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从打工仔到合伙人卓然和他的汽车梦

文章发布时间:January 4, 2005

最早认识卓然是在报上的汽车销售广告上,那张照片上,年轻的他带着初出茅庐的锐气和自信。

不过,当面对面的和卓然聊天时,他倒更多的是谦逊和真诚,只是说到汽车时,我强烈地感到了他那份无形的自信。

也难怪,可没有几个卖汽车的象他那样实实在在学了两年多的修车专业,更没有谁像他这样已经成了一家汽车销售商的合伙人之一。

有时我不由的想,也许年轻的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对汽车的了解也许比对他自己还要深一些。

不过,吸引我做这次采访的并不完全是卓然和他成功的汽车事业,更多的是我发现作为一个第二代移民的华人子女,卓然走了另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他没有像其它孩子那样上名牌大学,考硕读博,而是找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事,早早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就象他母亲告诉我的那样,像卓然这样的第二代移民,他们的成长环境与第一代移民完全不一样,他们发展的空间也比他们父辈们更宽广,多一些更多的尊重、理解也许更能帮助孩子们在这个新社会里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位置。

14岁来加拿大打工学自立

卓然是标标准准的第二代移民。

数年前和父母移民来到加拿大时,他才14岁。

象许多年轻人那样,他有着各种各样的爱好,其中一项就是音乐。

他爱打鼓,听摇滚乐……这些都要花钱。

虽然卓然的父母是以投资移民身份来加拿大,家境并不差,但母亲并不轻易给他零花钱,而是鼓励他自己去挣。

于是,为了买鼓、买CD,年纪小小的卓然很早就开始打工了。

他告诉我,早期不太会说英语、法语时,就到广东人开的衣厂干活,剪线头,钉扣子……工资低不说,人家见他小欺负他,有时一天下来的工资就是一顿饭。

气得他暗暗发誓,一点要学好语言,有机会找别的活干。

没多久,父母在南岸买下了一家便利店。

当时父亲常常回国,年少的卓然成了母亲的好帮手,看店、收银、送外卖都干过。

家里的便利店关了后,卓然又给别的店送外卖,到餐馆做侍者,菜店卖菜等。

听他说起那段非常辛苦的经历,我实在忍不住问了他母亲:“他小小年纪就这样打工,你不心疼么?”他母亲笑笑说,其实这样做她有她的用意。

因为这是一个完全和中国不同的社会,她发现自己的传统中国教育方法并不能很好的帮助孩子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发展,作为第一代移民她显然已经没有可能重新学习所有的新规则了,所以决定干脆让这个社会来教育卓然吧,他还年轻,会在这个社会中慢慢学会他所需要的一切的。

事实证明,这样的决定是有远见的。

那些日子里,卓然挣来的钱除了卖乐器,还有一部分被他投资到学法语中去了。

小小的他很早就明白语言是在这个社会生存的第一要素。

于是他自己花每小时20元请了学校里的法语老师做私人家教,专门学法语。

每小时20元都是上课前就必须付的,有时身上没有足够现金,小卓然不得不数出一元一元的小费给老师。

法语老太太教课很认真,在钱上也一点不马虎,一元一元数清了照样收下才开始上课。

现在再想想,卓然发现学会的不仅仅是法语,更是明白了这个社会的做事原则,一是一,二是二,承诺就是合同,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责任,必须遵照执行。

