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明镜杂志关注了中国新一轮封城带来的影响,指出这不仅会拖累中国经济,还可能影响全球供应链和德国的圣诞生意。《法兰克福汇报》文章聚焦了中国依然保持较低通胀背后的原因。
中国7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比去年同期上扬2.7%,为两年来的最高水平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领导层严格的政策给中国经济造成越来越大的拖累。现在已有数十个城市受到封控影响,这些城市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三分之一的份额,许多供应德国市场的消费品也在那里生产。”
《明镜》杂志援引咨询公司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指出,中国现有41个城市处于封控中,这些城市占中国GDP的32%。
文章写道,”受封控影响的中国大城市名单不断加长。靠近香港、人口近1900万的广州本周三只报告了5例本地传播的感染,但当局就命令一些市区的餐馆关闭堂食至周六,还取消了室内活动。那里的中小学和幼儿园继续关闭,大学生暂停返校,地铁、公交部分暂停运营。”
文章援引基尔经济研究所(IfW)研究人员的话警告说,这些城市封控也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瓶颈。该所贸易专家施塔默(Vincent Stamer)表示,”如果新冠病例继续上升,那么在深圳及周边地区实行硬封锁可能会给供应链和圣诞业务带来压力,因为以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广东省是中国最强的出口省份,德国市场的许多消费品也是在那里生产的。”
文章指出,澳新银行专家现在估计中国的GDP增长今年只有3%,低于他们之前4%的预估。野村证券的专家也警告说,经济下滑可能比市场之前的预期更糟糕。
中国如何做到抑制通胀的?
《法兰克福汇报》注意到,尽管美国7月通胀达到8.5%,欧盟甚至达到近10%,但中国7月的通胀只有2.7%。文章援引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查塔姆研究所)专家余洁(音)说,”通货膨胀的幽灵还没有袭击中国经济,但这种情况可能在第三和第四季度发生变化,并使中国领导层对其清零政策三思而行。”
中国7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比去年同期上扬2.7%,为两年来的最高水平。
文章说,出生在上海的美国政治学家裴敏欣指出,虽然通胀本身没有引发1989年的抗议活动,但伴随着通货膨胀,反对弊端的抗议活动可能会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态势。因此,中国政府充分意识到,高通胀会导致 “社会和政治不稳定”。
那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粮食进口国之一,是如何做到抑制通胀的呢?
《法兰克福汇报》文章援引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的观点指出,为了抑制通胀,中国政府放弃了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接受了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石油、天然气和粮食主要是由中国政府严格控制的大型国有企业进口到国内,在中国政府的授意下,它们’ 没有将进口成本的增加转嫁给消费者’。这可以从生产者价格指数中看出。尽管中国目前正以超低价格从合作伙伴俄罗斯获得原材料,但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上升幅度远远超过了通货膨胀幅度。”
不过,这位专家也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将很难与全球发展脱钩并保持低通胀”。文章说,目前尽管面临经济衰退的威胁,中国政府却没有制定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国消费者手里的钱越来越少可以从每月的外贸数字中看出:虽然中国的出口不断创下新纪录,但进口却几乎停滞不前。封城和清零措施给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食品消费国带来了巨大的需求问题。需求问题也抑制了中国的通胀,对世界其他地区的通胀问题来说,这也不是坏消息。”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