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过去又圣诞。
在这个孩子们收获礼物的节日里,不少朋友都在盘点一年来的得与失。
王泓:孩子成功的喜悦
“人生的很多时候都是在做选择,不断取舍。
唯有清楚地明瞭什么是对你最重要的,得、失才会有据。
”
“2007年大女儿考上了美国的名校康奈尔大学学习酒店管理和投资,而我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出外读书,人生又进入不同阶段。
从容的心态和学会珍惜每一个生活中的细节,应该说我这一年的收获。
”
王泓的家庭
王泓曾经是中国昆明医院内科的主治医生,也曾经是拥有稳定客流的温哥华中国国际旅行社的老板。
她是两个活泼、可爱女儿的妈妈,也是一位成功商人的好太太。
这些都是她的人生角色,很难说其中哪一个就比另外的一个更精彩。
但当这些角色不能兼顾、互相冲突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归家庭。
可能像她所说 “人生的很多时候都是在做选择,不断取舍。
唯有清楚地明瞭什么是对你最重要的,得、失才会有据。
”虽然为了能有充足的时间教育好两个女儿,陪伴她们成长,王泓已经放弃盈利的旅行社生意五年多了,很多人认为她放弃生意有所“失”,但是今年大女儿考上名校,却为王泓交上了一个漂亮的“得”的答卷。
王泓的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所以王泓并不需要为家里的生计操心。
但她却是一个认为“工作着才是美丽的”女人。
她最在意的是自己的状态,那种工作着,忙碌着,创造着价值的状态。
所以她愿意从早9点一直忙碌到晚8点,她愿意跑很远的路去送一张也许连油费也赚不回的机票。
虽然工作辛苦,却让王泓得到了充盈的满足感。
而当她发现,两个女儿的成长迫切地需要她的陪伴和照料,如果自己继续生意,就会失掉最好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时,她迅速改变了自己的状态。
王泓和女儿们
“我的先生非常好,无论是以前我自己做生意时,还是回归家庭后,先生都给了我和女儿安稳的生活和很多非常宝贵的建议。
先生和我深谈,我们移民加拿大,也应该接受主流的价值观。
家庭应该分工协作,要分清事情的次序。
女儿的教育、素质、气质的培养,是保姆不能带给孩子的。
”王泓觉得先生的说法非常有道理。
先生本人是“太空人”,自己如果再从早忙到晚,那么孩子的教育也许就荒废了。
“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我们第一代移民虽然不能在英语方面帮助孩子很多,但是我们可以从心理上给孩子很大的支持,帮助她们树立明确、远大的目标。
用好的家庭氛围影响她们。
当孩子有畏难心理时,督促、帮助孩子们攻破难题。
用自己的处事态度影响孩子们养成刻苦、坚韧的学习习惯。
而当孩子需要安静和不浮躁的心态学习时,放弃一些大人的享乐,为她们创造良好、安静的环境。
多参与社区义工活动和加拿大政治生活。
这些都是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
”王泓总结了不少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
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王泓成了全职妈妈。
每天重复着同样的日程表,有点枯燥却心甘如怡。
“大女儿到美国上大学,离开了家。
让我有点失落。
孩子们展开了自己独立的人生,不那么依赖父母了。
作为妈妈需要调整心态是肯定的。
而我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也进入了不同的阶段。
要努力学会去珍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辩证看待得失。
”
胡雪青:回到自己的专业
“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
”
来自北京的胡雪青2005年先landing了一下,当时是一年最好的季节,又住在朋友家,一两周后就打道回府了。
那次不过是一趟远程旅游,留下的印象当然都是温哥华的青山绿水白云鲜花,底层生活的真正艰难连皮毛也没有摸到。
本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于是笃定在移居身份有效期内,带着儿子过来。
因为老公死活不肯过来,也只好“一家两制”了。
胡雪青
再到温哥华是在去年8月,胡雪青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加拿大。
不过这次可不像2005年登陆打个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而是事无巨细一切都要自己从头来,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工作,很快就尝到了生活不易的滋味。
胡雪青坦言,来加拿大之前也有意识地从网上了解了一些移民情况,对承受困难自认为有了相当的心理准备,但现实状况还是大大出乎意料。
首先需要面对的是回避不开的生存,吃住行都要开销,像许多新移民一样,花钱时脑子里总不免用加元换算成人民币,当时又只出不进,总是消费得心惊肉跳。
由于对就业难有所心理准备,所以刚开始发简历没有没有回复,胡雪青还不以为然,认为是正常现象,别人也都是这么过来的,继续把简历发下去就是了。
可是这种状况一直下去,胡雪青就不免心里发慌了。
又不是投资移民,时间一长不免就坐吃山空。
当时正是冬季多雨,阴晦的天气也影响情绪;再加上老公从中国一个劲儿地劝她和儿子回去,一个女人带孩子也挺不容易的。
她就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对症下药扭转被动的局面。
以后一段时间,她到ISS参加就业辅导,学习写简历和求职信的“注意事项”,接受case manager的指导,不断改进和修正求聘方式,依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当初胡雪青在大学学的是机电自控,以后在外企干了十几年空调设备的销售,要想在加拿大温哥华还干回老本行,应该是很难的,胡雪青当时并没有这种考虑,可以说简直不敢心存这样的奢望。
当时胡雪青的打算是先找到一份谋生自立的工作就行了,但即便降格以求,还是不能如愿,因为在加拿大即便洗碗,也是要所谓“本地经验”的。
