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拒绝清华大学选择香港大学的学生,也有拒绝北京大学选择清华大学的,但是,这些拒绝的本质其实是选择。人世间,还有一种更根本的拒绝是放弃,没有预留选择的空间,那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概。在她的有些同学拿着美国大学的全奖和半奖乐滋滋地准备负笈西渡时,在她的有些同学拿着国内大学录取通知书准备就读时,王千源,这名青岛二中的应届毕业生,这名不足45公斤的小姑娘,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波士顿大学等5所美国高等学府的全奖,蓄势准备再次冲刺美国顶尖学府。
从常理来看,目前的王千源不能算是成功者,那些哈佛女孩、耶鲁男孩才是人们热捧的对象。然而不论结局如何,王千源在执著和勇气方面是真正的胜出者,一如她所言“目标是100分,99分也是失败”,她属于特立独行的一类。
初识王千源,不由地怔了一下。
一身雪白的西服,内衬一件湖蓝色的缎面衬衣。这身妆扮走在夏季岛城的街道上,回头率可想而知。这与习惯思维中t恤、仔裤的青春装备相去太远。待到长聊后,方才领教王千源的与众不同。一个同时喜爱拿破仑和林黛玉的女孩;一个自言为政治而生的花季少女;一个17天狂背1.8万个英文单词,又酷爱古诗词的女生;一个喜爱赛程和足球的黄毛丫头,这是怎样的一个矛盾共同体?就在大部分高考学生绞尽脑汁填报志愿的时候,二中的11名学生却已经接到了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其中王千源同学被全美排名第五的杜克大学录取,并获得了每年4.97万美元的奖学金。一心想成为一名政治女强人的王千源告诉记者,她的目标是哈佛大学。为了进哈佛大学,王千源曾只身前往举目无亲的美国,去哈佛大学为自己争取面试机会。尽管没有被哈佛录取,王千源表示,到了杜克大学后,她仍有两次转学的机会,可以帮助她实现自己的哈佛梦。
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王千源说她参与政治的强烈愿望打动了杜克大学,在个人介绍中,王千源对国际社会的民主改革做了独到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让学校非常欣赏。
要想申请到国外留学是有一定技巧的,11名二中学生总结说,尽管各个学校都需要考生提供自己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但排名越往前的学校越不重视成绩,他们更看重的是考生的思想、多面性、文化的多元性及对自己人生的规划。纪苏瑶认为,她从小参加的各种英语比赛、高中阶段学校自主会副主席、歌唱、游泳和古筝等全面发展的经历给她增加了砝码。
教师、医生、科学家……在林林总总的青春理想中,政治家的抱负不是所有国人都可以接纳的,尤其是此类理想出自一名十几岁的女孩之口。
王千源语出惊人。她说,政治给她一种快感,政治决策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她“是那么自然地选择了它,并且相信自己已同它紧紧地绑在一起,不可分离”。她的理由是国家间关系的错综复杂,国际局势的紧张与缓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进展,这些事牵动着她的神经。她说自己不会轻易改变她的理想,因为她相信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而她认为自己是为政治而生,人生百年,既然存在过,就理应轰轰烈烈,成为有益社会的一代俊杰。
于是,王千源有了现在的名字,一个更像政治家的名字,是她自己起的。左右逢源常被形容政治家的玲珑,而她却要千处逢源,于是起了这个“千源”的名字。王千源原先的名字叫王佳妮,那是她农村的爷爷起的,朴实地蕴意着两个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好女孩,第二层意思是更为朴实,王家的妮子。
王千源的成长远远超出了爷爷的预期,她想成为一名铁腕级政治家。并且,王千源已经尽量将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她心目中的政治家靠拢。于是她开始在某些场合正装上阵,就像她接受采访,因为她认为衣着是非常重要的服饰语言,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她在某些场合尽量不苟言笑,因为她认为政治家的表情是政治的晴雨表,不能轻易表达爱憎,于是……
对于一个小姑娘,这是不是有些残忍?王千源给了一个坚定的答案,她因此而快乐。
与大多从美国开始大学生活的中国孩子不同,王千源来自一个普通家庭。她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她本人的教育经历也极其普通,小学在人民路第二小学、陵县路小学,初中在青岛五十三中,高中考入青岛二中。
