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孙平:以自我攻击为基础的人际操纵

文章发布时间:May 29, 2023

最近随着疫情的放开,不少华人的父母或者其他重要家人从国内过来美国探望,随之出现的一些家庭内部冲突,引发了我的注意和思考。

因为这些冲突,在美国这边——非华人来访者的家庭中几乎不见,所以值得做出一些跨文化的思考和探究。

我把这种现象称作“以自我攻击为基础的操纵(或要求)”。

给一个例子:

1. 身体上的自我攻击+行为期待

A女士的母亲,从小对A女士有着很多期待。在A女士小的时候,这种期待会用直接的命令形式给与:

比如说希望A女士成绩良好,对她的成绩有持续性的要求;

希望A女士不要和某些同学来往,因为告诉她这些同学会占她便宜;

希望A女士按时吃水果,以及喝水,哪怕A女士当时并没有喝水和吃水果的欲望;

不允许A女士在初中的时候留长发,因为这会引起不必要的,来自于男生的关注;

让A女士打探父亲的情况,看看他有没有什么逾矩行为…

总之,A女士的母亲从小对A女士有很多直接的操纵行为,这些行为,小时候还好,后来A女士长大了,就会引来她的反对、抗议,乃至厌恶。

现在A女士已然成年,并且不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但母亲过来的探望和居住的过程中,A女士却发现了一种新的互动形式。

母亲现在似乎知道A女士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直接的命令已经不太可用,所以母亲在过来与A女士共同居住的过程中——会经常抱怨自己的某些身心不适,并且哀叹自己已经日益老去,甚至传递出“时日无多”的悲苦。

关键是这种倾诉和抱怨之后,在某种已然形成的悲伤氛围中,母亲常常会提出自己的一些期待:

希望A女士能够改变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如消费习惯…);

希望A女士能够更多的陪伴自己;

希望A女士能够重新考虑自己的一些重要生活决策(如婚恋/生育决策…);

希望A女士……

在A女士的主观体验之中,她常常会感到悲伤,但悲伤过后,她又会体验到某种熟悉的窒息感。

在分析中,A女士可能会觉察到:母亲小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命令的形式来管理自己(施虐);但是在此时此地,她已经更多的使用被动,甚至有些自我攻击的形式(受虐)来对自己提要求。

虽然已步入老年的母亲,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身心疾病,但现实中,在医疗层面上却不具有很大的威胁性。

这些疾病,在母女互动的过程中,其严重性,和它所附加的痛苦的感受,会被放大。最关键的是——在这些疾病的身后,几乎总会伴随着母亲对A女士的某方面需求。而这些需求,在充斥着悲伤的疾病和衰老氛围中,显得那么无可辩驳。

我之所以会把这种现象理解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因为它在美国的非华人来访者家庭中,很少出现。我当然不敢说绝对,但是一般美国家庭,其年老的父母有时也会抱怨自己的身心健康问题,但是这种抱怨本身,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比较纯粹的倾诉,希望获得子女心理层面上的理解。因为老年人一般都购买有比较完备的医疗保险,所以儿女除开情感-心理上的支持和理解,一般在现实中,也做不了,可能也无需在行为层面上做什么。

但是在A女士的例子中,我们发现,母亲在对于自己疾病和衰老的倾诉和抱怨过后,几乎总会对A女士提出某种行为上的期待和要求。

也就是说:

1.倾诉

2. 行为上的期待要求,

1+2 的形式,常常联系在一起。

以至于让你区分不清,母亲到底是在倾诉,还是在要求。

美国这边的心理学术语,对于这种现象是缺乏理解的。美国这边对于精神操控,最重要的心理学术语是“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但是这个术语强调是加害者的一种“有意操纵”,从而让被害人怀疑自己的独立思考、感受以及行为能力,从而对加害者产生人身-心理依附。

但是在A女士的例子中,母亲对A女士的操纵,几乎完全是在潜意识中,甚至是在自动化的过程中进行的,母亲可能真的感到自己日渐衰老,疾病缠身,因此更加有理由让女儿改变她自己,以满足自己的要求和期待。母亲对自己1+2的过程,并没有预先的谋划,甚至意识。

我想说,虽然母亲对此没有意识,但是这种1+2互动模式,若是长期进行,又若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那么后来会产生的局面,却会被“有心人”所用。

另一个例子:

2. 心理上的自我攻击+情感期待

B女士的父亲,在和他妻子的相处中,屡屡受挫。母亲看不起父亲,觉得他不会来事儿,不够圆滑,因此总得不到升迁。父亲在与母亲的争执中,常常被鄙视,常常败下阵来。

从B女士的童年时代开始,父亲就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在外面与朋友喝酒以后,回来找B女士哭诉。哭诉自己的不如意,哭诉自己在妻子面前的不得伸展,哭诉自己的辛苦,攻击自己的无用…

在这种“颠倒”的父女关系中,女儿从小就作为父亲的自体客体存在,帮助调节父亲的情绪,倾听他的种种苦闷,甚至可以说,从小就是在做父亲的心理咨询师。

在长大以后,B女士在亲密关系中,遇到了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她已然发展出了一种对男性的拯救情结,一旦遇上那些有着某种郁郁不得志,但情感丰富的男性,她的拯救欲就会被激活。以至于某些善于以“抑郁”“消沉”“颓丧”状态出现的有心男性,总是能拿捏住她的状态,甚至对她实施PUA.

父亲从小在女儿面前肆无忌惮呈现出的自我攻击状态(1.),和对女儿的倾听理解需要(2.),1+2 模式的反复进行,构成了女儿成年后,和某些“病态男”反复纠缠的某种人格基础。

而当B女士能够找到当下的不良亲密关系,和过往父女关系的相似性以后,在这种拯救情结获得澄清以后;以及分析师本人具备的独立性,和无需被拯救性被B女士充分体认到以后,那么她的亲密关系模式是有有可能得到改变的。

三、结语:怎么做?

我写这篇小文,并非呼吁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展现自己的脆弱。我认为父母是真实的人,若是真实的人,就一定会有脆弱。但是:

一、在你呈现脆弱之后,不一定要伴随着各种对孩子的行为要求和操纵——长此以往,你的脆弱会变得很廉价,而且也会疏远亲子关系。毕竟人同此心——没有人愿意长期暴露在一种悲戚的氛围中,更没有人愿意长期被这种悲戚所生的内疚感所折磨,也很少有人会真心诚意地被此种内疚感所驱迫着——去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和生活方式

二、你的脆弱和自我攻击,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适当呈现,但是不要期待他/她能成为你主要的倾听者和理解者。你应该找专业人士谈谈(Maybe You Should Talk With Someone);你也可以和你的太太,你的先生进行更有深度的沟通;实在不行我相信你还有死党和闺蜜等同龄人,作为你支持系统的重要一环,给你提供理解和倾听。如若你期待自己未成年的孩子作为自己的拯救者,承接你的自我攻击和脆弱,那么请你做好以后他/她在亲密关系或其他重要关系中,受伤的准备。

声明:本文所使用的A女士和B女士例子,皆为混合型虚构案例。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