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多伦多首届小品晚会的台前幕后(组图)

文章发布时间:December 27, 2007

(本网特稿)一年一度的春节快要到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我们华人即使来到了海外也没有忘记这个传统。

你看,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咱们华人社区处处都在张罗新年晚会呢。

今年的春节前后的华人社团活动十分丰富多彩。

在众多的“辞旧迎新”晚会中,有一台不很起眼,却十分独特的晚会,这就是〈2008多伦多首届小品晚会〉。

作为这次晚会的主要编写人员,想借此机会,跟读者讲讲有关这此晚会台前幕后的一些事情。

导演马锐(右)与演员高鹏一起讨论剧本

我是一位业余作者,更是一位文艺爱好者,十分关注华人社团组织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

这些年来我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华人的文艺演出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名家也层出不穷,可舞台上就是缺少了一样东西。

是什么呢?那就是在国内大家所喜爱的,每年春节等晚会上必不可少的《相声》、《快板书》、《小品》之类的节目。

当然在舞台上唱唱歌、跳跳舞、弹弹琴,也是一种表达心情和生活的艺术手段,但这些节目除了个别乐曲和舞蹈之外很少是我们自己创作的,基本都是“拿来主义”。

难道这里的华人不喜欢反映自己生活的作品吗?多伦多华人中没有这样的创作人才吗?这么多的社团、协会和艺术名家,为什么很少人去提倡、组织或赞助这样的节目呢?本人分析有两个原因:

一是怕麻烦:语言类节目的确很麻烦,从创作,修改到排练演出。

没有个把月,甚至几个月是不可能的。

去年上演的话剧《雷雨》就排练达八个月之多,ROLIA网站的一批曲艺爱好者组织了两届《相声大会》,从选材到演出都要半年以上。

多数华人社团出于经济或其他原因,组织演出都讲究“快”和“省”,从筹划到上演的时间都很短。

今天跟某位歌手讲一句,第二天带上伴奏带就上场了。

谁都不愿意下功夫去提前几个月组织什么节目的写作、修改。

更谈不上对业余文艺爱好者的储备和培养了。

第二怕风险:多伦多艺术人才很多,但曲艺、话剧类的专业演员却廖若晨星。

在讲究名人效应的文化圈里,名不见经传的非专业人士往往得不到重视。

那些曲艺爱好者,话剧、小品爱好者,总是被那些社团的组织者们瞧不上眼,担心他们上台会给他们的演出“砸锅”,所以宁肯缺少这类节目。

有一段时间,本人曾经极力向一些华人社团推荐那些业余演员的节目,结果屡屡碰壁。

三年前有届春节晚会曾委托我写段快板,我很快拿出了本子。

可晚会的组织者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将本子砍的仅剩三分钟。

第二天就要上台了,这天晚上还在“砍”。

请问“两三分钟”能演成什么节目?能表达出什么内容?最后作品面目全非,演员带着情绪上台,台下观众不知所云。

晚会的组织者往往强调演出要如何如何分秒必争,可你们注意到那些官员上台亮相的时间了吗?在国内已经很少见到领导站到舞台上“慰问观众”了。

可在多伦多却十分奇怪,如果哪一场演出没有大人物站到台上,就显的该演出不够气派、不够挡次似的。

其实,如果将这些时间省下来,将抬钢琴和摆放道具的空档时间用起来,安派个把语言类节目表演根本无伤晚会大雅。

有许多人为了打破这一现状在做不懈的努力:前几年曾有人尝试过组织相声俱乐部,一群业余曲艺爱好者组织的《相声大会》,还有去年马锐老师导演的话剧《雷雨》,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今年下半年,马锐老师又找来了我和其他几位写作爱好者,开始筹划和创作这场《小品晚会》。

因为清楚多伦多舞台的现状,我顾虑重重。

最大的顾虑就是缺乏合格的“专业演员”。

可马锐老师说:“没有专业的,咱就找业余的。

只要他们喜欢此类艺术,有一定的舞台经验和热情,外形符合我们的要求,不会演,可以教会他们演。

否则,要我们这些导演做什么?”马老师的一席话让我和其他人员增加了信心。

好一个“教会他们演”,这才是一位艺术人士对待大众文化的开放心态。

大众文化只有大众参加才有意义,都“专业”了,还要“专业人士”做什么?马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今年的话剧〈雷雨〉排练中,她曾倾注了很大心血。

那位扮演刘妈的演员是位新手。

在马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她很快进入角色,演出中表演很出色。

在本次小品节目的排练中,马老师更是奔走于各个节目组之间,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给各位参演人员说戏,做示范,手把手地教。

相信经过这场演出,一批小品和曲艺业余演员将会得到很大锻炼,在演技上逐渐成熟起来。

还是回到创作问题上来。

我们都不是专业作家,写作〈小品〉的经验也不多,接受这种“命题作文”式的创作还是第一次。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出以新移民的真实生活为题材的一系列小品来,难度是很大的。

但为了给多伦多观众增添这一文化娱乐元素,打破这一瓶颈,我们还是接下了任务。

经过反复筛选和修改,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前后共拿出了近十个小品作品,最后进入排练的只是其中的六个。

在写作中,我们试图将曲艺的一些艺术形式溶入到里面,将诗歌、散文的意境用于小品的创作,用音乐的艺术成份对小品进行渲染,对小品的风格和式样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和创新。

小品的内容完全以华人新老移民在海外的生活和工作为背景,以他们真实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以及悲欢离合为题材,弘扬了我们华人无惧困难,积极进取和拼搏,追求幸福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

我们创作的原则,实际上也是所有文艺创作的共同原则,那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情调高雅,寓教于乐”。

有的人认为娱乐就是娱乐,不希望在娱乐中接受什么说教。

可事实是任何一种娱乐形式,都会潜移默化向娱乐者传递某种信息。

你观看了芭蕾舞,就会欣赏到舞蹈的美和音乐的美,你聆听了摇滚乐,一定被那有力的节奏所撼动。

小品等语言类作品更是如此。

它们来源于生活,就一定会对人们的生活或行为以某种启迪。

艺术性是我们追求的崇高目标,但雅俗共赏更是《小品》等曲艺作品更明显的特征。

最后需要强调,在编写组完成了初稿之后,马锐老师,夏河、高鹏、边红丽、赵桂萍、张汉元等都在排练中都提出了大量修改意见。

这些小品能够进入排练和上演,是这些不为名不为利的人,群体奋斗的结果。

如果能为促进海外华人文化艺术事业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将是这些朋友和我本人最大的心愿。

愿我们的这次努力,化作洒向多伦多华人艺术百花园的一滴汗水。

演员在排练节目

演员在排练节目

演员在排练节目

演员在排练节目

~~~~~~~~~~~~~~~~~~~~~~~

编辑后记:目前本小品晚会已有鹏博装修公司和51网站两家赞助商,分别赞助$500。

CTTV电视台会将此台小品晚会拍成视频在51网站和其他网站播放,视频的前端将播放赞助商家的名录:

鹏博装修(416-828-5711)
多咨处(http://www.51.ca)

欢迎更多其他商家加盟赞助。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