王千源能够走到今天,更多的是得益于她的执著。她的英语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的,当时参加了一所小学的兴趣班,学着学着班里的同学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越来越少,最后同龄的学生只剩下王千源一个。从小到大,王千源的学习几乎没让父母操心过,只是在初中学习数学时遇到一些小波折。由于与老师的一点小摩擦,王千源的初中数学曾经滑落至与自己学习实力很不相称的位置。终有一天,王千源觉悟自己不能这样。于是她开始恶补数学,从全班第一开始做起,一直进步到级部第一。
最令人惊诧的是,眼前瘦瘦小小的王千源竟然爆料说自己是体育全能,长跑和铅球表现尤为突出,甚至还担任过班级体育委员。这是天赋吗?答案是否定的。初中以前,体育可是王千源的弱项。及至上初中后,获悉中考体育成绩要占到不少比重,于是王千源痛下决心,决意通过锻炼一定把体育成绩拼上去。随后的日子里,每天放学以后,学校操场上都会有王千源奔跑的身影,10圈,20圈,一跑就是两个多小时,直至老师来提醒她学校要关门了方才罢休。就这样,王千源靠自己的拼劲得了中考体育的满分,并且由此挖掘出自己体育方面的潜能,在以后的体育考试中所向披靡。
有了这些铺垫,就不难理解王千源此次对5所美国大学全奖的放弃。上初一时读了那本火爆一时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后,王千源就开始了对这座美国顶级学府的向往,并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她在高二暑假来临前,就基本放弃了在国内上大学的努力。其实,依据她当时在青岛二中名列级部前茅的学习成绩而言,考取一个国内名牌大学是没有悬念的。与她的大多同学考个国内大学保底,再申请美国大学,王千源自断后路,选择只申请美国大学。及至录取结果公布时,她再一次自断后路,放弃5所美国大学的全奖,留在家中继续申请她心仪的学府。
王千源对这种放弃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即使天天面对邻居不解的问询,她都会泰然处之,反问其什么是成功,王千源甚至会将这种讥讽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她说,自己不觉得这样选择有危险,有时也会感觉迷惘,没有留下思前想后的空间,但是人生是一场博弈,如果把所有的钱放在一起,成功了,就会赢得大奖,如果把钱分开,可能只会赢个尾奖,追求成功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在王千源家里,父母因她的这种选择发生过激烈的争执。父亲坚决不同意女儿放弃唾手可得的高考成功,母亲也是将信将疑。在这个寻常之家中,王千源是个说了算的女儿,父母与她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最终拗不过她,同意了她的选择。当看到王千源妈妈与女儿相处得像姐妹俩,遇事商量,或许隐约悟出这就是成就王千源今天的根本原因。
由于改了名字,王千源赴美的所有成绩都需重考。
王千源去年10月的托福考试只错了两道语法题,考了670分的高分。并且,她去年4次赴港考大陆至今还未设考点的sat,并取得了几乎满分的成绩sat
scholasticassessmenttest的缩写,是美国高中生进入美国大学必须参加的考试,相当于中国的高考,也是世界高中生申请进入美国大学本科学习能否被录取及能否得到奖学金的重要参考。作为文科生的王千源,她考了sat考试中物理、化学等所有的理科科目。没有辅导,凭得只是从美国、香港等地托人带回的书籍。
但是,这一切都将因为名字的变换化作乌有。这与许多高考后的考生的完全放松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对于王千源而言,一切可以重来,她自信自己能行。在家自我学习的王千源说自己现在学习得很自如,回归自我学习的状态:早晨9点起床,晚上是她思维最活跃的时候,能学到几点就学到几点,学什么也由她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她充分信任自己的学习能力,认为自我学习有助于她找到学习的命门。
王千源的特立独行还源自她的思维能力。她自认自己拥有周围人少有的批判思维,一如她对阅读书籍的偏好。与大多数现代人不同,王千源提高英语水平的方法是读英语原版经典小说,平素里阅读报刊不多。她的理由是喜欢自己评判,她最不会做的是人云亦云,喜欢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分析世界,因此她看报纸时也很少看社论,而是看一些原生态的东西,给自己留出思维的空间。有了批判性思维,自然喜欢与人辩个高低。在青岛二中,王千源是学校辩论赛上的高手。强有力的批判性思维让王千源选择了政治这一理想。
