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语:日前在本博客登贴的〈何谓“祖国”?〉,收到不少热心读者的来信谈读后感,除了不约而同地说到“受到启发”外,由于主题讲<琉球故事>的该文虽然提到港台但只点到即止,因此有读者盼望本人可以谈谈港台社会中的“祖国”语境。去年今日我结束在北大、南开、复旦、上海师大巡回讲学后回到香港,体验回归十年后香港市民“祖国观”的变迁,一时感触良多,写下这篇拙文。今在境内首发该文,也作为将陆续登贴的〈香港身份认同研究〉系列之一。
回归后的新景观—–香港紫荆广场的国旗升旗礼
回归后每年一度的「十一国庆」,成了香港人接触「祖国」最多的日子。
迎来了特区成立后的第十个国庆节,「祖国」的高频率呈现,当然也是预料中事。从升旗礼向祖国致敬,到国庆晚会的《歌唱祖国》,从大小店铺的「国庆酬宾」到电视荧幕上的国歌国旗,一幕幕构成了「九七」后最刮目的一道新风景。
短短十年,「祖国」的语境在香港焕然一新,然而香港市民的「祖国观」是否已真的改变?再环视两岸,无论是定义,还是用法,对「祖国」的认知,如今依然回异。在此一特殊的日子里,省思一下两岸三地围绕着「祖国」的诸多吊诡现象,实有更深层的意义。
何谓「祖国」?追溯「祖国」这一词语的来源,可以发现早在《大明一统志》(1461年)里,就有了「默德那国,即回回祖国也」的记载。不过,这个「祖国」,显然只有「故土」的意思。到了百年前的清末,负笈东瀛的秋瑾写下了「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柬某君〉), 此时的「祖国」意指「祖籍所在之国」。
随着现代国家的建立,「祖国」逐渐与民族主义紧密相连。近代以来的中国经历了多次的领土转让,也出现过两次共和政体的更替,再加上大量国人流出海外,使国家与民族认同趋向多元,「祖国」的意涵也变得异常的吊诡。
殖民地时期的香港社会曾经存在过两个「祖国」。有趣的是,并非简单的母国(中国)与宗主国(英国),而是「两个中国」: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每逢十月,香港许多公共屋邨那「五星红旗」与「青天白日旗」相互争艳的旗海景观,「九七」后已成为历史记忆。回归后的香港,在政治正确的时空下,「祖国」从此走向单一化。不过,在摸索与接受「祖国」的同时,香港市民也在寻求自身的身份认同。近年一连串保卫集体记忆的本土运动,可视为这种方向的追求。
九十年代后的台湾,在「民主化」与「本土化」交叉进行的大时代变革中,也呈现了两个「祖国」。除了承接大陆的「中华民国」外,另一个则是欲与大陆作永久性政治切割的「台湾」本身。从「中心—-边陲」这一视角来看,如果说香港「祖国观」的变迁是「中心」对「边陲」的结构性国家压力下的无奈选择,那么台湾的自我「祖国化」,则可是一种自主的「去边陲化现象」。
以「自由中国」自居的台湾,在九十年代以前还是千千万万海外华侨的「祖国」。可是当年华侨归属之地的台湾,随着「本土化」的一步步推演,也困惑了众多海外华侨效忠多年的国家认同。部分华侨也因此开始了重新思索「祖国」的漫长历程。
在当今两岸三地关系依然微妙,国家认同步调依然不一致的二十一世纪初,「祖国」一语的误用仍处处可见。
「祖国」本应是离乡背井的侨民或从母体被隔离出来的社会,对自己母国的一种富认同情感的称谓。由于回归后的香港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即香港本身也成了「祖国」,因此香港按常理不应该再称中国为「祖国」了。
这种误用,也受另一个匪夷所思的例子所影响,那就是大陆的官方和媒体常常自称「祖国」,尤其面对港澳台「同胞」的时候。如频频对台自称「祖国大陆」,而吊诡的是,台湾人即使与大陆交流,反而几乎不称对方为「祖国」。
大陆频频自称「祖国」,除了是希望通过共产党与「祖国」的重迭,来争取其治理中国大陆的合法性外,也是向国内外国人以及华侨寻求向心力的表现。
当然,香港以及部分海外华侨向大陆靠拢,其背后还有与大陆的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崛起等强有力因素的支持。只是这些因素,至今仍未能扭转台湾人心在九〇年代后愈走愈远的势态。如何阻止这种趋势,如何成为台湾民众乃至所有华人可以信赖与认同的「祖国」,一一都在考验北京领导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