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乌克兰家庭的移民故事
上期的多元视野给网友讲了一个印度家庭的移民故事,既然我们的专栏是以多元为名,就应该有多元之实。
这回讲一个乌克兰家庭的移民故事。
这个故事刊登在《多伦多星报》上,文章不长,但颇有意味。
也不知是圣贤还是俗人说过,“可怜天下父母心”,乌克兰尽管距离中国与加拿大均属遥远,但无疑也在天下的范围之内:一点儿不假,不具东方文化传统的乌克兰移民父母与咱中国移民双亲一样,把孩子的教育和前程看得非常重要。
故事的主人公是名为“Luba”的乌克兰妇女,与许多大陆移民一样,Luba和丈夫均拥有大学学历,移民前Luba是教师,丈夫则为土木建筑工程师。
凭这个学历和职业背景,不难想象这个家庭与你我在国内一样,起码属于个中产阶级,不说生活有多滋润,至少不为找工犯难,也不为生计发愁;在发展中国家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小日子,不大不小的优越感有时还油然而生。
或许与大伙一样,Luba与丈夫的移民生活充满艰辛,找工之路也不平坦。
Luba的文凭在此地不被承认,而她的教学资历与经验也毫无用武之地,只能失业在家。
丈夫找工也是四处碰壁,为养家活口,百般无奈之下建筑工程师被迫干起了为人粉刷房子的营生。
尽管油漆匠说起来不怎么中听,但多少与专业背景还是存在些许瓜葛,也可暂且维持一家人生计。
文章作者写到这儿还幽了一默,说在他们密西沙加的两室一厅看不出任何未来生活的希望。
但十分难能可贵的是,Luba并不因此怨天尤人,不仅自己报名参加省政府的培训项目,试图通过自身的努力重返喜爱的专业领域,而且在移民接待中心做义工为新移民提供服务。
最让Luba欣慰的是两个孩子非常喜欢这片新土地,他们不仅交了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新朋友,而且夏天学会了游泳,冬天则开始学滑雪。
大儿子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接连两次拿竞赛奖。
Luba从孩子的眼睛中看到了希望,也找到了自信,“奇迹会发生的”,Luba如此鼓励自己。
读完本文,觉得Luba是可敬可佩的。
至于Luba的丈夫是否露面,他是否袒露了为夫为父的心声,还请读者自己去看看, 请点击:一个乌克兰家庭的移民故事。
举手宣誓之时:一个印度移民入籍加国的感想
本周一51推出了一篇征文作品“一位移民在加国的入籍公民的全过程”,看来浏览的网友还不少。
这里笔者想介绍一篇类似主题的英文文章。
一位移居温哥华五年的印度妇女在举手宣誓之时百感交集,思潮澎湃,随后写下了她的感想。
笔者觉得她的英文写得相当流畅而优美,故择出两段译出与网友分享。
笔者感觉英文写得好,翻译起来也很享受。
“当我穿着传统的印度服饰举手宣誓成为加拿大公民的时刻,情不自禁地感到心中深层的矛盾:我突然感觉到自己更被加拿大所接受,但同时又多么不情愿就这么轻易放弃与生我养我之母国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第一代移民将会永远地被记忆中的家乡和目前所生活的地方所撕裂。
然而,不管怎么说,如果你选择了移民,你生活了五年之久的这个地方就比你原来居住的家更具有家的意义。
“成为加拿大公民让人喜悦,也令人激动,但自己永远不再属于印度的伤感与失落还是重重地撞击着我的心灵。
我感觉自己好像被人从生父母的怀中夺走然后交给素昧平生的养父母。
虽然我在心里头承认,我的养父母似乎更称职,更关爱,更有能力尽到为父为母的责任。
在我举手宣誓的时刻,尽管心中百感交集,我还是为自己最终成为加拿大公民,成为这个移民大家庭的一名正式成员而心存感激。
我为自己有更放松的心情来欣赏斯坦利公园美丽的森林而欣慰;为有更多时间来感受温哥华无与伦比的山峦和海滩而兴奋;为充满机会的前景而激动。
尽管多少有些勉强地对遥远的伊丽莎白女王宣誓,也确实怀疑自己是否会对地球另一端的英国皇室忠心耿耿,但我还是为自己成为加拿大公民而自豪,为将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度过自己的后半生而欣喜异常。
”
如您对翻译有兴趣,可与笔者进一步交流翻译心得;如您对文章本身感兴趣,请直接阅读《Macleans》杂志上的英文原文。
其实原文的题目很妙“Between here and there”,为了与本网站的那篇征文遥相呼应,笔者仍然用了一个很中国化的标题:举手宣誓之时:一个印度移民入籍加国的感想
圣诞佳节期间如何舒缓压力?
与我们大伙在国内过春节一样,洋人既把圣诞佳节看得很重要,也觉得过节有时也会带来许多烦恼。
比如没完没了的购物活动、比平时丰盛得多的食物、还要花不少时间在应酬上面等等。
但专家认为,因节日而带来的压力与不适被人们夸大了。
其实人们要更多地看到它的有利一面:比如不上班可薪水照拿、有机会出去探亲访友并谈天说地、给平日难得一见的亲朋好友赠送礼物等等。
其实节日之后更可能使人们产生不愉快,比如要掏钱付帐、处理不喜欢的礼物以及如何减轻节日期间增加的体重等等。
有四个办法使你在节后仍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及轻松愉快的心境。
欲知详情,请看看《读者文摘》上的这篇短文:圣诞佳节期间如何舒缓压力?
(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