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的上海好像是伤处打了封闭,解封固然是好事,然而那种凝固住的痛楚,马上就要发作出来了。
最近,终于能出门了。我趁着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骑车骑出去老远,来到一个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看到有些小店终于开门了:
心想不能让老板白开门,一定要进去买点东西。想来想去买了一根原装充电线,辛苦我的手机和pad了,在疫情期间它们陪伴我的时间要远超日常。
图/作者供图
跟老板也聊了一会,他说关门期间社保照样扣,一个没留神账上钱就没了,再不让他开门,他要跳楼了。
我跟他开玩笑说,千万别跳,哪怕跑路也别跳楼,那是最愚蠢的做法。
转过街角,更惊喜地看到一个开着的咖啡店,这可是两个月没见过的稀罕东西,赶紧跑进去准备坐下,结果被店员赶了出来,说不允许堂食只能外卖,我可以买了坐外头喝。
好吧,外面就外面吧,哪怕坐地上喝呢,也是一杯现磨咖啡,不是吗?
图/作者供图
外面已经零零散散坐了不少人,共同特点是人手一杯现磨咖啡,大家虽然没有聚在一起(电视剧)交流,但我能感觉到手捧咖啡,都是愉快的。
上海复工复产的影子,终于不仅仅在新闻发布会里看到了。
01
人民有挣钱的意愿,也有正常生活的强烈诉求,我想这就是超越经济数据的力量,真正能够让上海复工复产,舔好伤口的力量。
随便上网一搜,关于上海复工复产的咨询已经很多了:
▲近日的上海街头,开始恢复了人气(摄影/陈季冰)
好消息确实不绝于耳,当然我在路上骑车的时候,看到的人和车辆,依然不是很多。复工复产和静默不同,后者只需要一纸命令,而前者要启动则是任重道远。
我跟几个在上海做企业的朋友聊过这个话题,他们的说法,也随着静默的时间而不断变化。
最开始是着急上火,每停一天都是损失。谈好的客户,接了一半的订单,正在洽谈的合作都戛然而止,而成本每天都在发生,怎么可能不急?
后来是麻木,一副逆来顺受,大不了破产关门的麻木。现在快复工了,他们又开始焦虑了。
焦虑的是,那种麻木终究要面对现实。那个做供应链的朋友跟我说,下面如果收不到客户的钱怎么办,总不能把人逼死,可是客户不付钱给他,他又拿什么付给工人和园区?电费水费又快到一个账期了,眼看就是六月份,该付的钱从哪里来。
另外一个开了几个幼儿园的朋友则淡定得多,她跟我说哪个房东要租金,哪里就不开了,如果几个幼儿园的房东都要租金,那就都不开了。手头的现金是宝贝,不能随意再乱动。
当然,她也就是开玩笑,哪有幼儿园说不开就不开了的啊。
用我的话说,静默的上海好像是伤处打了封闭,解封固然是好事,然而那种凝固住的痛楚,马上就要发作出来了,所以面对复工复产的前景,我的几个企业家朋友居然都有了畏缩的感觉。
02
这些中小型企业有面对资金链压力的紧张,而大企业则有未必一下能完全复产的难题,今天我看到某大企业给员工的通知如下:
6月10号前复岗要求:
1.每部门原则上1-2人,不超过2人;
2.员工居住地是否可以跨区流动;
3.员工每日出行后,是否能正常返回居住地;
4.员工必须持有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具体操作按即将下发的公司复工复产工作指南执行,先按以上要求统计名单,并于明天下班前发总经办OA。
你看,大企业也不容易,而且要求员工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乘坐的话要错峰进行,还要确保上了班能回家,还要员工自己持有72小时核酸证明。
我理解大企业的难处,毕竟出了问题是要承担责任的。不复产最多亏点钱,万一出问题亏的就不止是钱。而且,要配合所在地的管理。上海居委会一时间,拥有了无上的权力,他们可以决定哪些人能上班,哪些人不能。
这就是复产面临的第二个问题,这些肠梗阻如何打通?刚刚有个朋友跟我说,他们小区所在居委会还在讲,如果发现阳性,还是要封小区。
从博弈论角度来看,我也能理解居委会的做法,要求复工复产是上面的要求不假,但出了阳性责任算谁的,这个事不说清楚,基层也只能按照尽量规避责任的方向去做。
世上并无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因此要完全的复工复产,还是首先要给基层解除这样的责任。
03
最后,就是信心和信念的问题了。
静默两个月,不仅企业家处于无可无不可的状态,就是普通员工也或有各种精神方面的症候。
我们说产后易发抑郁症,因为产妇在产后要坐一个月的月子,现在上海的普通人已经坐了两个月。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在家的日子,陡然让他们恢复原状也是蛮不容易的。
有许多人甚至患上了社交恐惧症,突然又要面对不想看到但过去已经习惯看到的人,要立刻恢复到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需要大量的心理疏导和调节,否则即使复工了,工作效率也不会在状态。
▲往日的上海街头(图/图虫创意)
加上供应链的问题,复工复产不是单纯的一时一地,而是整个产业链是否都能正常开工,物流是否畅通,原来的客户还在不在,有没有转移等等难题。
与静默不同,这些难题都需要一一化解。我们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更多的智慧。
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和经济心脏,心脏从停摆到复苏,可能需要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