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文,59岁病逝了!之前,文兴宇、傅彪、赵丽蓉、高秀敏、李仁堂、古月、他们都处在艺术事业的颠峰,还可以创造除很多艺术形象,却无一例外由于疾病突然离去了。
著名导演李翰祥,我主演了他导演的三部电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西太后》,而在我们合作的第四部,也就是我的影视公司投资制作的第一部电视剧,李翰祥导演的第一部电视剧《火烧阿房宫》拍摄景地李家坟,刚满70岁的李导演因心脏病突发摔倒在地,生命猝然间划上了句号。
在回顾这些影视明星早逝的同时,却发现我国文坛的很多文学大师却是长寿之人。
巴金,终年101岁;冰心,终年99岁;臧克家,终年99岁;张中行,终年97岁;而国学大师文怀沙和季羡林,一个97岁一个96岁至今健在,而且耳聪目明,神清气朗。
影视明星为什么没有这些文学大师长寿?我们要不要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拿我们影视工作者来说,每部戏都要经历许多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人生阶段,任何一种极端的情绪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我常常在拍过这些激情镜头后一天都头疼胃痛,而且很难缓解,所以现在患有中度萎缩性胃炎。
在横店拍电视剧《徽娘宛心》,外甥靖然从墨尔本大学放假回来探班,看了几天拍戏非常认真的找我谈话,"你不能这样拍戏,情绪太激烈了,对寿命有影响."
更不要说剧组三班倒的拍摄日程.常常是A、B、C三组一起拍,三组各自不同的导演不同的摄影及不同的工作班底,演员只有一组。
几个组的戏正好都有你,睡觉这事就别想了。
在香港亚视拍《包青天》时,给我的通告是早晨8:00开工,32:00收工。
从来没有听说过32:00,去问制片,原来是拍了内景再拍外景,一直连轴转到第二天下午4点。
还有34:00,36:00的。
这次拍摄《日月凌空》,我全片的第一个亮相镜头是在凌晨2:45分才开拍,而其它演员的重场戏还有早餐4点多才开拍的。
演出舞台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二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要演绎金兆丽的一生,我进入她的生命,在二个多小时中将她的一生再现一次。
这种大幅度浓缩的生命再现使我太难从中跳出来,在整整一年的巡迴演出中我简直不能入睡。
更别说太多在拍摄中出现的事故:拍《神秘的大佛》时,三十岁的美工师在选景时从山上摔下来当场昏迷成了植物人,几年后去世;拍《心灵深处》时,烟火师设置爆破点,只听见轰然一声巨响,烟火师的痕迹都找不到了;好朋友胡慧中在拍戏时由于和爆破师没有配合好,被烧成重伤;从马背上摔下来的明星更是不计其数:斯琴高娃、琪琴高娃、宋小英……。
于是,圈内有了一句口号:小心拍戏,珍惜生命!
影视明星成名后,整日被媒体追逐,婚姻问题、绯闻、负面消息等避之不及,生活处在不安全、不自由、不放松的紧张状态之中。
那一次在香港我和朋友看电影,被狗仔队跟踪,刚出影院就看到各种摄像机照相机从柱子后面密密麻麻一群群的冒出来,那种让我魂飞魄散的恐怖感觉至今都难以忘怀。
我飞奔着从马路的栏杆跳出去,在川流不息的高速路上横穿而过,再跳过马路对面的栏杆躲到垃圾桶后面,听着刺耳的刹车声响成一片,心里太明白戴安娜是怎么死的了。
影视明星除了辛苦的拍戏以外,还有各种社交活动要应酬:当评委、作嘉宾、为家乡义演、参加各种晚会等等。
在公众场合更是得谨言慎行,多说一句少说一句,捐款多了捐款少了,着装如何发型怎样,一不小心都会惹来轩然大波。
一方面是高强度的工作,一方面是生活被窥视和跟踪,还有方方面面的应酬,没有个人隐私可言,还要接受多方评说,这些形成的各种心理和生理的紧张疲惫一直摧残着明星们的身体。
“生命不能象上满了发条的闹钟,总是处于一种高强度和高负荷的状态。
那些世纪老人,文学大师们,他们总是静悄悄地躲在一边,守着书本守着文字,安静地想着自己的事情,傍晚在院子里散散步,和隔壁刚刚会走的小孩打声招呼。
他们平和而安宁,博学而优雅,健康而长寿。
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
偶尔在“澳门导报”上看到这样的一篇文章,太有感触。
综合自己的经历感想也写了一篇,影视明星们、文艺界的同仁们,重视自己的健康吧,把它提到最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