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台海危机,德国《奥格斯堡汇报》发表评论说:《德国别无选择,只能忍受中国》。德国总理朔尔茨必须延长与中国的联盟,否则就必须放弃它。
该报写道:台海冲突显示,德国在德中关系中需要迅速明确立场。朔尔茨前任默克尔积极寻求接近中国。默克尔曾大肆赞扬中国现代化的巨大步伐,而在德国,一条新铁路线需要20年。她最关心的是为德国经济确保巨大的中国市场。为此,她寻求与习近平主席建立紧密的联盟。两人一起发言支持自由贸易,这引起了世界关注。朔尔茨将不得不延长或取消这一联盟。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已经卸任,但他的继任者拜登也偏爱“美国优先”的口号。与此同时,拜登正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转向亚太地区。
台湾冲突让人联想到乌克兰战争前的几个星期。当讨论德中和欧中关系时,人权这个关键词理所当然地被提及。习近平经常申明,没有任何系统比其他系统更好。但是,在香港被血腥殴打的示威者的形象无所不在。被逮捕的维族穆斯林人、互联网禁令、不许与律师接触的单独监禁、酷刑等,中国的人权问题目录很长。
现在还有台海冲突。台湾几乎被中国军队包围,处于与六个月前的乌克兰类似的情况,俄罗斯最初也在乌克兰边境部署了士兵,宣布这是像北京一样的军事演习,但最后进行了残酷攻击。如果中国作出类似行动,入侵台湾,西方、欧盟和德国政府理论上将不得不对北京实施与莫斯科相同的制裁。
但如果德国想确保其繁荣,对北京的制裁是不可能的。台湾冲突不会改变这一点。德国无法承受对中国的制裁,因为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比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更广泛、更重要。德国对亚太地区的出口约有一半传统上都是出口到中国。虽然。新冠疫情大流行影响了业务,但德国对中国的出口今年上半年还是增长了2.9%。尽管有困难,但俄罗斯的天然气可以被取代,中国的技术则不能被取代,即使在可预见的未来,几乎所有设备都需要的高性能微芯片可以在欧洲生产,西方仍将依赖中国的原材料,例如稀土。
如果由道德感来决定走向,朔尔茨将不得不与中国保持距离。但这样做行不通。德国已经为对俄罗斯的制裁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而且这一决定还会影响好几年。德国根本无法再承受这样的行动,这是很苦恼的事,但是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