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新移民求职生存不易转换跑道重新奔

文章发布时间:May 30, 2006

如果留意一下我们周围的诊所、医院环境,不难看到现在华人面孔的医疗技术人员、护士越来越多,在医疗化验、放射化疗、B超检验等技术层面工作人员中,其中不少就是说国语的新移民,他们中很多在国内已有10年上下的医生资历,甚至是小有名气的医学专家,然而他们到来加国后,学会在现实环境夹缝中寻找最佳专业发展空间,毫不自怨自艾,转换跑道,走出生活的新希望。

这种现象正可作为探讨新移民求职生存问题的一个切点,在移民社区很多研讨都会论及,加拿大对於海外专业资格认证的保守做法,限制了新移民的发展,浪费了人力资源,所以社会也不断在推动联邦及省政府推出一些改进的计划。

只是目前问题是即使政府有所作,但也难以一时改变加拿大社会行业保护的保守风气,而且新移民有了专业认证同样还会面临考牌的困难,拿到了专业执照也并不等於就有了铁饭碗。

另一方面,新移民原居地所获专业与加国专业衔接确实是一很大问题,不同社会体制中的专业有时甚至隔着鸿沟,如中国律师专业就完全不同於本地的律师专业制度。

只是这一问题因为中国大陆移民大部分是IT专业背景就显得不明显。

在加拿大各行各业都有专业牌照制度,就连水电工,即使懂行也得考牌才能上位。

对於新移民更大的困难是语言,许多专业不仅是学业、经验的要求,而且与人沟通的技能要求也很严,医生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专业,医术再高明的人,如果不能与病人很好沟通,医术也不能发挥作用。

原来在国内大医院工作10多年的何先生,4年前以医学研究背景携家移民多伦多,现在正在多伦多大学攻读放射医学专业,妻子也在学习护士专业。

他表示,现在与他一起学习的中国大陆移民都差不多是同样的背景,有的是副教授,有的是主治医生,在国内做医生很多年,但现在很难再做回医生工作,这不仅是加拿大的专业标准问题,实事求是的说,就是这里认可你是医生,你也很难做,语言就是最大障碍,医生与病人的沟通能力要很强,否则不是一般交流出错问题,而且会误诊。

所以大家只有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改学医疗技术型专业,如放射、B超等等,有人医生就转学护士。

那降低专业级别是否会存在一种心理落差呢?何先生马上一口否认。

他表示,说实在的,国内一般做医生的收入并不高,真正出名外科医生赚得很多,他们也不会出国,一般内科医生收入也不过千把元,如能在国外找到一份正常工作,生活还是好过国内,而且像放射、B超技术工作在本地竞争性也是很大的,工作稳定,收入高,一小时在25至30元,所以完全不会有心理上落差的问题。

移民出来的医生,本来并非是以医生身份申请移民的,大多是以配偶作为主要申请人出来的,大家在出国前已有很强心理准备,如果不能自己去找寻一条发展之路,都过40的人,回去也没面子。

但转换专业说得容易,做起来也不容易。

何先生与妻子两人都没法正常工作,都申请学生贷款维持学业,只是在假期、晚上才出外打些零工,生活也非常清苦。

最主要的压力还是来自竞争与融入主流环境的困难。

何先生等一批年龄已不小的学生,必须与本地的年轻学生拼争,从学业到将来的求职,4年中处於这种压力之中,何先生也很有感触。

他称,与本地学生一起学习之中,总是感觉到一种受冷落的气氛,这不是能用语言具体表达出来的,好像他们总感到你中国移民有威胁性,他们可以同学间谈笑风生,就是不和你说话,功课上他们可以帮有困难的同学,也不会来帮你,这不是种族歧视的问题,很多学生就是华人第二代,他们一样对你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这可能就是文化背景冲突的情况,加之语言上的困难,使移民学生的困难就更多。

虽然如何先生之类的医生家庭,现在正面临转换专业的挑战之中,但对於未来他们仍信心十足。

确实当他与妻子都顺利完成学业后,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家庭收入肯定可以达到中上水准,他们的难苦付出最终可以换来未来幸福的生活,这也正是给予新移民以启示,走出自设的跑道,换换心情重新起步,前面就会是阳光。

(王迅雷)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