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移民朋友讲过一则看似笑话实为真情的段子:不是人人都为了孩子而移民,但成为移民后却个个都在为孩子而奋斗。
是的,在经历了长期的申请排队轮候后踏上加国土地的中国移民们,大多已年过三十,曾经拥有的种种梦想或设想在加国冰冷的就业市场面前化为乌有。
原先光茫四射的满腹才学和全身技能被语言的弱势大打折扣,人们将以往的宏图大志暂且收取,不得已屈就种种不如人意的职业和工种,在养家糊口,自娱自乐的同时,中年的移民朋友们把饱含期望的目光,不由而同地投向自己年幼的儿女,未酬的壮志看来只能在第二代去实现了。
多年潜移默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影响,诸如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在异国他乡的现实世界中令中年的移民朋友体会犹深。
而许多原来对西方教育寄予过高期望但又未真正了解其教育理念的家长们,对现实的加国中小学公立教育的过于简单宽松也颇感失望,他们认为,在这种教育体制下长大的孩子,上进心不够强,基础知识薄弱,难以应付大学及成人后激烈竞争的社会。
为弥补种种遗憾和不足,家长们费尽心思,想出种种招术去达成孩子在学业及爱好上的全面、多能、专深与卓异。
久而久之,在加国这块土地上,慢慢滋长了与以往英法传统炯然不同的华裔教育文化现象,构成了加国教育市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那么,华裔的家长们都在哪些方面下了功夫,又有哪些成效和影响呢?
一、昔有孟母择邻,今有华裔择校
没有人比中国移民们更关心学校的排名等级了。
菲莎学会每年对BC省各中学按省试成绩排序,几乎成了华人的居住指南。
初到温哥华的新移民,都会在亲友的影响下选择排名靠前的学校区附近租房或买房居住。
好学区周围聚集了大批的华人家庭,名校各班级中华人学生比例逐年上升,引得好学区的房价、租价也相应攀升。
无可置疑,好学校一般位于好的社区,所谓好社区,就是居民大都为社会的中产阶级,他们纳税较中低收入者要高,而税本来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收多就意味着可以多请警察、消防人员,多完善社区机构、设施,有较好的医护条件,较优良的小区环境与绿化等等。
同时,中产阶级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居民素质较高、犯罪率较低,子女也相对会有较好的家教等。
从历史上看,自上个世纪初开始,温哥华的Cambie街即可视作当时社会经济阶层的分水岭,以它为界,其东多为纺织工、伐木工,而其西则多为医生、律师、大学教授。
这种分野现在虽已不明显,但温西在自然风貌、人文地理及居民品质方面至今仍不减其势,BC排名前十的学校中,无论公立私立,基本都在温西,这使得温西的房价与租价也差不多是其他地区同类房屋的一倍以上。
近十余年来,随着华人移民在加拿大的逐年增加,温西的华人面孔也越来越多,改变了温西原来传统上的德裔区、希腊裔区等小社区的人口结构。
很多华人有钱者在温西购房置业,无钱少钱者也要在此租公寓甚至地下室,问其原因,几乎一致的回答都是为孩子能在好学校就读。
即使BC省目前已改变了这种按居住区择校的做法,但跨区读书还是会受名额限制,而好学校永远是满额的,与其等在Waiting List上着急,不如在好学校旁找房子更容易。
由于名牌大学的录取永远是根据学生的中学省考成绩及各学年学业成绩和各项表现去考虑的,如果读的学校一般,不仅省考成绩不能保证,而且由于不是名中学,在好大学的录取考虑中,其学年成绩的含金量是要打折扣的。
作为父母,当然希望在尽可能的条件下,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将来更有可能考入名大学,为未来就业成才之路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当人们在名校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时,那孟母择邻而居的古老故事便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真是时代虽异,父母心同啊!只不知这样煞费苦心的做法,孩子是不是会领情,会不会很替父母争气。
要知道,好条件并不都意味着好结果,很多历史上的优秀人物都出自普通家庭、普通中小学,而名校也不乏平庸之辈甚至害群之马!看着一些出入于名校的中国孩子,来了几年英文仍不能过关,互相攀比的是各家的名车大宅,真令人可惜他们父母的择校苦心!其实,家庭教育永远重于外在的环境和学校教育,以为把子女送进名校就可以顺利成才的想法实在大错特错,但愿这样的孩子不会过多,否则过些年也许就葬送了温西名校的好声誉!
