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然解除秦刚的外交部长职务,没能停止外界自他从公众视野中消失的一个月来坚持不懈地向中国官员提出的问题:秦刚人在哪里?他出现了健康问题吗?他正在接受调查吗?
在记者们的追问下,外交部的代表们一直闪烁其词,一再表示他们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周二宣布秦刚被免职后,外交部网站上删除了几乎所有提及秦刚的内容,这个不寻常的做法进一步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周四,一名记者问外交部在秦刚被免职一事上是否透明后,发言人严厉斥责了其所谓的“恶意炒作”。
中国外交部担负着与外界沟通的任务,该部门面对自己最高官员失踪问题的挣扎凸显了国家主席习近平领导下中国外交机构的软弱。习近平是自毛泽东以来中国最强大的领导人,他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并强化了一个本已高度不透明体制的保密程度,不管这给中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什么代价。
分析人士说,随着习近平奉行越来越自信(有人称之为冒险)的外交政策,他已削弱了外交部的势力。
“更广泛地说,在习近平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外交部这个官僚机构已失去了影响外交政策的能力,有关台湾或美国等重大问题的决定都是在党内由习近平主导做出的,”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费和中国研究项目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说。
中美双边关系已经在习近平领导下降至几十年来的最低点。他一直咄咄逼人地强调中国对自治岛屿台湾的主权主张,并在外界广泛的批评面前继续坚定地支持俄罗斯,尽管俄罗斯入侵了乌克兰。
外界认为秦刚获得迅速提拔与习近平有关,他让秦刚得以越过更有经验的外交官,在担任中国驻美大使仅17个月后,于去年底被任命为外交部长。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参数相当固定,一次人事变动,尤其是秦刚的变动,不会改变政策方向,”白明说。“秦刚不是基辛格。”
秦刚被免职的情况极其怪诞的一个迹象表现在外交部的网站上:“外交部长”页面只有“信息更新中……”的字样。
然而,周五,一些提及秦刚的文字开始重新出现在外交部的网站上,包括他最近一次被报道的活动,那是6月25日,当时他与越南、俄罗斯和斯里兰卡的外交官举行了会谈。但搜索他的名字仍然没有任何结果。
即便只是暂时的,这种抹掉一切的做法也让人回想起毛泽东时代,那个时代的政敌会从照片上和官方文件中消失。这也暗示,秦刚出乎意料地冒犯了中共领导层,而不是外交部在本月早些时候被问及秦刚为什么不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东南亚国家外长会议时所解释的那样,他出现了健康问题。
周三在北京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再次显得穷于应付,无法就记者提出的至少20个关于秦刚的问题给出答案。
毛宁多次让想了解更多信息的记者去查阅中国官媒的报道,当一名记者对她坚称情况“很清楚”感到惊讶时,毛宁莞尔一笑。
记者会的官方记录略去了所有关于秦刚的问题,给这场争议增添了奥威尔式的色彩。
“所有问题都被掩盖起来!”一名微博用户在例行记者会的视频下评论道。
“作为发言人,她不能说什么,”另一名用户指出。
这些手忙脚乱的回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交部的难处,外交部负责解释和实施中共领导层广泛的目标和突发奇想,但不一定了解领导层怎么想。
有时,领导层发出的信息是明确的。外交部近年来采取了被称为“战狼”外交的咄咄逼人做法,反映的是领导人的治国风格,习近平要求中国在全球舞台上有更自信的表现。
其他时候,中国外交官不得不猜测领导人的想法。在华盛顿的美利坚大学研究中国精英政治的助理教授唐志学(Joseph Torigian)转述了一个党史学家讲给他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外交部的一名官员被要求写报告分析一下中国是否应该修复与苏联的关系。此人提交了两份立场相反的报告,因为他不知道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支持哪个立场。
“整个游戏就是尽可能紧密地按照领导人的要求去做,”唐志学说。“在这个意义上说,外交部从来都是执行政策的部门,而不是仔细考虑政策的部门。”
秦刚的职务已被其前任王毅接替。资深外交官王毅一直在过去几周与外国高级官员会晤,包括拜登总统的气候变化事务特使约翰·克里和欧盟最高外交官何塞普·博雷利·丰特列斯。
王毅是由24名中国最高官员组成的政治局的成员,应该比以前的外交部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习近平,但这并不保证他对政策制定有更大的影响力。
王毅是否只是临时代替也有待观察,这是另一个毛宁拒绝透露更多信息的问题。但他是在中国努力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大作用之际重返原职的。这一努力的核心是习近平,而不是中国外交官。
王毅在本周访问了南非和土耳其,他在访问期间呼吁“全球南方”抵制西方霸权,加强合作。
习近平寻求重塑世界秩序,提出了一套围绕着发展、国家安全和文化的全球倡议,以取代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倡导的“基于规则的秩序”。
“就外交政策而言,展示重大胜利确实很难,”唐志学说。“因此,反而能让习近平集中注意力的一件事情是,提升自己的政治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