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记者王德军北京二十六日电/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令北京环保部门和气象部门着急的是,空气污染指数已连续4天超标。虽然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这两天拿出大量数据,并请来国际NGO组织驻华负责人证明7天前采取的汽车单双号限行等临时性管控措施对改善北京空气质量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近几天的实际情况依然无法让舆论信服。
在昨天和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杜少中就此问题被传媒记者追问了不下十次。尽管他的回答给人不容置疑的口气,但闷热潮湿的天气和超标的空气污染指数,并没有减少人们的担心。目前还没有迹象显示北京是否会在近期出台更严厉的管控措施。而一旦赛时遭遇重污染天气,一些考验运动员耐力的项目是否会修改比赛日程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杜少中今天说,1日至25日北京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2天,占本月已监测天数的88%,比去年同期多了两天。同时,今年以来,累计达标天数为145天,占已监测天数的70%,比去年同期多了15天。从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来看,各项主要污染物特别是与交通排放相关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左右。尤其是在已经过去的20多天里,空气污染指数平均比去年同期减少20个百分点,而且达标天数的污染指数比去年有明显提高。但他同时承认,进入下旬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出现,高温高湿风力很小,据监测表明,很多情况下都是在风力不足1米或1米左右的情况,所以才导致空气污染指数升高。即使在这样的气象条件下,大气中的污染物的积累速度还是明显减缓。
对于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能否正如官方承诺的那样达标,杜少中表示,这个问题的明确答案要等到奥运会结束后才能做出。不过,他说:「根据已取得的成果和采取的措施和正在采取的措施,对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做出科学的符合逻辑的推断。可以非常有信心地告诉大家,我们将保证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良好,使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对于近日的天气情况,他声称「需要用监测数据来显示,而不能用肉眼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