二、家教及补习班大行其势
人们说,这个世界只有两样东西不受经济大气候的影响,一是求医看病,二是求学受教。
无论经济多么的不景气,人们不可能不生病,不就医,也无论人们多穷多苦,孩子的教育总是要不间断地一代接一代地进行。
是啊,孩子意味着未来,培养孩子成才,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人类就是这样如同江河一样,一浪推一浪地前进。
不重视孩子教育者,鲜有,对华人来说更是如此。
无论是华语电视、广播还是华文报纸、刊物,以及街头大大小小的招牌,都充斥着家教补习班的各类广告。
聪明的华人早就从本族传统重子女教育的现象中嗅出了无限的商机和前景。
应该说,挣孩子的钱是最容易的了,所以才会有哪么多的儿童玩具和服装产商,而玩具和服装的消费与教育方面的投资相比,又相去甚远。
在华人看来,玩具与服装的过于丰富,只会惯坏孩子,而教育方面,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在今天的温哥华,市面上最常见的家教和补习班是中文与英文。
前者主要是为哪些从小在这里生长的小移民,毕竟中国是他们的母国,父母不愿意黄皮肤黑眼睛的他们忘了祖国的根。
而后者则主要针对随父母移民的中学高年级生,他们英文不够好,要入大学还须考TOEFL或其它,如果不请家教或上补习班,是不可能取得理想成绩的。
除此而外,与省考相关各科目相配合的补习班都很兴盛,坊间一些来自中国大陆的数理化高手在这里找到了最好的自雇就业途径,而且收入颇丰,其中的姣姣者更以能培养在各级数理化比赛中夺冠的种子选手而深得家长们的亲睐。
这样一种供求两旺的教育市场,与大陆、台、港三地难分高低,使人们几乎忘了身处海外、身为移民的现状。
的确,这是一个由华人控制、华人施教、主要作用于华人子弟的特有的教育文化市场,它与加国原有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后者更重体育与美学,更重参与和创造,在知识积累和专深方面完全与华夏多年形成的教育传统不同。
很多华人本来对原有的中国应试教育培养方法不满,甚至最初也曾为孩子解脱负担而高兴,但后来又都先后为孩子又请了家教,或报了不同的补习班,问其原因,多半回答是这里的中小学教育太松了,孩子几乎学不到什么东西,Free time过多,久而久之孩子就变懒了,不求上进,不肯动脑,还可能学一些坏东西。
将来不仅上不了好大学,就是上了大学也很难拔尖,成不了才。
在华人眼中,成才的标准是进名牌大学,毕业后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体面的职业。
这一方面实现了第一代移民难以实现的西方梦,解了他们永远的心头之痛——由原来国家的优胜者沦为移民国家的中低收入中低社会地位的居民,另一方面这样的思维模式显然还是典型的老式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在他们看来,只有读书上大学才是唯一的成功之道,根本不考虑作为个体的孩子的千差万别。
而且有意无意地透露了根深蒂固的阶级阶层观,力争做社会的精英人物,而不屑于普通工作和一般行业。
我们不知道,哪些把父母辛苦挣来的大把大把的钱,交给补习老师的孩子们,是不是个个都能成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父母在所花的每一分钱上都寄托了过高过多的期望,希望懂事的孩子们不要辜负了这种期望,不管你们是否认同父母的教育观,至少多学一些知识、多长一点本领对人的一生有益无害。
这样昂贵的学费换来的至少不应该是父母失望的泪水吧。
三、特长爱好,各显神通
随着中国技术移民的日益增多,各方面的特异之才浮现于加国各大城市,这些在中国美术、音乐、体育、舞蹈等各方面有着扎实功底、卓越才华的杰出人士,同样由于没有本地教育背景或语言不能过关而难以在正规的院校、专业团体任职,他们逐渐以另一种方式获得生存并开始挑战本土的权威。
这就是各种专业Studio的私塾教学方式,其所存在的基础,同样离不开为数不少的重视子女特长培育的华人家庭。
如前所述,华人为子女的教育可以不惜重金,不计代价。
华人家长不仅希望子女学业成绩出众,也乐于看到子女的多才多艺,如果子女在音乐艺术方面恰好又有一定天份或哪怕只是喜好,家长都会愿意投资,为其请各专业老师授课讲习。
这些特长的培养,所需的投资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从学费、比赛费到置办各种乐器、服装、书本,几年下来,对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实在是很大的压力。
但只要孩子能取得一定成就,辛苦的父母就会仍然咬牙坚持,不肯断送孩子可能的远大前程。
有的家庭有两个孩子,又不能厚此薄彼,双倍的支出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当然,一些很富有的家庭不会太在乎这些花费,但有趣的事实是,往往有钱的孩子难有天份,也不太肯努力用功,而取得成就的往往是家境一般甚至贫寒的子弟。
总之,无论贫富,华人子弟有特长的比例绝对高于白人子弟,一到周末,到处可见送子女学特长的家长,各种比赛场合,也多半是华人子弟之间的才智相较。
温哥华前后几个著名的青少年小提琴家、钢琴家都是华人的孩子,不仅在国内比赛中连获大奖,而且在国际上也拿过著名的大奖,他们的老师也以培养了一流的人才而在加国音乐界享有一定声望。
当问到某家长为何一定要送孩子学琴学画时,这位家长同样对加拿大的中小学教育颇有微词,她认为孩子的空余时间这么多,正好可以学些特长,一来可多掌握些技能,二来把时间填满了,孩子就不会到社会上学坏。
那为什么白人父母就不会有这些担忧呢?白人孩子个个活得开心,也并非长大后全成问题少年啊!很多白人孩子十分单纯、善良,相比之下,开启孩子心智过多的华人,是不是太过虑了,这样虽然精心培育但却未必尊重当事人意愿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真能培育出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呢?
总之,华裔教育文化特质与加国原有的英法传统炯然不同,这不仅为加国造就了一批从未有过的天才青少年(哪些在国际国内各个领域频繁获奖的华人子弟),同时也深刻改变了当地的教育市场、经济结构、社区人口组成和文化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