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富翁邻居》(“MILLIONAIRE NEXT DOOR”)一书将“正确的职业选择”列为成为百万富翁的原因之一,可见职业的取向,与价值有着不可分的关系。
朋友的妹妹利亚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子,她的绘画和手工作品,极富原创性,曾经在多项校竞赛中获奖。
朋友告诉我利亚当初为了职业定向的问题,也很费过一番思量:她倾心于从事艺术工作,但是作艺术家的不确定的未来、和可能的穷苦潦倒的形象也颇让她望而却步。
暑假其间,她找了份在食品超市售货兼收银的工作,辛苦了整整一个假期。
暑假尚未结束,她已经下定了报考法学院的决心。
是暑假打工让她看到了一个事实:在超市站一个小时和在律师楼坐一个小时都是要付出辛苦的劳动,前者的价值只有七、八块,而后者却是前者的十倍都不止,既然做什么工作都一样意味着放弃心爱的艺术,都是一样的痛苦,何不痛苦得更值得一些呢?
利亚的故事之所以在她的家人和朋友圈中被“传为美谈”(有些家长更是拿她的例子作为激励自己的孩子“往高处走”的动力),我想也是因为职业的选择和定向,是曾经令我们大多数人都为之彷徨、头痛或者追悔过的吧。
利亚的现实主义的职业价值观,在商品社会,自然无可厚非。
这种道理听起来虽然简单,但这个世界有律师医生教授,也还是有收银员服务生和清洁工,可见不是所有的人,只因为有类似利亚这么一个榜样的激励,就有了做医生律师或教授的天份了。
加拿大目前仍然在流行的电视连续剧之一,要算是“犯罪现场调查”(CSI)了。
因为流行的缘故,剧中的“犯罪现场调查员”和“法医”等工作,也成了许多人向往的很“酷”的工作。
我因为有化学专业的底子,当时又正在作无业游民,先生曾鼓励我试试向法医的方向发展。
学医虽苦,但是为了一份有保障的未来,我也点头表示愿意试试。
谁知等我们看到“CSI迈阿密”中那个黑人女法医一边跟人谈笑风生,一边搅动着一颗在沸水中翻腾的人的头颅的时候,两个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我马上说我做不了法医的工作。
先生表示理解。
原来他也是一个一见血就会晕倒的那种人。
医生做不了,护士自然也难当。
这两个在加拿大很有希望拿高薪的职业就不得不被我们放弃了。
可见职业和价值之间,还有一个叫做天赋的东西在作怪。
张爱玲有个在电台播音的姑姑,聪颖幽默,妙语连珠。
张爱玲在“姑姑语录”里记载她曾经有一次说:“我每天说半个钟头没意思的话(指播音),可以拿好几万的薪水,我一天到晚说着有意思的话,却拿不到一个钱。
”。
爱玲的姑姑,说出了一个令我们人类共同头痛的症结:在爱好与工作,换句话说,在理想与生存之间的取舍的辩证关系。
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天赋的所在正是职业的所在的话,这样的人生一定幸福美满、精彩纷呈;反之,如果天赋和所从事的职业风马牛不相及,其人生也一定有诸多不如意,甚至充满挫折和坎坷。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许多抑郁症和精神病的根源,就是因为有些人不能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缘故。
西方人最常说一句话:ENJOY IT,想来也不无道理。
能够ENJOY自己的工作的人,就算让他无偿加班,他也毫无怨言。
一个人只有在从事他心爱的工作时,才会情不自禁地想高歌一曲,看看那些并不富裕但是激情满腔的艺术家就知道了。
人人都说成功需要牺牲,这个“牺牲”,大概就是说得放弃心爱的东西。
但有些成功是不需要放弃的,比如说爱因斯坦,他的大脑结构天生就偏向于逻辑和抽象思维,不叫他琢磨“相对论,”恐怕反倒会憋出他的病来。
他的天赋在科学,而他也幸运地得以一生从事科学,虽然身逢战争乱世,倒是也过了充实的一生。
就算这样一个奇才,也还说:“如果一个人不需要以科学来谋生的话,科学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可见,就连天才也还需要在职业与爱好之间权衡取舍。
然而无论我们多么地不情愿工作,我们生理结构的复杂性所导致的生活需要的复杂化,而我们的生活需要的复杂性而导致的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已令我们养活自己的方式变得日趋复杂起来。
茫茫宇宙,似乎只有我们人类在孜孜不倦地工作着。
不知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工作最初的起源不过是为了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现在却发展到和一个人的能力、地位、等级、权利和成功与否相提并论的东西。
我们人类除了有一个需要满足的胃和身体以外,更主要的,还有一个结构更加精密复杂的精神心理系统。
于是工作的目的就不仅仅是简单地养家糊口的问题了。
我读的“圣经”不多,但是里面有一句话最让我感动:“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
你们不比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何必忧虑呢?……”
什么时候,人们谈起工作来,就像谈起他们心爱的衣服或冰球一样,那么这个社会的高血压肥胖症神经衰弱抑郁症精神病才会少一些,那才会是一个真正自由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