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花费了1万亿美元,通过“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扩大影响力。而现在,据参与决策的消息称,中国政府正对这个陷入困境的倡议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
据华尔街日报署名Lingling Wei今天报道称,全球经济放缓再叠加利率上升和通胀率飙涨的因素,已令多个国家难以偿还从中国借贷的债务。已有数以百亿美元计的贷款变成坏账,不少开发项目陷入停滞。西方领导人批评了中国提供贷款的做法,一些人将之称为“债务陷阱外交”,这令中国政府处境尴尬。许多经济学家和投资者都已表示,中国的放贷操作助燃了斯里兰卡和赞比亚等地的债务危机。
相关人士表示,经过近十年来施压国内银行慷慨提供贷款之后,中国决策者目前在着手讨论一项更为保守的计划,这在内部讨论中被称为“一带一路2.0”,新版计划将更加严格地评估新贷款项目。对于以前不愿接受的贷款损失和债务重组谈判,中国的态度也转为开放。
据该报道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把“一带一路”称为“世纪工程”,但这次的大举改革暴露出他想要重塑全球秩序的愿景存在局限性。据中国官媒报道,在去年11月与高层官员的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面临的国际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并强调需要加强风险控制和扩大合作。
中国的银行已经大幅减少了对低收入国家新项目的贷款,目前的主要工作是清理现有贷款组合。
根据经济学家Sebastian Horn、Carmen Reinhart和Christoph Trebesch的数据,被认为处于财政困境的债务国所持有的贷款约占中国海外贷款的60%,2010年时这一比例只有5%。这几位经济学家撰写过关于国际债务的文章。
中国已经开始与其他债权人合作来解决目前的债务困境。为此,中国政府不得不放弃长期以来对与巴黎俱乐部(Paris Club)等国际机构合作的抵制立场。该俱乐部是一个由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大型主权债权人组成的协会。中国正与二十国集团(Group of 20)的发达和发展中成员国协调,就一些国家的债务减免进行谈判。
这个过程可能会迫使中国的银行接受损失,这是它们长期以来一直反对的。多年来,中国政府倾向于延长不良贷款的期限,这种做法在业内被称为“延期和假装(extend and pretend)”。这种策略有可能延长债务国的债务困境,而不是解决这些问题。
据该报道,中国政府收敛了在官方媒体上的论调。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自由市场智库Mercatus Center负责跟踪中国政府宣传的高级研究员Weifeng Zhong称,中国政府过去宣扬中国提供贷款给接受贷款的国家带来的经济利益,而现在则强调管理风险和改善国际合作。Zhong表示:“中国正试图调整路线。”
中国外交部的数据显示,短短10年内,中国为厄瓜多尔和安哥拉等近150个国家的开发项目提供了约1万亿美元的贷款和其他资金。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官方债权人。
中国这种放贷招致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反对,认为中国的高成本债务导致中低收入国家负担过重,但北京方面多次否认这一指控。
华尔街日报说,中国不太可能在“一带一路”项目上全面退缩。据参与决策的人士透露的信息以及习近平近期发表的讲话,习近平仍然认为“一带一路”对于促进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作用有着重要意义。习近平正力求在10月份召开的中共二十大会议上获得第三个任期。
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在过去10年中,“一带一路”成功地为中国拉拢了更多国家,许多接受贷款的国家在联合国投票时站在中国一边。中国更谨慎地放贷可能会降低中国资金对一些国家的吸引力,从而加大争取其他国家政府支持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