法语上有了长进,卓然自然找到了工资高点的工作,在咖啡厅打工,在市里最大的一家清洁保安公司打工,最高时还在读书的他工资拿到18元1小时。

那时候除了上课,他一周要打三份工,餐馆一天,咖啡厅周末,每天晚上则到公司指定的大楼打工。

他曾在市中心的伊藤购物中心干通宵。

诺大的购物中心晚上只有他一个人,从洗地、擦玻璃、到修灯、修电梯,所有的活一个晚上全得他一个人做。

每当一大早,商店开门迎客,看着一个个满意的客人陆续走进这个干净亮堂的大厅里时,在角落里的卓然是欣慰和骄傲。

这些年来,他体会到劳动的辛苦,更品尝到了踏踏实实工作后收获的甘甜。

与汽车结下不解之缘

说到汽车,卓然的话多起来。

像每一个男孩一样,他从小就喜欢汽车。

一到16岁他就考了驾驶证。

第一辆车是小姨送的,91年的尼桑。

他从来不说开车,总说“玩车”。

是的,他眼里,汽车更象是一个大玩具。

除了看车展,去玩专业赛车,上中学时他就和朋友想着点子改装自己的车。

给车体喷漆,贴上花哨图案,换上加宽加长的车轮,换马达换火花塞……用他自己的话说,反正没事就“肇”吧。

好好一辆车,他和朋友总能想出点花样折腾。

但一直到开始学起汽车修理专业,他才真正开始认识汽车。

他上的学校CENTREDE FORMATIONCOMPETENCERIVE-SUDE在南岸,是一家专业培训汽车修理技师学校,学制3年。

学生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全是法语教学,但教材又以英语居多。

卓然的英法已经有基础了,一开始还是不太适应。

不过,由于感兴趣,卓然学得乐在其中。

开学后半年,原本20多人的班就剩下十多人了,卓然还坚持着。

为此,校长还特地把卓然叫到办公室,好好鼓励一番,希望他作为唯一一个中国学生,能坚持学完学业。

其实不用校长多说,卓然也决定学完它。

一上课,他就发现其实汽车的学问还真不少,用他自己的话说原来“可玩”的东西有这么多。

他最感兴趣的课,马达,汽车电脑系统等都是学分最高,学时最长的,还有很多动手实践课。

这里教学更注重实用性,有的考试老师指指车里手动档变速箱,要看其中一个齿轮,学生拆下来这20多个大小不一的齿轮后,老师再限时5分钟装回原样,还要能动。

不过,这些对爱玩车的卓然来说都不是大问题,本来就爱拆拆装装的他,这下倒反而如鱼得水起来。

他告诉我,上学时他最得意的改装就是一辆IMPALA特别版警车,被他改装成280匹马达的跑车,当时全校组织活动时,他的车也加入了众多老师同学的跑车中,好不威风。

除了学习,卓然还学以致用,在课余时间找了一些车行实习,他在通用,丰田车行都实习过,早早拿到了魁省的汽车机械师执照。

知道他会修车、懂车,也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买车时找他当顾问。

直到2002年,他的一个玩车的朋友找到他,请他到自家的车行帮助汽车销售,卓然算是真正开始他的汽车事业。

从打工仔到合伙人

这家请他的车行是卓然朋友的父亲PIERREPAPINEAU先生开的。

他在通用,本田,福特车行都做过汽车销售,有着多年的丰富经验。

他认识卓然也是很久了,了解这个年轻人的品性。

更重要的是,他看好中国人市场。

整个蒙特利尔并没有几家二手车行重视中国人市场,也没有太多的国语销售代表。

但PAPIEAU先生相信,中国人应该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像卓然这样会说中文、法语、英语,又懂修车的小伙子,是一个难得的好帮手。

卓然自己也很感兴趣,于是他同意加盟。

不过开始卖起来,卓然就发现,事实有时远不象自己想象中那样容易。

汽车销售与他从前打的工都不一样。

不是闷着头干活就行,销售的学问更多是在和人打交道上。

虽然PAPIEAU先生也手把手地教了他不少销售知识,如何识别顾客的需求,如何吸引顾客下定单……但初涉商场的他,面对这群特殊的中国消费群体,还是一下有点晕。

最让卓然头疼的就是中国人会还价,一辆车的价格谈起来没个完,坐下来准备交钱了,顾客又重提价格话题,再让他减价。

搞得他实在有点措手不及。

最初一次为了早点卖出一辆车,他不得不赔了200元。

除了还价,他发现中国人还有一些“奇怪”的消费习惯。

不少人抱着一定要买日本车的观念来买车,认为日本车省油,耐用。

但深谙北美汽车行情的卓然发现,日本车的维修费在北美很高,综合性价比,同样的钱往往更容易买到更新更好的美国车。

还有些人听到朋友的一言半语,就定下标准,一定要买一手车主、10万公里数以下的车。

但其实一手车主和有限的公里数并不是一辆车好坏的唯一标准。

卓然说,他见到有的一手车,车主是个年轻人,他的车比三手车主的车都要糟。

以他的看车经验,其实买车最重要的还是检查车况:一是检查车有没有碰撞的痕迹,生透程度如何,可以看出原车主的爱惜程度;二是看车内部的保养情况,有没有烟头烧的洞等;三是看机械性能,听马达转动的声音及其平稳度等。

然后要让车行车检。

像他们车行在买车时都会检查二手车的历史,特别是有没有事故,公里数是否真实等等。

作为移民的子女,卓然理解新移民的生活艰辛,买辆车不是一件小事情。

他也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大家买到满意的车,但同时也希望彼此之间能多些信任和真诚。

大概是卓然的专业服务和真诚吧,他的车卖得越来越好。

他骄傲地告诉我,VENDUN的每条街上都有他的客户。

有一幢楼12户人家,其中一家中国人来买了车,很满意,两个月内介绍了5户邻居来他这儿买车。

这样一年下来,他卖车一点不比车行老板少。

于是2003年底,PAPINEAU先生正式邀请卓然加入车行,成为合伙人之一。

当我好奇地问年纪相当于卓然父亲的PAPINEAU先生为什么决定让卓然,这样一个年轻人入伙呢?他微笑地说:“BECAUSEITISFAIR。

”(“因为这才公平。

”)这样的回答让我有些意外,但又不由地为卓然庆幸,刚入行就碰上了这样一位懂得彼此尊重的合伙人。

如今,卓然卖车在中国人圈中口碑颇为不错,采访还有好几个电话时来问车的情况。

最近,受一家车行的邀请,卓然又在那里做起了市场销售部经理。

他的合伙人也很支持,认为年轻的卓然应该多在大公司里学习,长长经验。

因为工作需要,卓然还捡起了法语课,并学起了广东话。

虽然忙得不可开交,年纪的他显然还是有足够的精力对应对。

我问卓然有没有想过将来,他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这辈子肯定是和汽车挂上了。

”他告诉我,卖车这行很有学问,他想以后有机会还想做和中国的汽车贸易。

卓然的母亲倒没有对他的未来下什么定论,只是笑笑说:“我高兴的是,他做着他喜欢的事,他学到了很多课本里学不到的东西。

这条路是他自己决定的,我相信如果他发现需要,有一天他会再回到学校学习的。

”我也相信,卓然的汽车梦还长远着,他的年轻就是他事业中最大的资本。

但愿在蒙城的移民的子女们,都能在这片新土地上实现他们父辈们没能实现的梦想,组成这个社会里充满希望的亚裔一族。

(晓柯)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