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学生家长张华(化名)坐在电脑前,查看松原教育局的官方网站——松原教育信息网。她非常想知道,今年的省级优秀学生究竟落到了谁头上。
她向记者表示,“省优”的魅力根本不在于孩子有多优秀,它不再是一个溢满荣誉的称号,背后的逻辑是:“省优”可以绕过高考的门槛,把孩子轻松保送进一所一流的大学。
令她失望的是,在公示栏下的“吉林省普通高中优秀学生报省人选公示”已被撤下,她告诉记者:“这个公示一过,再想知道今年省优给谁就更难了。”
更令记者感到不解的是,这份本应该公开的文件,当地教育局却拒绝出示。
“这些以‘省优’保送大学的孩子中,基本看不到一个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保送’上大学成为一些官员子女轻松上大学的‘绿色通道’。”一位深知内情的教育官员向记者透露。
1月5日,记者来到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局,查看松原市2008—2009学年度报吉林省教育厅普通高中优秀学生人选名单。负责此项工作的基础教育科张国斌表示,省级优秀学生人选已经在教育局楼下的揭示板张贴,并已经报省,向记者提供须有领导批条签字。
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局长孙殿元拒绝了记者查看公示名单的请求。这令教育局纪检书记单余岱也大惑不解,他在电话里反复询问副局长孙殿元:“公示的东西还不敢让看吗?还怕什么呢?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坏掉的规则
据记者了解,松原市普通高中毕业生每年约为15000人,按照万分之一点五比例计算为2.25人,四舍五入后为两个指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足10000人,获得一个省级优秀学生指标。
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2007年,市实验高中的李某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保送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某获得省级优秀学生曾受人质疑:她没有突出的先进事迹,学习又不是太好,怎么能评上省优秀学生?李某的成绩单显示:李某平时成绩排名在学年 50名左右,她最好的一次成绩是全校排名第30名,而高三时她的排名已下降到175名。
质疑者说,要是仅凭高考,李某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的几率有多大?她在市教育局任招生办主任的父亲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官员子女“绿色通道”
2001年,教育部为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将省级优秀学生纳入普通高校招收保送范围。
据悉,从省级优秀学生保送政策出台,便受到“有违高考公平原则”的责备不断。2005年,江西、湖北省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政策,2008年浙江省取消省级优秀学生评选。
吉林省高考保送生一直在教育部规定内运行。据统计,2006年具有省级优秀学生保送资格的共35人,2007年43人,2008年44人。松原市省级优秀学生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三年中共有13人,其中2006年三人,2007年五人,2008年五人。
2008年10月28日,吉林省教育厅下发的《通知》开宗明义地指出,“评优”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健康成长。
《通知》要求,2008-2009年度普通高中优秀学生报省名单和申报材料,要在2008年12月19日送达吉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这也就意味着,松原市各个学校要在50天内完成吉林省教育厅“评优”《通知》中规定的评选程序和公示动作。遗憾的是,这一动作被一再简化。
油田高中学生吴布(化名)告诉记者:“我是省三好学生,大家都很关心省优的事,其实根本也没选,也不公示。”
松原市教育局将普通高中优秀学生名单公示报省之后,1月6日,记者再次来到松原市实验中学,向13名高三学生和八名高三教师进行询问,他们均表示,根本不知道“省优”评选的事。
学生家长张华强烈质疑,她觉得问题的关键,已经不在于这些被保送的孩子是否具备评为“省优”的资格,是评定过程本身就失去了公开、公正和公平。
她拿出省教育厅的《通知》,在“要切实保障每位学生和教职工参加评选活动的平等权利,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按照评选条件、评选标准和评选程序进行评选”处用红笔反复勾画。
一位深知内情的教育官员也告诉记者:“不按程序评选出来的‘省优’,家庭背景非富即贵。你看看那些被保送的就知道了。”他提供了一份松原市近三年省级优秀学生保送名单(为保护当事学生,本文隐去其具体姓名):
2006年,孙某,保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监护人孙某,吉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
2006年,刘某,保送北京理工大学;监护人刘某,中石油前郭石化分公司副总经理。
2006年,唐某,保送东北师范大学;监护人唐某,松原市教育局成职科科长。
2007年,李某,保送中国政法大学;监护人李某,松原市招生办主任。
2007年,姜某,保送北京师范大学;监护人姜某,松原市政府副秘书长。
2007年,刘某,保送北京师范大学;监护人刘某,松原市乾安县委书记。
2007年,赵某,保送中国人民大学;监护人赵某,松原市教育局计财科科长。
2008年,刘某,保送中央财经大学;监护人呼某;松原市前郭县县长。
2008年,金某,保送北京师范大学;监护人金某,松原市政府秘书长。
2008年,韦某,保送哈尔滨工业大学;监护人韦某;松原市前郭县副县长。
记者通过多种途径核实了这份名单的真实性。记者电话联系相关保送生家长,他们均表示自己的孩子是正常评优保送,之后便不再回应记者的任何问题。
一位深知内情的教育官员担忧地说:“以‘省优’保送大学的孩子,其家长有三个副厅级、五个正处级、一个副处级、三个教育局科级,看不到一个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保送’成了官员子女上大学的‘绿色通道’。”
松原市实验高中副校长吴永平语出惊人,他告诉记者:“(省优)一般年初就开始运作,有的上高一就开始整了。”
松原市教育局副局长孙殿元向记者解释说:“我们严格按照省里面给的名额,按照省里的要求,文件和指标都下发到下面的各县区。‘省优’要教育局党委会通过,都有记录。”
据了解,2007年12月,松原市省级优秀学生评定中的种种非正常现象,曾被举报到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教育厅要求松原市教育局对举报信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
而松原市教育局此后向吉林省教育厅作出《调查情况的报告》称:“松原市教育局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对情况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调查,我们向省教育厅保证,在评选工作中不存在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