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加拿大已经有七个月了。
感受良多,很想利用圣诞假期这点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一来当成自己的日记,二来给那些想出国的人作点参考。
然则时间不长,不少事情看得还不全面,不敢随便进行合理想像,于是只能粗浅地讲点心理感受。
世界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对于没出过国的人,西方社会是怎样的一个样子?我当时去一趟德国旅游,记得走在繁华的闹市,观看慕尼黑狂欢节,觉得西方人生活真有意思,因为看到许多新鲜东西,真是不错,遥想要是在国外生活,我的生活将会像狂欢节中一个小丑身上的衣服一样充满各种彩色。
来加拿大之前,反对我出国的观点是:现在出国留学不吃香,海龟许多找不到工作;国内经济发展得快,日子会过得更舒服。
我还是出来了。
难道加拿大真的就像他们描绘的那么差?人家怎么说也是G7的成员,发达国家啊。
加拿大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为什么要出国?在开往多伦多的飞机上,我想我本来就是一个喜欢到处游荡的人,生活对我来说就是漂泊。
不断变化的生活,使我的人生轻飘飘,似乎像是一根飘浮在风中的羽毛,风吹向哪,我就去哪,像《阿甘正传》片头与片尾那样,得失又有何所谓。
但是,无所谓归无所谓,刚刚落地之时,禁不住还是会认真地想一想,出国就一定是视野宽了?就一定是人生拥有更多的路可走,就一定比国内好吗?我在出国前对这些问题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过来人却告诫我:加拿大就这样啦,你是不可能混进这边的社会的,我们当初也尝试过,后来知道不行的。
所以,这边是很难混的,最多就是混个国籍,差不多就要回国去混啦,大家都是这样的啦。
这盘冷水泼得有道理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用了这半年的时间,渐渐地有了自己的看法。
先给我等大陆新技术移民画个像:一开始,我是新移民我怕谁,我到哪里都拍照;然后,语言不行,进语言学校,交了一班中国朋友;然后去打打工,或者进学校读书,以求能找到专业工作;哎,好不容易混到一份稍为满意的工作,日子就这么过啦,闷是闷了点,但是,想一想为了下一代吧。
语言障碍对于许多人来说最要命,它就好像一道墙,人如何穿得过去呢?不过还好,尽管讲得支离破碎,还是可以应付日常生活之需,如购物、问路,不会吃哑巴亏。
要想和那白人多讲几句,就是把牙根磨得噌噌作响,也挤不出几个字来。
还是中国朋友好,能够很好地进行语言及情感的沟通,于是,就让咱们一起去玩吧?我们不跟白人玩,也不跟本地长大的华人玩,不跟香港人玩,我们不跟台湾人玩,印第安人都呆在自留地呢,很少能见到,要见到了也不跟他们玩。
你以为把不同的文化放在一起,他们就会自动溶合吗?把不同肤色的人放在同一个学校的班级,他们就能成为同学朋友吗?不会的。
文化是很难溶合的,加拿大所谓的二百种语言的多元文化,在我看来其实只有一种,白人文化,即主流文化,其他少数族群的文化异同,就用来被同化的。
中国人带来的文化,除了吃的文化外,其他方面都是用来被同化的。
所以,新移民的文化弱势是非常明显的,不产生被边缘化的感觉几乎是不可能的。
许多新移民都把自己当成是弱势群体。
所谓边缘化,自然存在一条边界划分出不同的族群。
当意识到这条界线的存在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地活在一个小小的中国人圈子中,工作学习之余聚在一起,就一起咀嚼新鲜的人和事,享受着彼此的认同。
当我们都把认同感放在这些朋友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不在乎白人怎么去评价我们了,这个新鲜的社会的价值观是如何了,因为那与我们无关。
我们就封闭在从国内带来的价值观中,在加拿大建立了个小小的中国。
所以,在唐人街,福建老乡仍然是把垃圾往大街里扫,理直气壮。
虽然他也知道,在别的许多地方,地面都干净得可以随处坐下来而不怕弄脏裤子。
说到这里,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来到自由的国度,我们的世界反而缩小成为一群人而已,虽然我们可以感受到媒体通畅的信息轰炸,但我们往往把这些信息用一个筛子进行过滤,只有与我这个小群体有关的才得以通过,进入我们的神经,这点可怜的信息加上朋友之间的咸杂八卦,构成了我们的精神生活的全部。
虽然我们看到了许多国内生活的人看不到的东西,但是,我们就像住在富人家里的保姆,虽然也同住在豪宅里,但一切的奢华都与她无关。
在国内,我们讲生活圈子,在加拿大,圈子似乎更加明显,韩国人有韩国人的圈子,日本人有日本人的,希腊人有希腊人的,他们也都与中国人一样,活在自己围居的藩篱内。
往大的方面讲,法国人有法国人的圈子,只不过他们圈子太大,把整个魁北克都给占了,但本质上,他们也是把自己围起来,不是么。
但相比之下,我们加拿大中国人生活的圈子就很小,要比在国内生活的圈子要小。
因为国内生活圈子还有个外延,但在这边没有。
再说吧,中国移民虽然在数量上也以百万计,但是,中国人彼此之间是很难走到一块的,譬如说,当过人蛇的农民与硕士留学生,虽然同在一家餐馆包饺子,但他们会成了一个圈子吧?另外,还有中国人的复杂的人际心理等因素。
文化藩蓠与文化认同
泼够了冷水,来点热的吧。
蜗居不是所有新移民的宿命,自然是有少数破萤而出者。
在这里,由于我认识这样的人太少,我没有把握妄作结论,只能说一下这样做不容易。
上面讲到英语是横在新移民路上的一堵墙,其实,当我们拿锤子把它砸了之后,会发现还有一道无形的墙,这就是文化差异。
举个例子,香港人自小就是双语教育,来加拿大语言问题不大,但他们为何也生活在自己的圈子中。
而大陆过来这边读小学的娃娃,虽然语言一开始也不大会讲,却能和其他小孩一起玩得开心?
