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对谁有利?于丹热是一场精心设置的套局

文章发布时间:October 23, 2007

近来中国各种争论频出,很是在公众中催生了阵阵热潮。

若论那原因,不过是因为传媒的发达,网络的普及,大众也渐渐开始关心自身之外的世界。

这实在是社会进步,大众开始睁开眼睛的现象。

近来就有:超女热、议论改革成败热、民间维权热、民间学术研究热、网民议论时政热,等等。

在这许多热潮之中,于丹热恰逢其中,脱颖而出,突兀在电视、报纸和网络中。

几乎占尽镜头,夺尽人们的眼球,出尽了风头。

笔者在一旁冷眼观看此番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又察其言观其行,仔细想想,终于明白过来。

于丹热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套局,背后有许许多多目的。

这些背后的意图和目的,可以归结为六计:

一、转移视线计

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随着经济的开放与发展迅速下滑。

另外腐败大面积蔓延、官员生活腐化奢侈、分配不公、两极分化严重,引起社会深度不安。

人们自然要将中国社会 的这些变化,归为改革的失误所至,因而引起人们的普遍不满。

如果这种关注与不满就这么长期持续下去,对某些人物来讲,真不是一件好事,太有损他们各方面的 形象了。

正是在这种时刻,于丹热起来 了,《论语》热起来了,儒家的那套热起来了,它必然会吸引大众的视线,从而关注焦点偏向,一部分人钻进故纸堆中,一部分忧国忧民之士,也不再谴责今天,而 把目光转向用儒家来拯救当今的中国。

包括大众的视线与关注,都会有一部分被转移,而一些人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一计的要点是:把大众的视线与关注从今人身上移开,转移到古人身上去,从那里寻找拯救社会的办法,使今天的一些人能躲开公众的谴责。

二、扬砂蔽珠计

于丹《论语》心得,本身毫无学术价值可言,更没有思想价值。

不过是把一个历来为统治者利用,历来为统治人民而发明的思想文化工具,以流行歌曲的方式改编包装一次而已。

于丹热能促进改革么?不能;能促进学术进步么?不能;能促进中国社会文明与民主么?也不能。

中国民间真正能促进改革发展、促进中国民主进步、促进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人士,现在是大有人在,这就是近几年在网上涌现出的民间思想家们。

这些人脱离官方,脱离正统,思想新锐,而且底蕴深厚。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真正精英。

将来的中国,将可能因为有了他们而再次辉煌。

对于这帮人,中国有人很是看不惯,又无可奈何。

于是便借于丹扬起儒家这片黄砂,以蔽那些在网上闪闪发光的民间珍珠。

当于丹这里热一阵那里热一阵之时,人们就会被多少分散一些注意力,而不再专心关注那些民间思想家们了。

一些人的这一策略,我称之为扬砂蔽珠计。

三、引入歧路计

于丹热的另一个目的,是把一些知识分子,从关注与研究西方、研究现实、研究民主、研究制度、宪法等等方面引开,把他们引入研究儒家、钻进故纸堆中、进入古人的天地,而不再关注

现实问题,不再关注政治体制改革,不再关注社会公平、正义、人道关怀等等。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于是他们便人为树起一个样板、制造出一个明星,让人们去模仿、去追随。

这一计的要点是:把人们引入歧路,在故纸堆里耗费心血,在儒家身上大作文章,而不再关心现实问题。

四、扬儒家贬民主计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这句话是孙中山说的。

在当今,世界潮流是什么?就是民主。

尽管在中国,有些人千方百计说什么“实行民主会动乱呀”、 “中国人素质低不能实行民主呀”、“民主是帝国主义的阴谋呀”,等等,但是在大众眼中都没有什么份量。

面对中国社会公众要求民主的呼声日益增高,有些人心 急如焚,却又找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应对。

他们尽管一百个愿望想为专制独裁辩解,但还没有蠢到直接跳出来呼喊打倒民主拥护专制的地步。

在这个时候,一贯主张 尊君、守礼、尊卑等级森严,而排斥民主自由的儒家的僵尸,被他们抬出来了。

打扮一番之后,借着一个名叫于丹的教授之口,粉墨登场了。

我们没有宣扬独裁专制,但请大家讲究尊卑次序;我们没有反对民主,但请大家注意上下交往之礼。

大家还是听从圣人的话,去克己复礼吧。

这一计的要点是:明里打着儒家的大旗,暗中去对抗要求民主的呼声。

五、复古对抗现代计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放开,网络媒体的普及,世界上的各种思潮与观点,迅速为中国人所知晓、所了解。

平等呀、博爱呀、民主呀、环保呀、人道呀、反战呀、人权呀、维权呀,等等,都成了中国人的新的语言环境。

而这些东西无一对专制独裁有利、对贪官有利、对特权人物有利。

这使许多专业文人伤透了脑筋:简直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把这些金子般的东西染黑。

而现在寻到机会了:《论语》是圣人的语言,里面也会有金子的,尽管已经埋在棺材里几千年而发黑了。

现在经过某教授的一番包装之后,又加入了流行与通俗因素,正好用来与那 些来自西方的金子争辉。

于是于丹热起来了。

这种热含有太多的人为操纵的因素,几乎和商业炒作差不多了。

好在中国大众历来都是容易上当的。

这一次上当不过是无数次上当中的一次而已。

六、麻醉计

当今社会腐败,两极分化,下层人民生计艰难,怨气重重,政治缺乏民主……总之是怨声载道。

这个时候如果专业文人出来宣讲什么“不要心不平自己去奋斗呀”、 “把子女培养好成龙成凤当官发财呀”,之类的一定不合适,老百姓不爱听,现在换了于丹出来,大讲《论语》心得,什么“中庸”呀,“忍耐”呀,“慎言”呀, “君子安贫”呀,之类。

又有圣人的意思在里面,多能忽悠人呀,多么令人陶醉呀。

于丹热的出现,大肆贩卖儒家修身养性安贫忍耐君君臣臣那一套,正好具有麻醉 人们意志的作用,把人们对社会不公、对精英们丧失良心不顾下层人民生计的愤怒,都转化为什么“忍”呀,“慎言”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呀之类的东西而给 消解了。

民主呀参政呀都不是你们草民的事情,你们不在其位,不应谋其政。

还是老老实实多读些圣贤的书吧,圣贤的教导多么有智慧呀……

这一计的要点就是,用圣贤的智慧作为诱饵,引人们上钩,达到麻醉他们,使之成为顺民的目的。

总之,于丹热不是自然发生的。

也不是于丹有大才华,受到了社会的认可,从而成了一个大明星。

而实在是因为某些方面需要,经过精心策划与布局,经过炒作,而形成的一出闹剧。

当这场闹剧上演之时,有些人把全中国人都看成是傻子了,正躲在暗处偷笑呢。

在这一闹剧里,不管是崇儒还是反儒者,都被他们耍弄了一番。

但于丹在这场闹剧之中,究竟是什么角色呢?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