于是她听从朋友的建议,从干义工入手,这样在“本地经验”一栏,就不再付诸阙如了。
以后胡雪青又参加了中侨举办的 mentor program ,填写了自己的求职意向。
今年3月,正是在中侨安排的导师的热心帮助下,与现在就职的老板取得联系,递上自己的求职简历。
胡雪青如今承认,当时虽然有了初步的接触,也认为这家经营空调设备的公司很适合自己以前的专业,但并没有抱充足的信心,只是试试看,有一分希望就尽百分努力。
工夫不负有心人。
今年4月,胡雪青终于得到了现在这份 offer,回到了距离自己专业很近的岗位,试用期过后,成为公司一名正式员工。
来到加拿大一年半左右,胡雪青从去年的彷徨困顿无从着落,到今年的回归专业按部就班,可以说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她失去了国内外企白领和首善之区的优渥生活,夫妻两地分居可以说是一种非正常状态;但她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在异域不懈追求终成正果的自信。
由于在中国时长期干销售,有些技术变得手生了,再加上加拿大和中国的技术标准互不相同,许多工作上的内容对胡雪青来说都是新的东西,需要补习功课。
她十分珍惜这份得来不易的工作,所以也下工夫求教于同事。
她还有一个愿景,希望能够在明年适当的时候,有机会到卑诗理工学院或其他社区学院进修有关的专业课程,再上一层楼,当然这是在不影响眼下这份工作的前提之下,这也算是胡雪青的一个新年许愿。
麦永成:无法替代的亲情
“我现在下午5点就可以下班了。
陪儿子打打球,和女儿说说话,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饭,日子过的平淡,但却很幸福。
”
麦永成
说起2007年的得与失,麦永成先生颇有感触。
这个曾经在中国南部的房地产地产颇有建树的商人,来到温哥华后,反而觉得生活的平淡让他更加有战斗力。
麦永成认为,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他的得大于失,而得到的东西是无法用金钱可以买到的,那就是家庭的温暖和作为一个商人的成就感。
麦永成出生在香港,后来在中国广东开始了他的事业。
他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在广东省开发了很多幢物业,其中包括住宅物业和商业物业。
据麦先生回忆,在国内的生活确实是很繁忙,应酬也很多,每天都要见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
不过,好在他自己还是个停不下的人,每天忙碌的生活,也让他感觉有一定的成就感。
移民来到加拿大是在1997年,因为正值香港回归中国在即,大批的香港人都移民到了加拿大,麦永成一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踏上了加拿大的这片土地。
不过,由于放不开在中国的生意,只好让太太带着一双儿女先到加国居住,而他自己则做起了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
照顾儿女的重任就落在了太太的肩上,而他还是往返于温哥华与广东之间,这样的情况也维持了几年。
麦永成真正在温哥华住下来是在2002年,放弃了中国如日中天的事业,来到温哥华这样一个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麦永成觉得心中还是有些失落感。
不过他并不是一个闲的住的人,由于做了多年的发展商,对房地产市有特别的敏锐度,再加上以前中国的开发经验,让麦永成在2005年再次投入到房地产市场,不过这次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大洋彼岸的温哥华。
万事开头难,麦永成回忆说,刚开始确实很困难。
最让他为难的事情就是开始运作的启动资金,因为没有在加拿大的信用记录,因此想要得到银行的贷款就比较困难。
不过,好在可以提供以前在中国和香港的信用记录,也可以让这边的银行参考,再加上对于整个工程计划的合理策划,最终得到了银行的贷款。
在温哥华做事情,让麦永成感受最大的就是一切都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情,永远不会发生所谓的“桌子底下交易”的事情。
以申请建筑牌照为例,只要向市政府提出申请,并提供整个工程的规划以及其他市政府要求的材料,递交到市府后,就可以等待结果了。
这一切都可以自己到市政府完成,不需要像以前找关系托朋友才可以把事情办好。
只要符合市政府的规定,就可以获得审批,因此这让麦永成也欣慰不少。
现在,麦永成的生活与从前相比,简单许多。
他笑着说:“你绝对不会想象到我现在还可以晚上5点准备下班。
”这样的生活,是以前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下班后,通常陪儿子打打球,和女儿说说话,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饭,日子过的平淡,但却很幸福。
2007年是麦永成收获的一年,在这一年,他的事业可以说是朝着一个好的方向稳定健康的发展。
在今年,他建立了自己的办公室,随着房地产市场在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他的公司也有所盈利。
在这样一个异国他乡,能够有今天的成就,麦永成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实干的勇气。
他也建议,新移民在移民初期时,最重要的就是要过了语言这一关,先突击把语言练好,这样今后的机会则会更宽,进入主流社会也更容易。
除了事业上的成功,麦永成也得到了家庭的温暖,让他可以做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说到失去的东西,麦永成说,2007年是中国股市的大好时机,而喜欢金融的他则错过了这次大展拳脚的好机会,不免有些失落和可惜。
不过虽然没有在股市上一展才华,但却在建筑业中大放光彩,再加上家庭的温暖,让他感觉这一切都是无法用金钱可以换来的。
现在麦永成从房地产开发到销售都由自己的公司完成,因此对于整套工程的步骤都了如指掌,虽然现在已经开发了很多温哥华的住宅单位,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温哥华市中心建起一幢高层建筑,帮助人们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