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注重隐私的中国著名影视剧导演张纪中从未向外界透露过自己家庭生活的一丝内幕,这让外界疑团四起,各种猜疑都有。有人笑谈,是张导家中有才女娇妻,不敢张扬,更有人称张纪中的老婆绝对不是一般人,否则天天身边美女如云的张纪中怎么一点反应也没有,出淤泥而不染?
要说张纪中的老婆是才女,一点也不假,她写书,也做导演。她写人物传记,也写导演手记,写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写小说,十多年以前还写诗。她的导演呢,有八年 “东方时空”的纪录片,也有过《直播中国》的直播导演,而现在感动了这个中国的《感动中国》,是她连续六届五年的总导演。我们第一次见面提到网上那些撰写她生活状态的文章。她说“无一属实”,她称自己“最好的脾气都留在工作中了”,生活中的争吵辩论远远超出温情的时候。
午后的阳光照进咖啡馆里,一位戴着黑色无边帽,打扮入时的女人,打着电话款款而来,尚未入座便招呼服务生来杯普洱茶,“对,明晚一套八点《感动中国》播出,一定要看啊……”此人便是《感动中国》的导演樊馨蔓,也是人们议论中的著名电视制片人、导演张纪中的妻子。
座稳后,看到记者在网上下载的有关她的资料,顺手拿出了笔,在资料上面划了起来,“看到了吗?这句话,还有这些……都是假的,网上有关我的东西基本都不属实,都是谁写的啊?太莫名其妙了……”抱怨完,樊馨蔓乐了起来,认真地对记者说:“这可是我第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实在是没办法了,网上所说我与张纪中的事情都是很假、和我们的现实毫不相关的,好多朋友看到有关我的新闻后都在问我,弄的我都不好意思,还不如来个彻底澄清。”
将近2个小时的聊天中,张纪中的这位背后的“神秘人”渐渐浮出水面。
从导演梦开始说起
熟悉馨蔓的朋友经常质疑:“你这柔弱的江南女子怎么可能做导演?先把头发简短,再把嗓门练粗,可能你还会像点……”这样的疑问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中央戏剧学院,也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樊馨蔓立志做导演、报考导演系的时候。
朋友的质疑是没有错的,出生在西湖边上的馨蔓是地道的江南女子,不是针对某件事情,她不爱说话,她高高的个子看上去似乎很“瘦弱”,但是她有直率而认真的性格,一旦她开始做事,哪怕只是做一个菜,“也能够发现有没有一个好导演的潜质”。
“你看这段说我的生活之路风调雨顺,包括学校毕业及出版自己的文学作品……呵呵风调雨顺一直是我盼望、又不敢领受的前景。我的经历不是这样。”她在我们手边媒体报道的新闻上划了一条长长的道子,从头说起了自己的艰难创业史。
三次考戏剧学院失败 只因无恋爱经验
在樊馨蔓还在杭州读高中时,浙江电视台演员剧团招生,仅几人的名额,在几千人的面试中樊馨蔓居然被录取。“这是我所有相关艺术考试中运气最好的一次,也是重要开端的一次”。樊馨蔓回忆当年。至今她也不明白她怎么就那么幸运地被录用了,因为当时“我从来长得不好看,读高中的时候还胖乎乎的,因为有些自卑,从来不和同学多交往,更不和男同学说话。”而那些同是艺术团的女孩子,在她的印象里面,美极了。
高中时候最亮丽的记忆,就是去浙江电视台学习表演,参加影视剧的拍摄。但是在樊馨蔓的记忆中,引发她无限兴趣的,不是能够拍摄什么戏、接演什么角色,而是一周几次走进电视台,听见机器“咔哒”的声音。很久以后她才知道那是编辑机打点和工作的声音。为此她每次选择的都是经过二楼编辑机房的路线。她在浙江电视台认识的最好、最早的朋友,是技术部的朋友。 “可能是因为这些原因,我现在做完节目,每次的剪辑都一定自己做,合成机房的操作也是我自己。我从来不惧怕机器和技术,我觉得在创作的过程中,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成全、体现艺术的要求,而如果这一要求不是自己心—-手的合作、是需要通过传达给另一个人再达到的,那会很耽误时间,也很吃力的。”
在艺术团的时光,别人都是争取演戏,争取角色,只有樊馨蔓每次都要求导演“让我来录象吧”,“我来做场记吧”。她都如愿了,在浙江电视台的短短几年,她小小年纪已经是七、八部电视连续剧的录象,场记。她说“导演同意我,一定也是因为我确实没有很靓丽、或者很独特的外型。但是我在表演课上的表现,一直都是佼佼者。”
高中毕业后,樊馨蔓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导演系,戏文系,但是连续三年,均以失败告终。那时一个朋友和她开玩笑,说“你考不上的!”樊馨蔓不明所以。那个朋友说,“第一你没有坚强的后台,连软弱的后台、背景都没有;第二你连恋爱都没有谈过,你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导演呢?恋爱是最好的学校,没有谈过恋爱就意味着你不了解人心人性,你心里的窗都没有打开、你怎么导演别人?”朋友的话让樊馨蔓很沮丧。她知道这玩笑话并不是真的一个玩笑。 “我唯一心里明白的是,要做导演的愿望不是以考上一个导演系为标志的,就像我从小就知道,学识、文化并不是文凭,它们都是很漫长的一生的事情。”
