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病找赤脚医生、治疗靠土方,到渐渐有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药品;从工人医疗费用单位全部报销,到全民医保制度;从农民没钱看病、有病等死,到新农村合作医疗;从一分钱药片的缺医少药年代,到如今动辄上百万医疗费的大处方、乱收费现象;从药品不良反应致死,到假药劣药害人……这30年中,有让百姓感激的,也有让百姓憎恨的。虽说30年来医疗改革从未间断,但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矛盾、医疗纠纷……不但没有减弱,而且还越来越突出、尖锐。在新医改出台的前夜,让我们重温中国百姓 30年看病的辛酸史吧。
1979-1985:人人有医疗保障 被世界联合国认为是奇迹
上世纪70年代,合作化医疗达到鼎盛时期,覆盖当时几乎所有农村,使得中国当时医疗覆盖达到85%以上。我国只用了相当世界1%的费用,在严重缺乏医生的时候,使世界1/5的人口人人有医疗保障,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被推崇为世界范围内基层卫生推动计划的典范。老百姓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有“看不起病”的问题。
[备忘]: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合作医疗”列入;1979年,国家有关部委对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规范;1980年,全国农村约有90%的行政村(生产大队)实行合作医疗,成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三根支柱之一。
- 看病国家埋单 “人民医院”为人民
城市的医疗机构都是国家办的。当时中国所有的医院都冠以“人民医院”之说。中国虽然穷困,但是没有躺在街道没有人救助的。人民尊敬医生为“人民的白医天使”。城镇职工凭借公费医疗证,直接到基层医院看病拿药,不花一分钱。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看小病也不用花钱。
- 药品便宜又实用 “青霉素”“土霉素”家喻户晓
当时见到最多的就是一些止痛之类的药品,是很便宜的药片。记忆深刻的有扑热息痛,治感冒头痛发烧都用这个,没有盒子包装的,都是用小白纸袋装着,在纸袋上医生会注明一日几次一次吃多少,有点像现在的说明书一样,非常方便。还有一种记忆深刻的药是土霉素,是一种白色还是黄色的药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一种消炎药,要是哪里不舒服,或嗓子发炎了可以吃这个。
- 药比钱精贵 药商是贵族 医院是孙子
医生无法“点药”,回扣对象是药厂而不是医生。医药批发商是贵族,医院是孙子,要送礼才能拿药物。当年的药比钱更精贵,现在人根本瞧不上的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在当时可是宝贝,没什么背景的人很难用到,而且看病只给开一天的药,如果开了药就不会给打针,打了针就不给开药。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里,基本上也没什么好药了,而且数量种类都很少。
1985-1991:农民失去保障因病返贫 医院成了“商店”
“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在此时问题显露:国家大包大揽,投入不足,医药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平均主义”和“大锅饭”造成卫生服务效率低;公费医疗体制造成“无病拿药,小病大看”的浪费现象,出现了一系列乱相:医生走穴、药方里开出电饭煲……弊端再现。
[备忘]:1984年8月,卫生部起草了《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 正是在这一政策下,1985年成为医改的启动年,医疗机构开始转型,推行市场化。
- 农村合作医疗逐渐瓦解 农民有病只能硬扛
合作医疗解体后又赶上医疗改革,许多医院断了“皇粮”,医疗单位要自己创收,这可苦了广大农民。许多农民有病大多都扛着,或用一些土办法;有些病确实能扛过去,“扎针拔罐子,不好也能去一半子”;可得了大病是扛不过去的。改革开放确实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有些地方已是“小康”了,可他们最怕生病更怕生大病,刚富起来,一场大病又穷了。
- 医生走穴成风 治病好比登台演唱
各大医院就开始有高水平的医生到外院或者外地走穴,而且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价目表,只是这个话题始终不愿拿到桌面上明谈。
广西一医生经常作为助手跟随科室主任出去走穴。他透露说:主任每周只要出去接一两个手术,按每次手术3000元的“正常的报价”计算,灰色报酬就远远超过医院的阳光收入。
- 药方里开出“电饭煲” 一人报销全家开药
因为不必付钱,职工大量滥用医疗服务,病人要求医生开“大处方”,多开的药品留给家中无法享受免费医疗待遇的人使用,极端的药方里甚至开出过电饭煲。一些多余的免费药品则被转手出卖,购买者到农村地区转售。收购药品的小广告在城市街道上随处可见。
1992-1999 医院创收患者抱怨 医保新政见曙光
整个九十年代,市场化声浪高过公益化,医院讲创收,医生抱怨拿钱太少,患者抱怨付钱太多;药厂空前膨胀,药品回扣满天飞。此时,国家不再大包大揽,城镇职工医疗费自付比例增加;大部分农民由于农村合作医疗的消亡,更是能不看病就不看。
