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日)下午,“厦门血站呼吁市民捐献血小板”的消息冲上热搜。
厦门市中心血站发布,目前血小板库存量少,因此较易出现临床突发大量使用某种血型血小板而造成供应不足,其中又以AB型血小板较为明显。血站呼吁更多市民能加入捐献单采血小板的队伍中来,挽救更多急需输血的危重症患者。在厦门,累计献血4000ml以上、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的献血者,可享受“三免”。如市民有意愿,可拨打捐献血小板预约专线2296787咨询了解。
网友:其他城市能献吗?
战争与血液的关系
2022年7月19日,《新民晚报》军界瞭望版发表过一篇科普文章:《战争与血液》。
打仗实际上是打后勤,而后勤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血液。俄乌冲突前,美国一大预判指标便是中央情报局获得俄军“血液动员”的证据。美国为何敏感于这一举动,也许这篇文章能给出一些回答。
平时限储,战时急筹
医学统计,20世纪所有冲突中,90%的伤员都有失血,失血性休克是伤员死亡主因。哪怕不是战争,地震、爆炸等重大灾害事件发生,也会短时间产生大量伤员,血液需求量激增。血液是特殊药材,无法长期储存,还需要特殊工具输送,这决定了血液“平时限储,战时急筹”的特性。
2001年,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政府和军方组织数以万计的人献血,但由于恐怖分子攻击的毁灭性,遭袭现场的幸存者很少,用血量不高,结果45万升血液因得不到及时使用和处理而被迫倒掉,造成巨大浪费。这刺激了美国血库协会(AABB)组织间特别行动委员会的诞生,它提出国家血液储备构想,依托军地采供血机构力量,形成快速反应的血液保障网络,在突发事件甚至战争爆发时快速筹集大量血液,并有效制备、保存、运输和配发血液制品。
伟大的白求恩
我军战时供血体系始于抗战。在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加拿大(专题)共产党员白求恩向八路军讲授采血操作、血型鉴定、配血试验、血液储存、运输保管等基本知识,他还带头献血。为解决血液供给和储存的问题,白求恩倡议组织群众性志愿输血队,由边区农会、武委会和妇救会组成献血预备队,每天从中选人献血,并尝试用山泉水冷藏。短短一年,献血队就发展到4000人,每天有大量血液送往前线,开创了我军野战输血新纪元。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由于条件限制,志愿军血液保障只能采取“随抽随输”模式,多由野战医院人员献血。1951年战线稳定后,我军在朝鲜(专题)战场和沈阳组建野战供血系统和后方中心血库,包括配有冰箱的野战血库存、自制木冰箱和保温车等,可现地采血,供野战医院使用,还可从后方中心血库转运血液。借鉴苏联红军经验,后方中心血库建立较完善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采用分级配送方式,通过火车、汽车等向前线供血,但常要30多个小时才到达,由于汽车防震性能差,无法保证血液长时间冷藏,全血和红细胞常出现溶血,红细胞较全血程度更重,导致血液耗损率较高。
近30年后的西南边疆自卫反击中,我军在主要作战方向开设供血站和野战血库,并就地组织献血队。供血站配有运血车和血库冰箱,还自制土冰箱,以化学制冷方式,用汽车运输。为了挽救更多战士生命,从贵阳采好的全血直接用飞机送至昆明、蒙自,之后用直升机或供血车送往各野战医院。随着国家经济和技术条件改善,后来在军区设立血液中心,在前沿设立野战供血站,野战输血专业骨干也统一了操作规程,使采血、供血和输血更为高效。1998年10月《献血法》颁布后,我军主要依托军队医院成立采供血机构,担负平时和平战转换期间血液的采集、检验、成分制备、保存、更新、人员储备信息的采集更新及血液运输等任务。
我军当前血液保障体系
我军当前血液保障体系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得到过实战性检验。当时,军队卫勤部门第一时间启动突发事件血液保障预案,向多个采供血机构下达行动令,随时居中协调监督。血液保障系统由后方血站、基地血站及野战血站组成。后方血站除了军队血站,还包括一些地方血站,后者是平时由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的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等,经国防动员或任务部队签署协议来提供全血、成分血等应急支援。而基地血站向野战血站供血、野战血站向野战医院或野战医疗队供血,所需血液大多由采供血机构按靠前保障的模式直接提供。
按照规定,战备血液储备为通用悬浮红细胞和通用新鲜冰冻血浆,除正常轮换更新外,任何人不经批准,无权动用。其中,红细胞战备储存有效期为15天,新鲜冰冻血浆为210天,平时作储存周转。除去血液制品的战备储备外,还有人员储备,建立战备人员流动血库机制,根据血液存量、质量、流向和流量进行有效控制,在血液实物储备不足时,调动储备人员流动血库,启动“流动血库”。平时通过大量宣传等鼓励居民积极参加献血,紧急状态下还可以通过血液应急募集机制采集。
血液须在合适温度条件下储运,如含红细胞的血液必须在2℃至6℃储存、1℃至10℃运输,血浆必须在-20℃左右储运。“冷链维持”长期是制约血液储运质量的关键,因为在战时等恶劣条件下,环境破坏、电力短缺及机械故障都可能导致“输血”受阻。我军侧重“后送为主,前方自采为辅”的血液保障方式,根据预计,救治机构携带定量血液和采血设备运行,血液储备则依托现有军内储血单位,满足作战初期用血需要,满足“保障当前,衔接后续”的要求。而战备血液运输,由各个军内采供血机构完成,陆海空运输都用国产运血箱,24小时“冷链监控”,保证质量。与此同时,战备血液输送交接的信息共享,能准确完成战备血液制品的出库、交接、入库、回库。
(综合@厦门市中心血站、新浪微博、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