在没有考上任何一所她梦寐以求的学校的那几年,樊馨蔓参与了大约有将近二十个不同职业的工作。她说“多接触社会,多接触人,应该也能够打开我心里的窗,也能够了解人心,人性的,我当时想。”
第一次转折点 进入中央戏剧学院
1988 年下半年,浙江电视台的一个朋友终于告诉她一个让她跃跃欲试的好机会:中央戏剧学院面向全国电视台招内部职工进修。但是前提是“电视台的在职职工”。樊馨蔓说“我太感谢当时浙江电视台文艺部的主任了,他姓于。现在已经不在人世。我当时求他,能不能够帮我出一个证明,不是要证明我是浙江电视台的人,只要帮我证明我参加拍摄过的电视剧。我相信我能够说服中央戏剧学院的招生老师。”当年的于主任真的帮助了她,给她开了对于她一生事业至关重要的第一个工作证明。
馨蔓忐忑不安地到了北京。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了当时的招生老师。“听我磕磕巴巴请求的,是中戏黄金铎老师。我们至今都有联系,我每做一个重要的晚会都短信给她,请她收看、指教。我感激她,她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北京人,她的坦诚,实事求是的态度,她语言表达与她内心的一致,她对我的影响不仅仅是她帮助我转折了我的命运,她也给我看到了一个正直的人的标准。这样的人的标准,在我以后、至今与无数北京人的交道中,我都感受到了。”黄老师认真的倾听樊馨蔓不是一个电视台在职人员的“坦白”,也倾听她想进入中戏学习的愿望。她同意了。
当时樊馨蔓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北京期间除了得到宝贵难得的上学机会,竟然会定位自己未来的人生。她在那时遇到了张纪中。“他也是在学校进修。但是他不常来。”张纪中给樊馨蔓的印象是这个人个子高高的,瘦瘦的,总穿个大头皮鞋,也不爱说话,更令她惊讶的是张纪中每次吃完饭了,总不刷碗,总把碗放在她们的宿舍她与张纪中的交往也仅此而已,没有故事的展开,更没有恋爱。一直到学校的学习结束,樊馨蔓与张纪中的关系连“亲密一点的朋友”都不是。说话两三句她还会脸红,想马上走开。但是他们遭遇了,为未来的岁月留下了铺垫。
第二次转折 被张纪中一脚“踢进”《东方时空》
90 年中戏的学习生涯结束。之后的三年,是樊馨蔓与张纪中不可思议、又真实展开的具体生活。樊馨蔓继续干着“工作性质相距十万八千里的工作”。也商业集团,也有面包工厂的管理,还有国家贸促会的外宣。也参与电视剧的拍摄,做副导演,把自己送入北京外语学院上学。直到1993年的冬天,“张纪中有一天给我一张脏兮兮、破损了的报纸。他说是走路踩到的,但是就在踩着的地方,他低头看到了中央电视台面向全社会招聘记者的招聘广告。”这真的是一次命运的赠予,就是这则恰巧被张纪中踩到的广告,展开了樊馨蔓顽固留在北京的真正意义.
对于中央电视台,樊馨蔓从来都是不敢奢望。“其实我1990年决议留在北京的时候,有朋友帮助我联系了‘综艺大观’剧组,那时的导演是郎昆,我还在他剧组混了一个多月,混得又消沉又自卑,一点都不快乐。他们对我非常好,但是我差距太大了,干什么都觉得不对。我现在对来我们部门、我们组实习的任何小孩都很好,因为我记得当时任何一点对我的微笑,对我的宽容,有多么的重要!”在进入东方时空之前,“我但凡坐车路过中央电视台,都是低头的,不敢看,看了自己要难过。那里有我的理想,我说不清楚,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但是……只有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才会仔细的看一眼。”
1993年央视的招聘面试在梅地亚二楼。樊馨蔓进入梅地亚,第一眼看到的是倪萍正在接受采访。“我看到的倪萍又瘦又高,一身黑衣。我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北京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就是理想实现的种种可能性。”可以说当时看见倪萍,对于樊馨蔓产生的作用是“激励”。
她的“东方时空”面试,一连闯到了第三关。但是,“真是每一关的面试都是闯的。每一关面试的老师—-后来知道都是我们新闻评论部的主任,制片人—- 都对我说,‘你不适合做新闻。你连新闻的要素、评论的概念都不清。’我说,我会清的,如果给我机会让我试一下的话。他们很好,真的给我机会让我学习。如果说来北京上学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是我生命的重塑。”在新闻评论部,樊馨蔓懂得了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他人,什么是实事求是,什么叫客观负责。在这个她向往已久的领域,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彻底改变。而在此时,张纪中事业也开始起步,开始拍摄《水浒》。
同居十二年 终于开花结果