[备忘]:1992年春,中国掀起新的改革浪潮,医改再次提上日程。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特殊病房等新事物,像雨后春笋般在医疗系统涌现,在这一阶段,围绕“医院是不是掉到钱眼里”、“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改革”,两种思路开始针锋相对。1998年12月,我国开始推行三项医疗改革,分别是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机构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
- 药贩子肆无忌惮闯医院 医生掉到钱眼里
1993年左右,那个时候的回扣不叫回扣,叫优扣,你这个医院在我这个医药公司购买药品,我这个公司只给你这个医院提成20%到30%的优扣,这个优扣一般被院长所侵吞。1998年以后,这个现象就发生了改变,得回扣就不只是院长一个人,很多药贩子直接进入到医院,跟医生直接见面,得回扣的人除了院长、分管院长、药剂科主任、药房工作人员、医生等等。
- “医疗蓝本”带来保障 看病去定点医院
在公费、劳保医疗制度时,职工看病大多采取的是到合同医院就诊的办法。不管合同医院的大夫服务质量如何、医疗水平如何,你都得在这里看病,否则就不能报销。而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后,可以在若干家定点医疗机构中自由选择3至5家作为自己的就诊定点。哪家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好就选哪家。
- “要想富做手术,做完手术告大夫”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民营医院、药品回扣、政府投资减少,加上医疗保险、看病报销包干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患者买药贵、看病贵问题凸显,医患间的不平和关系也成为舆论焦点。甚至社会上有“要想富做手术,做完手术告大夫”的说法。
2000-2004 SARS曝公共卫生漏洞 医疗卫生一片骂声
2000年,江苏宿迁掀开了被冠以完全“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卖医院,5年间133家公立医院被拍卖。对此,卫生部内部“政府主导派”与“市场派”的意见不相上下。2003年SARS一役,令中国开始反思公共卫生体系漏洞,检讨整个卫生事业。当时的医疗环境是医生骂,患者骂,公众看病一泻千里。
[备忘]:2000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数易其稿的《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
- 宿迁5年卖掉百家医院 “卖光式改革”引争议
2000年的宿迁医改引发很大争议——对改革动因的争议焦点为“改革是否是政府在甩包袱?”;对改革方式的争议集中在“医疗卫生改革是否就是卖光式改革”;对改革结果的争议概括为“医疗服务由市场提供能否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 官员和明星当“医托” 新兴医院演“神话”
伴随着全国至少20多家卫星电视台和更多其他媒体铺天盖地的广告,中国人对国内专治不孕不育症的“超级航母”的北京新兴医院,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了。一位专家说:“过去我们的斗争对象是‘电线杆医院’‘厕所医院’,现在恐怕要转移到‘电视医院’了”。
- 医院推出“手术点名费” 红包“姨太太”扶正
眼下许多医院推出了“手术点名费”,就是患者在手术前都要出点“血”。譬如你要“点”某位大夫做手术,就要在请他割肚皮放血前,自己先放点“血”,不然,弄得不好,就有可能让你花费更多的“血”。据说“血”的数额视大夫的级别多少而定,少则几百,多则数千。
2005年至今 药品失信 医患矛盾愈演愈烈 30年医改被否定
以“齐二药事件”为首的药品安全事件,不仅暴露了药品监管漏洞,而且让公众对政府失去信任。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医患矛盾也一如继往地上演,新医改在医改不成功的论断下迟迟不肯露面,新医改充满争议、质疑、矛盾,备受攻击。
[备忘]:2005年6月市场化非医改方向观点爆出,一下轰醒了昏昏欲睡的医疗体制。2005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课题组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估报告认为“中国医改基本不成功”。2006年9月底国家正式启动新医改。
- 药品安全敲警钟 一药多名雾里看花
“齐二药事件”、“欣弗事件”、“鱼腥草注射液事件”……药品安全事件频发,反映了当前我国药品市场秩序的混乱局面,也暴露出药品监管工作存在的漏洞。
一个药物二十个药名。“一药多名”不仅让病人眼花缭乱,而且使临床医生难以把握,给用药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 医闹猛于虎 医院员工竟戴钢盔上班
2006年12月,位于深圳市平湖的山厦医院,连续数日医生护士全体戴着钢盔上班。不仅值班医生在诊室内戴着钢盔给病人诊断,连护士也不戴护士帽而用钢盔代替。
- 村里人说新农合:10块钱换8000,值!
霍明江是辽宁省海城市霍家村一名普通村民,提起新农合,一家人都是感激不尽,“一年才交10块钱,给咱报销了8000多,值啊!这解决了我们多大的问题啊!”霍明江六十多岁的母亲更是有着上个世纪人的特点,直说“感谢政府,感谢温总理,感谢胡主席!”。
结语: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医疗体制改革不成功已是事实。如今,已历时两年的新医改方案仍在制定中,从目前老百姓、专家学者对新医改《征求意见稿》的争议声中,可以看出人们希望看到新医改能真正解决点问题,而不是走形式、说废话,到头来再次自我否定。最近,据称国家副总理任医改组长,又听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为医改献计献策,还听说30余家医药行业协会联名上书谏言医改……医改的备受瞩目,也让我们对医改有了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