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什么立场出发,增强互相了解,对彼此都非常重要。
了解的双方小到两个人,大到两个国家,两种文化,莫不如此。
远渡重洋万里移民,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加拿大和中国,互相了解吗?
滑铁卢(Waterloo)是加东地区一个九万人口左右的城市,如果加上紧临的Kitchener,官方数字人口接近四十万。
在滑铁卢图书馆儿童部,笔者找到十几本有关中国的图册。
放置这批图册的书架,主要是介绍各国文化的,有日本、俄罗斯、韩国、印度、泰国等等。
这些图册以摄影为主,立足当代介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翻阅了几本,虽然感到明显的西方视角,但信息传达很准确客观,基本没有政治偏见。
偶尔涉及政治,最多 是“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共产党统治,但人民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民主权利。
”这些图册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很深入,一本厚厚的图册专 门介绍中国西北的大城市兰州和南方内地的一个小镇。
再一个特点是信息很新,一本叫《中国文化》的书,有传统的木偶、脸谱,也有1999年陈凯歌的影片、作 家苏童和旅欧作家高行健。
至于北京、上海等地的介绍,更是几乎每本书都涉及。
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加拿大一个中型城市图书馆的少儿部,上架的图书是给孩 子看的。
中国对G8之一、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国、近年中国大陆大量移民目的地加拿大了解多少?出国以前,笔者有针对性地寻找有关加拿大的书籍,除了少数几本为移民 准备的诸如《走向加拿大》之类的读物,只找到一本《加拿大文明》,这些书基本属于“常识集装箱”,扫盲水平。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很难知道温哥华、多伦多和 魁北克之间的区别。
在中国普及型文化读物中,绝对找不到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她在加拿大文坛的地位可比苏童在中国文坛的地位高得多。
在一些更复杂微妙的信息方面,加拿大对中国的了解很细微。
在加拿大普及型读物中,很少有与大陆舆论对抗的,连出现高行健这个不被北京认同的旅欧作家,都算 得上“最出格”。
欧美国家的地图,经常有将西藏单独圈出的,加拿大没有这种现象。
但确有加拿大地图,将台湾涂色与中国其它部分区别开来的。
对比之下,魁独 问题、美加差异,对中国出版业来说基本是空白。
加拿大的图书出版对中国已经如此关注,其它渠道对中国的感知也毫不逊色,到中国旅游过的加拿大人相当多。
但不要因此就判断加拿大很熟悉中国。
一家著名的加拿大电子企业,刚刚犯下一个“低级错误”:他们准备进军中国市场,很牛气的拿出一个计划:在中国市场第一阶段,准备发放三百万号码,建立初步的移动信息服 务网络。
谈判的结果可想而知,这家企业真的不知道三百万对于中国移动通讯市场是什么概念,虽然该企业就是通过二百万欧洲客户打出天下的。
以人推己,可想而知中国人对加拿大会犯下什么错误。
有多少新移民,是反复折腾后,才不再挨家商店推销自己的样品?又有多少商人,非得面对北美市场,才明白什么叫“中国制 造”?
让对方更了解自己,让自己更了解对方,是走向世界的中国必需完成的课题。
(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