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社记者吴伟编译报导/麦彻同(Tom Melcher)驾车穿过熟悉的街道,去一家他喜欢的北京快餐店。
这不过是一次典型的周六晚上的郊游,就象他们一家人在硅谷经常做的一样。
不是去吃比萨饼,他们一家人的晚餐选择是吃牛肉面。
他们一到快餐店,11岁的女儿萨米便开始用流利中文同餐馆的工作人员聊了起来。
加州媒体8月6日发表长篇文章,介绍了一批硅谷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拉家带口转战中国的“冒险”故事。
文章说,三年前,受到世界增长最快经济的强烈吸引,麦彻同和太太鲁瓦特(Sharon Ruwart)把家从硅谷搬到了中国。
虽然他们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却是追求全球趋势的在硅谷获得极大成功的中流砥柱。
以往,北京或上海夜总会经常挤满了刚刚走出校门的想冒险的美国大学生,而现在,却经常能看见硅谷家庭的出现。
“中国社会正处于这样一个旋涡,就象龙卷风的变化,我们正卷在其中,”麦彻同在接受加州圣荷西水星报采访时时。
43岁的麦彻同是一位在硅谷创办了一系列互联网网站的企业家,但他现在在中国创办的则是中文网站,提供着各式各样的服务,从结婚策划到为送子女赴美国读书提供咨询。
(蓝竹创投CEO麦彻同)
麦彻同举家搬到中国的挑战是十分艰巨的。
除了语言障碍,这些来自加州湾区的美国人,还必须习惯于呼吸北京的污浊空气,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商业和教育文化中,应对着各种全新挑战,其中包括混乱交通。
2006年也把家搬到北京的硅谷风险投资家拉西拉(Erik Lassila)感叹说,“这里的一切事情都容易。
”
据已在北京居住了12年的互联网企业家金玉米(Jeremy Goldkorn)介绍,不久前,倾向于前往北京的主要还是一些单身者和年轻人,“对一名年轻男子来说,这个地方可能是天堂,”金玉米说。
你每天都在学习到一些东西。
这里有很多漂亮女孩,有一种机会始终无限的感觉。
但要把你的家人都带到这里,可是一个重大决策。
如果你来自空气清新的硅谷,你来到一个所有一切都肮脏,就把所有事情都弄糟了,我认为你就会有许多的不愉快。
”
即使简单的如租赁房屋这样的小事,可能都是一个复杂的交易。
在中国,大部分交易仍在使用现金。
拉西拉就是这样,每月的租金是5000美元,每个季度他就得提着装满了现金的提包,就象演电影一样。
每次交完现金后,他都要等45分钟,工作人员才能数完这些现金。
文章指出,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头疼脑热,但对这些相信一个中国世纪正在来临并期待成为其一部分的世界级企业家和其它人来说,付出这么点代价也是值得的。
40岁的Mustang Ventures创始人之一麦克康马克(Rob McCormack)说,“在你的事业中途搬到亚洲,曾被称为是死亡之吻,”这位已向中国初创公司投资4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家说,“现在却恰恰相反,因为亚洲正驱动着全球经济。
在2004年一切就明显了,中国是重要的。
而现在已有一种共识,那就是中国最火的。
”
2004年,麦克康马克与太太刘佩淇(Peggy Liu)--互联网企业家、Mustang Ventures首席运营官,一起从洛斯阿尔托斯迁往上海。
似乎每隔几个星期,这对有两个儿子的美国夫妇,就获知又有早前湾区的邻居搬到了他们的新城市。
在中国生活的外国孩子。
软银风险资本创始人、现在改叫启明创投的硅谷投资家雷斯彻(Gary Rieschel),就被称其全天候的强度而吸引到了中国。
它让我想起了硅谷的某个时刻,那是互联网正火的时候,”雷斯彻驾车穿过连接浦东和浦西地区的东复兴路路隧时说。
圣荷西水星报的文章介绍说,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麦彻同在中国工作时,遇到了他现在的太太鲁瓦特。
鲁瓦特在成为网上贷款商E-Loan副总裁之前,曾是圣荷西水星报的广告部经理,不过现在她已成为中国一家科学技术出版商的执行总裁。
在麦彻同和鲁瓦特刚搬到中国时,他们只打算在那里住上一年,但在他们发现两个女儿不但说了一口流利普通话,而且还用中国人的方式思维时,他们决定继续留在中国。
从2004年又回到中国开始他的互联网创业历程后,麦彻同后创立了第三方留学信息网、装聪明网、新娘网等网站。
多维社的资料显示,麦彻同曾经在硅谷做了12年互联网企业家,创办过5家成功企业,部分企业已经拥有亿万资产,比如CNET.com。
麦彻同有过多种身份:耶鲁大学学士、哈佛MBA、IBM中国第一批外籍员工、麦肯锡高管。
他担任的职务有:NetObjects副总裁、Snap!总经理、CNET执行副总裁、There, Inc.首席执行官,支持创建并管理“24 Hours in Cyberspace”。
几年在中国的经历赋予他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他爱好唱歌和冰上曲棍球运动,并曾经在钩针编织大赛夺冠。
