才允许人类食肉。不过,尽管上帝允许人类吃动物的肉,上帝也告诫人要尊重动物、善待动物,比如“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出23:19)”,“义人顾惜他牲畜的命(箴12:10 )”,等。圣经预言,当新天新地到来的时候,人类将回到原先素食的状态,不再杀生食肉(赛11:6-9)。 有人研究发现,人类的生理设计并不适合于吃肉,人的消化系统、牙齿、颚骨构造、身体运作功能与食肉类动物有天渊之别。像所有素食动物一样,人的牙齿和颚骨构造都是为素食而设计的,人的口水是碱性的,含有唾液淀粉,用来消化谷类食物。象加拿大女总督米夏埃尔那样生吃海豹肉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得有点勇气才行。人类即使吃肉也不会像食肉动物那样生着吃,一定要弄熟了才吃。
人绝对不同于动物。根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人并不是自然进化而来的,而是特殊的受造物。人与其他受造物不同,只有人是照着上帝的形象造的。人身上有造物主的特质。人不仅有身体,也有灵魂,人的灵魂掌管着自我感知(self-consciousness)、智能(intellect)、意愿(will)、和道德良心(moral conscience)。灵魂的这些非物质的特点使得抽象的自由意志(free thought)和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成为可能。体现在这些非物质部分的上帝的特质,使得人的存在有了意义,人也有能力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总之,人有别于动物。上帝要人负责治理地上的一切,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活物。
但是,自从进化论兴起,人们对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达尔文认为,人与动物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按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弱肉强食”的原则,人既然比动物强,当然可以取而食之。但是,达尔文又认为,动物在社会、智能和道德生活上都与人类非常相似。他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写道:“人与高等哺乳动物间在智能上没有根本的差异”,因而“对动物的人道是人类所继承的最高贵美德。只有当我们把关怀延伸到所有有感知力的生命,我们的道德才可提升到最高层次。”这样看来,动物又吃不得了。
动物权力运动背后的哲学基础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在传统的方法论体系中,客体被简单地赋予了工具性价值而没有内在价值,因此,主张打破主客体二元对立,于是人类在自然界中失去了主体位置。在瓦解了人类中心主义之后,动物权利论实现了客体主体化,让本来处于主客体对立的人与动物两极在一种“ 主体际”的状态下共生共存。有人声称,以后在文章中一律用人称代词“他”(he) 来指称动物,不用“它”(it),人和动物既然取得了平等地位,人当然也就不能吃动物了。再这样下去,也许以后“你这个畜牲”也不再是骂人的话了。但是,后现代主义解构的结果往往不是客体主体化,而是主体客体化。实际上,在他们那里,人的地位被大大降低了。因此,法国哲学家福柯模仿尼采“上帝死了”的口吻,宣告人也死了。
人死了以后怎么样呢?前不久曾看了一个电视节目,题目好像是“when we left earth“,描写的是当人类离开地球之后或者人类灭绝之后的巨大变化,一小时后,24小时后,一个月之后,一年之后,十年之后,100年之后将会是什么样的情景。人类文明消失了,大批依赖人类生存的动物将灭绝,地球将成为一片死寂荒凉的地方。离开了人,一切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坚决支持保护动物,善待动物的主张,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成为素食主义者。但是,我决不认为动物应该取得和人同等的尊贵地位。一个动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不能划等号。以“他”来指代动物是对人的尊严的亵渎。人是照着上帝形象造的,有着其他受造物不能比的尊贵地位。人有权享受上帝为人预备的一切,但是人必须学会节制,必须存敬畏的心,保护好上帝所创造的大自然。
选自一叶知秋博客:
http://blog.51.ca/u-6769/?p=5516
(51编辑注:文中图片为本网编辑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