文化差异从浅层次来说,就是英文所谓的culture shock。
我的一个例子就是:有一次,我的白人老师要到中国去出差,临出去前想找我帮他补习点日常用语,他说会付给我钱,我马上就说“不用不用”,后来他就不敢找我了。
更深一点,就是共同话题了。
特别是工作学习之外的共同话题,你觉得容易找吗?再往深处,就是情感交流。
我想必须到了这个地步,才有可能说与加拿大主流文化的人交上朋友。
不少新移民来加一两年都还处于culture shock阶段,万里长征才栽第一个跟头,还早着呢。
在这里提醒一下,我所讲的都是针对成年人的,中学生因为年龄不同情况完全不同。
在英语学习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却最经常没引起人们注意的方面,即acculturation(心理学课本上讲的),我译作“文化认同”吧。
我的理解是:“文化认同”就是把自己想像成为一个白人,并且像白人那样思考和行为。
其理由是:语言只是文化系统中的一环而已,如果能够理解语言所赖以存在的文化系统的其他环节,当然会帮助掌握语言了。
国内的很多人都认为只要生活在一个讲英语的环境,英语就会突飞猛进。
我认为其实不然。
不信你去看看有多少个学成回国的留学生英语能说得溜的。
关键在于,能够生活在一个说英语的环境还不够,还要能够做到“文化认同”。
要做到文化认同,就是上面所说的,要能做到突破圈子的藩蓠,与主流文化的人多打交道。
圈子中的人,就是陷入了恶性循环:语言不太好,于是少了创造“文化认同”的机会,因此语言的进步也就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停滞不前了。
中学生少了文化藩蓠,这是他们语言学得快的一个原因。
我自己向来是个想突破框框的人,为此,我需要暗示自己的可塑性,我要主动接受这里的文化,至少做到三七分吧,就是七分是中国人,三分是加拿大人。
有时我会去想想那些洋人在想什么,甚至还会模仿他们的一些行为习惯。
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挺难的,现在已老大不小了,但是,我有十足的理由去尝试,这源自我对出国意义的理解。
我们为什么要出国?
想出国的人,经常想打听的就是,那边天气怎么样,吃的怎么样,住的怎么样,人好不好打交道,我是否有经济能力,等等等等。
这些问题都有具体的答案,俺就不说了。
我上面讲的,就是在尝试为“我能否在心理上适合新环境,我会不会孤独困惑”这个非“yes or no”的问题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说到底就是语言和文化的问题。
而知道这些问题的所在之后,我们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这就要反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出国,我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各人有各自的出国理由。
想来坐移民监或是留学镀金的,想来扎根或者半扎根的,还是为了子女,为了转移资产的。
我想最多的年青人还是抱着“明天会更好”的期望出来的,满怀抱负。
来了之后,因为人的懒性,却不愿踏出小小华人世界,这样的人我见得很多。
我个人是这样想的,我们既然出来了,不去了解世界是怎么样的,那多亏啊。
相信许多人,出国前都做了不少努力才出来的,那岂不白费了?
到国外去看看,这种原始冲动是不少人都有的。
但是,我们想看什么?我想,不是为了看这里的城市建筑有多宏伟,不是为了看看江山美景,不是为了吃汉堡,不是对比这里的月亮是否更圆,不是为了了解一些稀奇的东西回去给朋友们吹。
我想,是为了看看这里的文化(这里的意思偏向于“文明”)。
西方社会的发达,绝不仅仅是GDP,而更多的是文化。
发达的文化能够开启眼界,开拓思维,能够让人变得更聪明(信不信由你)。
我个人的观点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上来了,文化却如一些知识分子所说的,是绝望的,是可悲的。
不少人说:在国外,素质最低的就是中国人,最坏的就是中国人,自己人害自己人。
这其实就是落后的文化的一个表现。
我觉得在这边混几年,然后就回国去骗人,倒不如承认自己需要吸收文化营养,踏踏实实地学些东西,提高自己素质,这样世界才会变大,而不是变小。
有些时候,功利心真是不应该太重。
我当时出国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觉得国内的潜规则没意思,我想去一个自由的国度。
我来了,我就自由了吗?其实没有,以前觉得我像个手脚被人绑紧的拳手,现在松绑了,可以自由挥拳了,却没人跟我打。
也就是说,心理想得到的东西,还是没得到满足。
再举个例子,把一个不会英语的大学教授拎到多伦多街头,他是享有了自由平等的一切权利,但有谁会把他当一回事?他去买东西时听不懂售货员的话,说不定还被怀疑有智障呢,他会觉得这里寂寞的生活比国内爽吗?这里面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的属性,我们的宿命。
那么,读完书或者拿到加拿大护照之后,是选择回去,还是选择留下?我呢,是选择改变自己的属性,留下来。
说不定以后会经常跑回国内,但至少是把心留下来,把寄托放在这边。
既然命运是这样安排,那么我就把这里当成新一轮生命的开始。
我忘记了年龄,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初入学的好学的学生。
激励我的是,我要改变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宿命,因为在国内,我没有能力像一些人那样能够左右自己命运。
我要为自己而活,要活得像自己。
(告别沉重)
~~~~~~~~~~~~~
感谢网友“告别沉重”来稿,原文发表在本站信息中心“枫下感怀”,标题为“我们是不是要留在加拿大——来加半年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