“你们88年就认识了,那一定很早就结婚了?”随聊中,记者无意问到了一个敏感话题,坐在对面的馨蔓表情很丰富地的笑了起来,“我个人的看法只代表我个人,不是普遍认为。我们是同居了12年才结的婚。“那么久才结婚?”看着记者的一脸吃惊,她解释道:“我觉得两个人没有在一起生活过就结婚那那胆子也太大了吧?不但这么久才结婚,我也没有举办过婚礼,也没有过和他到哪个咖啡厅坐坐,我们之间也从来没有过网上不知是撰写的那种‘相处的甜蜜和巧妙’,我们很塌实的生活,我们之间的甜言蜜语还没有我们和小狗说的多。”
2002 年5月份,张纪中与樊馨蔓登记结婚,没有任何的仪式。他们上午匆匆登记结婚,中午就在张纪中的剧组吃食堂饭,下午张纪中与剪辑师剪《射雕英雄传》,樊馨蔓在一旁一边写着《芝麻开门》,一边随时“采访”着张纪中。当天晚上,他们一起约见的钟丽缇,洽谈《天龙八部》的合作。没有人知道这天是他们结婚的日子。
‘感动中国’这档前所未有、感动了无数中国人的节目,也是在这年年底出笼了。
“2002 年十一月我们开始筹备感动中国人物,当时正是张纪中他们拍摄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全国产生热烈反响,石光荣感动、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我们就想:一个虚拟的人物感动了这么多的人,十三亿个中国人,怎么可能找不出来十个感动中国的人呢?而我们也是从‘激情燃烧的岁月’看出了人们内心情感的渴望。善良,正义,真情,付出,所有这些人性中美好的,闪光的,贯穿了几千年的心灵宝藏,他们不但依然都在,也正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发出呼唤。我们已经有很久没有去顾及我们心灵的渴求了。这些苛求,比我们对于金钱的苛求,一切物质的苛求,都要重要得多。”
2003 年播出、200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虽然在樊馨蔓现在的谈论中显得充满了遗憾,但是在五年前同样是春节期间的播出,产生巨大反响。“原版还要好一些,有将近100分钟,但是第一届没有那么多的节目时长,给剪成了70多分钟。第一期也是在春节时候制作的,我记得是初五通宵制作完成将近100分钟的节目,然后我就离开北京了。播出的70多分钟我不满意,因为我是尽力追求完美的人,而那一版的剪辑点生硬极了,声音和画面几乎都是‘拦腰截断’。”
从此樊馨蔓在节目的正式播出前不再离开北京。
由此看来樊馨蔓确实不是一个网上所谓那样“浪漫”的人,她似乎更像是认真到死板的人。而“感动中国”年度新闻人物颁奖盛典,也正是在她的这种性格之下,日益走向成熟,走向她心里向往的完美。
记者手记
由于雅虎娱乐一直与张纪中导演有紧密合作,因此不少好奇人经常问我这样的问题:“张导的老婆是谁啊?你见过吗?”我无语,虽然经常与张导接触,但从未见过或者是听说过有关于他家“娇妻”的一点儿故事,所以对于新闻出身的记者,我更是好奇。一次偶然,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
三次见樊馨蔓,仅有一次是采访,一次是她开着吉普车风风火火赶来给记者送资料,赶到时发现资料竟然没带,于是又风尘仆仆开着车去开会了。再一次就是资料拿到手,本想着重采访一下有关她工作更深度的新闻,可能是已经熟悉的缘故,采访却但跑了题,一个多小时下来,聊的话题和她自己的工作截然不同。
每次见到她总是戴着个黑色的帽子,问她为什么?她笑谈,这是忙人的一种表现,就像张纪中为什么留胡子一样?“他那是懒,留头发胡子好打理,节省时间。”
几次接触下来,我发现她是个心思细腻并独有见解的女人,也许是导演出身,洞察力很强,你和她谈话,刚张口,她就已经知道你要说的是什么?不会像其他明星之类的人物,谈话拐弯抹角,很直接,把你想要知道的一切都会告诉你,尤其是一说到她导演的这档《感动中国》的节目,那更来了职业精神,恨不得把做节目中的每个细节都一一道出。可见她不是一般的女强人,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和对事业的执著,从言谈举止就可得知。
一直以为有着中国著名导演老公的身份,樊馨蔓的事业才能如日中天,后来才知道,她有今天的成绩完全是靠着自己打拼下来,在她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也很少提起张纪中的名字,反倒是张纪中的事业还少不了樊馨蔓的支持。比如帮助张纪中写书,打理剧组的事务,甚至到每部电视剧的主题曲都由她一一把关,无意知道《神雕侠侣》中好听片的尾曲《天下无双》歌词竟出自樊馨蔓,虽然听说了一些关于她与张纪中的故事,但我却不知如何做出整理,因为从从这首歌词中已经表明张纪中与樊馨蔓浪漫故事的一切内容—-穿越红尘的悲欢惆怅,和你贴心的流浪,刺透遍野的青山和荒凉,有你的梦伴着花香飞翔,今生因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剑的影子水的波光,只是过往是过往,啊……如果还有贴心的流浪,枯萎了容颜难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