一次,王千源竞聘青岛二中自治会秘书长,有意想试试她的老师没有预先通知她届时要有个竞聘演讲。当王千源也如其他同学一样拿着一张纸到台上阐述自己的优势后,老师才发现她拿的是一张白纸。王千源的自信很多方面来自的广泛阅读。6个半月就能开口叫人的王千源从小就表现出语言方面的天赋。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之后,好胜的她为了争得老师奖励好学生的五角星,总是第一个将英语课文背完。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学习古文,五年级读完《红楼梦》,对《葬花词》至今牢记。随着年龄的增长,书本给王千源一个看世界的机会。
在她站在巨人肩膀上阅读的过程中,她畅快地吸纳着来自中外大师的给养。她喜欢读勃朗特三姐妹、巴尔扎克、简·奥斯汀、雨果等名家的英文著作,喜欢读像拿破仑的传记。王千源曾经有在一个暑假狂读170多本中外著作的记录。因此,家境并不富裕的她还有一套淘书经,逛打折书店成了她业余生活的重要消遣之一。在王千源身上,也能看到许多普通孩子的影子,她学过古筝,喜欢f1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喜欢网球明星萨芬、费德勒、辛吉斯、海宁。
与王千源聊天,你能感到她的不一样深度,一如她所说的“人生不一定圆满,要有意义”那样。采访后记:
作为一位妈妈,我在采访优秀学生时常有一种私念,借鉴他们成功的成长经历以便教育女儿。与王千源长聊3小时后,我自问自己是否愿将女儿培养成她那样,但是我拿不定主意。一直以来,我想让女儿做一个快乐的人,为此我帮助她学习获取快乐的本领。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首先是要知道什么是快乐?其实,并非所有人都能清晰地知道什么事情可以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于是我们听到不少抱怨,于是有了后悔终生。回想我们身边的教育,真正将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培养方式太少了。如今的孩子作为独生子女享受的物质、生活方面的呵护是无人能比,然而他们思想的空间却过于狭窄。他们衣食无忧,却少有真正的快乐。与这些孩子相比,王千源是幸运的,没有生于显赫人家的她没必要背负子承父业的重担,父母对她也没有什么苛求。据她母亲说,王千源上小学一年级时,被托管在一个退休的公安干警家长达半年,给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开了个好头。半年后,她就挂着钥匙自己上放学了。或许,这种无为而教铸就了今日的王千源。不论她成功与否,我想有一点是值得我借鉴,王千源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快乐。
第二部分:高中同学评价
关于改名:“她本来叫王佳妮,改名是第一年没申请上好学校,特意改名重新考试申请。”
关于整容:“我有个哥们也是青岛二中的,刚刚无意和他提起王mm以及王mm的一些事迹,那个哥们就怒了,他说王mm在学校时就是个人才,天天扬言要嫁给美国总统,因追求某男生(我觉得是我那哥们)被拒,于是就去整容,后来还改了名字!王mm还说哈佛大学请她她都不去!王mm的年龄应该在21岁左右!”
关于政治:“WQY这个人,和我是高中同学,比我高一届,她高中的时候叫王佳妮,而且长相也和视频中的很不一样(下面有照片,大家自己判断),因此坛里人说的她曾整容并非虚无。
我认识她,因为两个,一是我曾经在青岛二中学生自治会秘书处工作,而她是当时的秘书长。当时在她手下干活,大家都觉得她绝对是一个女强人级别的人物,对下属要求极为苛刻,当然要承认她自己对工作也很负责。二是因为我高一暑假参加了学校的模拟联合国活动,她当时应该是高二暑假,已经开始了出国的准备,那个时候是05年的7月。
当时会前就已看出了她极大的政治野心与抱负。尽管是“模拟联合国”,她作为法国代表,依然跑前跑后乐此不疲。她一手组建了一个所谓的“大国联盟”,把24个参会国家的16个都拉了进去,企图让16个国家都听从她一个人的思想。
当然,仍然能看出她的幼稚,尽管笼络了大批国家,却没有足够的诱惑让他们跟从她,结果会议最后还是没能达到她的目的。从会议中可以看出她出色的英语水平和极大的政治野心,我记得一个同学悄悄跟我说,这个人将来会是一个人物。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会前曾偶然有一次机会和她长谈过,给我的印象就是此人异常善辩,思维非常清晰。她跟我滔滔不绝地讲起她是如何带领他们班同学获得学校辩论赛的冠军,还在讲她为了考托福而背单词的艰辛。(她似乎是那年6月考的托福)后来才知道,她托福考了670分的高分。但让我意外的是学校被国外大学录取的名单却没有她,也没多在意,直到我毕业那年才知道原来她改名换姓,又申请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