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8年进入尾声,本市市长苗大伟(David Miller)的第二届任期也已过半。昨日(周日),本地主流媒体《多伦多星报》发表文章,从各方面评价苗大伟这两年的政绩与是非功过。
据悉,苗大伟于1958年出生于英格兰,1967年随母亲移民到加拿大。他早年曾获得哈佛大学的金融政策学位,也曾毕业于多伦多大学法学院。苗大伟参政前曾当过多年的律师,一直在负责移民和难民事务,也是著名多伦多法律事务所爱德·伯利斯的合伙人之一。即使当了市长,苗大伟现在仍然是加拿大法律学会的成员。
在2003年选举中,当时还是新民党(NDP)党员的苗大伟以44%的得票率打败热门的保守党对手庄德利(John Tory)当选市长;2006年,他再次打败对手,成功连任。2007年,苗大伟宣布脱离新民党,成为无党籍人士。
(苗大伟当年参加竞选的宣传照)
增加课税项目
2003年苗大伟刚开始接手市长位置的时候,多伦多已经欠下了20亿元的债务。在竞选的时候,苗大伟曾表示解决本市巨额债务的途径是从省和联邦政府寻求适当的公共交通资助。然而随着多次沟通无果,苗大伟终于改变政策,并在几年后提出要通过增加财产税(property taxes)来为政府“开源”。
在征收新税之前,市府的税务顾问曾经多次提出其他建议,如征收通行费(road tolls)、停车税或广告板税、烟草销售税,以及夜间活动场所的酒水税等。然而,可能是因为上述税收创收不够多,市政府就单单瞄准了当时火爆的多伦多地产市场,执意征收土地转让费。据先前的估计,该税项有望给市政府每年带来3亿的收入。
经过去年秋天市议会的激烈辩论,多伦多市府终于通过了征收土地转让费的决定。今年的9月1日,市府又通过了征收汽车注册税(vehicle registration tax)的决议,每辆车每年60元。据报道,后者有望让多伦多在今年年底之前创收2000万元。
但是,随着本地地产市场的冷却降温,2008年该土地转让费仅给多伦多带来了1亿5500万的收入,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创收目标。因此,不少人估计市长又要出台新的税捐政策了。
据悉,下一步市府可能将“瞄准”酒精类饮品,包括对安省酒类管制局(LCBO)和夜间活动场所征收10%的酒类销售税,据悉,这个税项有望让本市每年多收入1亿5000万元,不过征收该税收的具体事宜很复杂,因此这个政策具体什么时候出台尚不知晓。
总体说来,苗大伟税收政绩可谓功过参半:一方面,新的税收确实给市政府缓解了不少财政压力;可是另一方面,增加的税捐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财政效果。更糟糕的是,新增的税收导致不少本市市民怨声载道,先前有人甚至在网上管苗大伟叫“万税市长”(Miller the tax collector)。此外,另有人指出市长的税收政策是“共产主义者”的大锅饭和“杀鸡取卵”,从长远来看一定会严重拖累多伦多的经济。
(市长也有头痛的时候)
垃圾计划
在先前苗大伟的竞选纲领中,有不少是和环保有关的,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是出台新垃圾回收政策。当时市长表示,他的目标是到2010年前将本地的垃圾回收转化率提高到70%;此外,政府还会出台垃圾按量计费的政策,以便鼓励市民少丢垃圾。
从今年11月开始,本市正式开始实施生活垃圾“按量收费政策”;同时,市政府还准备在12月扩大蓝箱垃圾收集范围,从以前只能装可循环的报纸、纸板、酒瓶等,扩大到所有的泡沫包装盒、塑料袋。市府相关部门表示,这一举措可以大大提高塑料垃圾循环使用的效率。
为了打击市民偷懒不分类垃圾的行为(公寓和豪华共管公寓的住户居多),市政执法官员将从明年开始在垃圾收集日监督居民,检查他们是否适当处理可回收垃圾,否则将处以105元罚款。 市政官员表示他们将主要惩治严重违规的市民。在签发告票之间,执法官员将先向其发送警告。总之,市府表示将尽一切力量在2010年完成垃圾转换率达到70%的“目标-70计划”(Target 70 Plan)。
但是,新垃圾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遇到了问题,不少住户抱怨自己没有收到新垃圾桶或者大小型号根本不对。同时,如何向本市超过100万的住户按量征收垃圾费也是一个难题,而且市府对垃圾回收各种各样复杂不容易记忆的条条框框也让人们伤脑筋。
总体说来,苗大伟任内的垃圾政策也是成败参半。一方面,他确实按照他竞选的方针,在努力为多伦多打造一个“更加绿色”的城市;但是另一方面,他的垃圾回收政策能否成功,还有待时间考验。
多元小食品上街
苗大伟当初曾计划,在2008年夏天前,要将多伦多街头的饮食“多样化”。可是半年多过去了,本市街头的食品摊依旧是除了热狗还是热狗,没有一点变化。虽然市府有关部门不断地向议会递交计划建议书,但是议会一直没有批准。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苗大伟的多元食品计划并没有按时完成,可谓彻底失败。
不过,上周公共卫生局主席宣布,近日政府内部已通过一份新修订的街头食品计划书,期望年初举行一次公开食物邀请比赛,邀请档主把民族食物演变为多市街头小食。届时,墨西哥炸饼﹑意大利薄饼﹑希腊沙律﹑中国饺子﹑甚至烧卖﹑肠粉﹑鱼蛋等港式点心,都有机会在下年春季出现于多市街头的小摊档。
这项经过一波三折的“多市街头小食计划”(Toronto Street Food Project),自去年底已由多市公共卫生局主席、市议员庄霏伦(John Filion)首次提出。然而,这项建议当时被指为“不合时”及“不智”,在批评声中被市长苗大伟驳回,直至最近,卫生局把建议书修改,即将再次提交予市议会。
庄霏伦表示,如无意外,12月至明年初便会举办一次公开性的“食物邀请比赛”,邀请有兴趣经营民族食物的车档主参加,届时会有评审团进行评分,根据健康程度﹑营养指数﹑以及是否适合于街车档中炮制,而不引起安全或卫生问题等条件,选出约10至15名最优秀者,发给试验计划的牌照,预料明年5月前便可开始经营。
此外,市长苗大伟在解决诸如问责制(Accountability)、自行车道(Bike Lanes)、无家可归者(Homeless)、市政广场维修(Nathan Phillips Square)及联合车站更新工程(Union Station)方面也花了不少心思,其中有的成败参半,如无家可归者和自行车道问题;有的则基本归于失败,比如问责制和联合车站更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