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刚在5月20日发表了就职演说,过了不到48小时,中国大陆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已快速作出响应,作出“积极在九二共识(注一)的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的承诺。应该指出,陈云林这篇1206字的发言,大抵是胡锦涛4月29日提出的“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这十六字方针的一个延伸。两岸在关系升温的同时,彼此之间明显仍有张力。
在胡锦涛近期就马英九上台而提出的十六字政策里,劈头四个字仍是“建立互信”;因此,在陈云林这篇发言里,通篇未有提及“马英九”三字。分析指出,马英九在西藏暴乱后高调批评北京处理手法、起用前台联立委赖幸媛出任大陆委员会主委、以及“两岸统一这辈子不会发生”的言论,皆使得胡锦涛对马英九有些戒心。因此,虽然马英九在就职演说里释出善意,提及了胡锦涛的名字,但陈云林却选择了对“马英九”三字只字不提。
可以说,中国大陆对马英九暂时仍未有寄予厚望,北京依然是继续“寄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北京这样的判断,从陈云林以一句“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的积极变化”来形容三月的大选,可见一斑。
但也应该指出,相对于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北京对扁政府采取“听其言,观其行”的态度,中国大陆对表明反对台湾独立的马英九,无疑已较为客气的了。更何况,陈云林在其字里行间,处处表现出“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精神。例如中国大陆再没提及“一国两制”。又例如陈云林提到“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家园”,都属十分值得玩味的现象。
去年,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13亿大陆同胞和2300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就是这一句话,使对台的“鸽派”取得理由,向台湾实施种种优惠政策。中国大陆的分析指出,这句看似感性的说话,道出了两岸同胞关系历史和现实的基本事实,避免了过去大陆天天嚷着“台湾是中国一部份”甚至 “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刺激到台湾百姓。
也是顺着同一思路,中共十七大报告也提到“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共同家园”的论述,也体现于胡锦涛十六字方针里“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也是胡锦涛在4月12日跟萧万长提出“四个继续”(注二)的前提。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陈云林在其发言里,六度提及“中华”一词。近年在台湾,“中国”渐已变成“中国大陆”的同义词。但无论如何,台湾仍有不少同胞依然接受自己为“中华民族”一员,自己是“中华儿女”。台湾参加奥运,也是以“中华台北”的名义。马英九在其就职演说,也曾12遍提及“中华” 一词。可以看见,中国大陆虽对台湾的马英九仍有疑虑,但彼此仍是具有一定默契的。
两岸互动近日步入高频时期,一来这是因为反对台独的马英九上场,二来是两岸关系在北京奥运前缓和,有助营造更佳气氛。但也有分析指出,对中国大陆来说,马英九是一个十分难缠的对手。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即将于本月26日起访问大陆。大概,短期内北京会采取“以国民党牵制马英九”,以防马英九不按牌理出牌,又或重回李登辉明统暗独路线。
其实,马英九厉害的地方,正在于他不单不搞台独,且还具有一颗强烈的中华之心。在其就职演说,马英九明言“台湾是全球惟一在中华文化土壤中,顺利完成二次政党轮替的民主范例,是全球华人寄以厚望的政治实验”。
相对于陈水扁喜欢鬼鬼祟祟地搞去中国化,又或欲盖弥彰地宣布“国统一委员会运作终止”,马英九更能站在道德高地。今天中国大陆经济起飞,军事也日益强盛,台湾已难与之匹敌,但马英九手持台湾民主这张甚具软实力的皇牌,甚至有可能打着这张牌“反攻大陆”,向大陆输出台湾民主模式,也难怪北京对马英九心存疑虑了。
要反制马英九,最佳办法就是搞好自身的民主,法治。中国的民主和法治不一定要全抄西方,甚至不一定要学台湾,但一定要让全球信服她的民主法治之路可以提供足够制衡,防止绝对权力滋生的绝对腐败。
唯有两岸政府作出良性的改革竞争,而非恶性的金钱外交,方才是两岸十三亿二千万中华儿女之福!
(注一)1992年10月,台湾的“海基会”和中国大陆的“海协会”在香港举行会谈,双方在会上未就“一个中国”达至共识,但稍后台湾“海基会”提出 “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是对于一个中国的含义,认知各有不同”(即“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1999年,时任台湾总统的李登辉提出两岸关系属“准国与国关系”,中国大陆以台湾防弃“一个中国”立场中断两岸谈判。2000年,曾任台湾陆委会主委的苏起提出“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复谈基础的建议。“九二共识”的提出,在于在字面上回避了李登辉极不想承认的“一个中国”,但在内涵上却间接地满足到大陆要求台湾承认“一个中国”的诉求。
(注二):“四个继续”包括: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继续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磋商,继续关心台湾同胞福祉并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继续促进恢复两岸协商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