麦彻同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说:“我第一次来中国1982年,那时候我在耶鲁大学,我要学习汉语所以来中国,85年耶鲁毕业到中国来,那时候在IBM公司做事,87年回国在哈佛上MBA,学了两年后在麦肯锡公司做咨询,从92年到2003年一共做过五次创办公司,同时我结了婚,有两个小女孩,我和太太有一个梦想,我们将来希望有机会回中国给我们的小孩学习汉语,因为我们觉得学习汉语很重要。
”
“所以我第五个投资完成后,太太说如果你还想去中国我们应该现在就去,因为孩子一个9岁,一个10岁,所以我们离开加州,把小孩送到芳草地小学,我们的目的就是玩儿,玩了一年回国。
但是我们发现北京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所以过了一年我们决定长住在北京,所以我们买房、买车,装修房子。
”
“最后现金不够开始赚钱,所以太太找工作,我也有找工作。
但是我的工作、我的爱好就是开小的网络媒体公司,所以我在中国也要做,因为非常好玩儿,也是很好的机会。
所以我就开了蓝竹中国创投公司,这是我个人的故事,”麦彻同说。
麦彻同说,由于他在硅谷做了12年,搬到北京以后,不知道北京的文化习惯是怎么样的,后来他发现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是差不多一样聪明的。
他们的目的也是差不多,有比较好的生活,比较有意思的工作。
“但是中国的竞争环境比美国厉害得多。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如果在硅谷,跟中关村或者上地比,硅谷就显得非常慢,非常随便,上地和中关村节奏非常快。
因为我很喜欢做小公司,所以我认为中国现在在世界上,北京现在在世界上来说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因为节奏最快,每天都有最大的变化,而且大家都做的最努力,”麦彻同说。
圣荷西水星报的文章指出,可能是办公室中唯一白人的麦彻同,坐在他的跟图书馆一样安静的办公室里,墙角处摆有两个沙发。
这些看起来都象是一家硅谷的初创公司,只是用来打乒乓球的球桌已不再用来娱乐消遣,而是摆放着台式电脑和手提电脑。
麦彻同的生意是向一些中国消费者提供在线报告,比如说,他的一家网站提供如何进行室内装修等。
我会成功么?我不知道,”麦彻同说。
你有初创公司所遇到的所有困难。
我正在创办一个媒体网站,使用的却不是我的母语。
我正在用一种我们信赖的文化来创办一个媒体网站是自相矛盾的。
我在一个有挑战的国家做生意,尤其是对外国人来说。
我每天都在怀疑,是不是自己吃的太多而嚼不烂。
”
北京的洋保安。
不过,在麦彻同的家中,他的中国实验已呈现出成功迹象。
他的两个女儿在试新衣服时不时用流利的中英文交谈着。
尽管他们憧憬着返回加州的帕洛阿托,但两个女儿似乎已完全把北京当成了家。
一个周末下午,全家人聚集在自己的装饰着中国灯笼和民间艺术的现代家中,谈论着交通,并得出这样的结论:最好是投入其中并抱最好的希望。
两个女儿曾在当地一所学校学习,但中国死记硬背的教育哲学却与我行我素的年轻美国人发生的冲突。
米兰达回忆她解答数学题时很让老师生气,虽然她解的方程是正确的,但因方法不对,她被勒令重做了一遍。
现在,两个女儿都就读在一所国际学校。
文章指出,这些硅谷企业家走向中国所迈出的第一大步就是,要用“大生命”来换取对“历史”的见证。
然而,抛弃小心谨慎并把一家人都带上飞往中国的飞机,这第一步可能也是最难迈出的一步。
风险投资家拉西拉认为,他当初把全家都搬到中国,可能是一个大胆灵感,但他的太太则认为是神经错乱,“她几乎要打我的耳光,”拉西拉回忆说。
2006年10月,他们全家搬到了北京。
作为风险投资家,我在美国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两个孩子一个太太,”这位曾经一直住在圣荷西的美国人说。
没有搬到中国居住前,41岁的拉西拉西经常访问中国。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对自己说:为什么要从外面向中国投资呢?
现在,拉西拉和他的家人生活在一个传统的中国式大院家中,大院中还有几个外国人。
戴着白手套的大院警卫站在引人注目的角落,迎接居民和游客的通过。
这更多是为显示,”拉西拉观察道。
拉西拉相信,他的一家人正亲自目睹着将写进二十一世纪历史的一些事情。
他的三岁半的女儿已经带有中国口音,而一岁半的儿子也将会这样。
拉西拉自豪地说。
除了穿越马路要当心驾车者与行人抢道外,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普遍认为这里的生活是非常安全。
刚刚从洛杉矶搬到上海的加州居民库坡曼(Kathleen Kuperman)说,“对女人来说,这里非常非常安全。
这里的男人非常尊重人。
”
文章最后写道,象其他人一样,通过他的蓝宝石资本向中资公司投资的拉西拉,现在也不知道他豪赌将会在何时能够有结果。
很多人向我问起,腐败问题在中国严重么?是的,我的确看到一些,”他说,“但我告诉他们这里正在发生很大变化。
政府正走向更大的透明,惩处那些违法者。
”
“它的经济如此庞大,”拉西拉最后说,“但我一直奇怪,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更多的象我们一样的人搬到这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