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帕领导联邦保守党险胜而出,组成脆弱少数政府。
脆弱不仅意味着保守党执政地位的浮摇不定,同样也对加拿大前景投下不明朗的因素。
在各政党势力均衡割据的局面下,少数政府能否摆脱“短命”的宿命,变数就在於两大党本身积蓄力量的时间及格局,但无论如何在短期内保守党政府的施政都会如履薄冰,步步艰险。
目前的现实是极其脆弱的少数政府执政,反对党的肘制力量均衡分散,保守党政府时时都面临被倒阁的危机,1979年克拉克(Joe Clark)领导的保守党少数政府只有6个月的寿命,现今保守党少数政府,仅仅是以124席略占优势,任何预算案、法案的半数通过都需要其他党的支持,甚至出现多党合作的局面,保守党很难按其既定的政策去施政,政治上必须有所妥协,故而对保守党政府能大力改变前朝政策的寄望,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虚望。
但这种局面下,同样也对反对党的联合造成困境,并不容易联手推翻少数政府。
首先,新民主党虽被认作今次大选最大赢家,但由於自由党与保守党的席次分均,无论其投向何方都减少了最终的决定力量,从而大大降低其在上届少数政府中般的制衡作用,党魁林顿「跳舞」的天地反会缩小。
魁人政团是保守党最想拉拢的力量,如政府得其支持所有施政就势如平坦,但问题是两党在魁省事务上的观念分歧,全面合作几乎不可能,但魁人政团一样不会轻易倒向自由党,其一样不想看到力主国家统一的自由党坐大的局面。
所有政坛的变数最终落在自由党本身,而且是其内部纷争的情况可能左右少数政府生存时间。
由於马田宣布将辞去党魁之职,而目前还看不出後继者的实力,反而未来党魁之争引发各方矛盾,自由党短期内尚无力量去主导推翻保守党少数政府,其需要一段时期休养生息,如果贸然出击,即使保守党被倒阁,再次大选自由党仍不会占上风。
在此际保守党政府恰是一个积蓄力量的时机,在缺乏执政经验的情况下,建立其自身的施政架构。
外界很多评论多注意保守党政府的政令改革,但实际上在目前肘制下,保守党难以大刀阔斧行事,欲速反不达。
保守党应很清楚了解,此次大选是人心思变的结局,并全非是其政纲、政绩之功,否则就不会出现保守党在多伦多、温哥华及满地可等大城市全军尽墨的情景,大多数游离选民只是因为对长期执政的自由党政府的内部腐败、僵化的不满而转投保守党,希望有一个更清廉的政府改变政坛弊端,但并没有否认自由党在12年执政以来的经济成就。
基於这种社会心态,保守党不可能在国家发展政策有太多改变馀地,否则只有自扰其阵,加速被攻击乃至倒台的进程。
保守党可以做到的是,尽快实践其竞选承诺,建立廉洁奉公的清明政府架构,在长期自由党统治之下,加拿大政府的官僚体系确实需要大幅改革,去除陈腐的官僚作风及私向授利的病垢。
保守党是高打清廉旗号上台,如果能在这方面有实际的政绩,相信会为保守党的信用大幅加分。
保守党现正加紧组阁,在组阁後相信新政府可能会在削减GST、增加日托津贴及打击罪案等方面有所举动,因为这对其吸纳民心有很大的益处,但未必全面实践其竞选承诺,特别是在医疗、对美外交政策等问题上,会有很多棘手的麻烦,以其脆弱之身应不至於去硬碰一些很敏感的议题。
加拿大华人社会最关注的是哈帕政府在移民事务、人头税等议题上的实际举动。
而哈帕在竞选中曾表示,将对人头税及排华法做出正式道歉,也对人头税个人赔偿做出许诺,现在就是时候看清哈帕的真正面目,是否他是为「骗取」华人选票而信口开河?
此次大选共有五名华裔候选人当选,其中四位是连任成功,最精彩的是邹至蕙第三度出击终於打败余欣龙而进入国会山庄,成为安省第一位华裔女国会议员,也使在国会的华裔议员人数达到历史新高,华人社区希望他们能将华人的心声带向国会,带动华人社区走向主流,融入主流。
但在祝贺这些成功者之时,更应看到今次大选华人社区的参政意识大为提升,在许多华人社区关议题上还展开大辩论,以往一向少涉政事的大陆新移民,此次也非常热烈加入讨论及投票行列,在本地移民网中这种大选热是前所未有的,贴子源源而上,证明更多华人不想成为加国政治的边缘人,他们意识到政治对自己的影响力,不论投票何党,华人社区的参与性都为未来打开一新局面。
(王迅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