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社记者劳程报导/3岁的小文凑到记者镜头前,问张显华:“哥哥,爸爸是什么呀?”小文在娘胎爸爸就去美国赚钱去了,现在都没有见到他爸爸一面,所以,在小文的记忆里,根本就没有“爸爸”这个概念。记者为此感叹:这里金钱很充足,缺少的却是一个完整家庭
6月13日,中美旅游协议备忘录签订后的中方首批三个旅游团200多人的签证申请和面谈,除一人被拒签外,其余悉数获准,喜讯传来,旅游界人士大喜过望。
不过,这个好势头能否延续,谁也不敢乐观。行内人清楚,这种担忧是不无道理的,因为,美国政府人士此前提醒过,中美之间的备忘录中,有一条款为组团赴美游事宜可以扩大、也可以取消。如果大量游客滞美不归,美方便终止协议实施。换句话说,假如旅游团成了变相“偷渡团”,中美这一纸旅游协议就“玩完”了,现在还处在“走着瞧”阶段。
矗立在长乐市中心的远航纪念碑,用来承认和纪念许多坐飞机或坐船前往大洋彼岸谋生的长乐人
行内人士也指出,实际上,它更是美国方面的担忧。美国经济不振,而只要美国之游对中国民众大门一开,肯定是游客排山倒海而来,每年几十亿美元就轻易源源滚进,还不算它的所谓“乘数”效应。但是,美国政府又对中国的、尤其是来自福建的“偷渡潮”心有余悸。
三十年前,中国政府将禁锢几十年的国门打开后,移民潮至今历久不衰。其中的附产品“偷渡潮”也应运而生。作为一种独特的移民形态,这类“偷渡潮”,引起越来越多中国和美国媒体和学者的注目,甚至被一些学者冠名为“偷渡文化”来探讨。
多维社记者注意到,这类报导和研究不单探讨偷渡行为本身,正在顺藤摸瓜,延伸向“偷渡潮”的发源地,尤其是“偷渡潮”主流的福建沿海地区,他们发现,数十年过去,那里已经形成了某些独特的“偷渡文化”现象,同时在静悄悄地发生着一些可能使移民潮变化的社会新景象。
一位名为帕特里克·瑞登·吉弗(Patrick Radden Keefe)的美国作家,长期关注移民和犯罪全球化方面的事务,这些年准备写一本书,专门报导和探讨中国向美国非法移民的问题,披露一些内幕。最近,他在《Slate》杂志和网站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大移民”(China’s Great Migration)的报导,讲述了前不久他亲访福建“偷渡潮”源头地区的见闻。
帕特里克此行首先要到福州,不过他还没到目的地,就已经可以强烈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偷渡文化”现象。他说,他是从香港登上了开往福州的飞机,开始这段短暂的飞行航程。登机才片刻,飞机还没起飞,就马上得到了对福建——这个人口结构极端特殊的地区之第一眼印象。
他买的是头等舱座位,得以优先登机,在普通舱乘客都上来之前,心情放松地慢慢品尝了一罐橘子汁,并看着乘客鱼贯而入。
当乘客们都上齐时,怪事来了:乘客中竟然有一半都是婴儿。
这些婴儿都是有人带着的,带婴儿的人多半是母亲或祖母或对婴儿了无兴趣的一位叔叔。帕特里克看到,而每个经过他身边的婴儿都是嘴里呀呀发声、胖胖乎乎、被摇着从他身边经过。在数到两打时,他停止了计数。
美国作家帕特里克和美国出生的福建人孩子在一起,孩子出生不久就被父母托人送回福建老家,让老人或亲戚带,直到孩子长大到一两岁或者甚至到学龄,才接回美国读书。
当这架飞机接近福州并下降时,坐在记者周围的孩子们都开始尖叫起来。他们也开始拿出他们的护送者都没有的东西:美国护照。
领取行李的地方看起来就像一个“麦克拉伦”名牌婴儿车的陈列室。传送带上,五颜六色的、引人瞩目的婴儿车一个接一个涌出来。比较起来,帕特里克带来和在传送带前所等待的30磅美国奶粉,就显得平淡无奇了。
帕特里克是到福州采访移民事务的,怎么会带奶粉去?原来,在离开美国之前,他到一位叫肖恩(Sean)的朋友家里喝酒,那是在费城一家餐馆当调酒师的福建人。肖恩有一个九个月大的儿子,已经送回中国的家乡给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就住在福州郊区外的一个村子里。
肖恩随意地问帕特里克,能否为他带些东西给他在中国的儿子。帕特里克说,当然没问题。帕特里克心里还高兴地想到,也许可以借机看看他的儿子,并将一些在美国买的、轻盈的填充绒毛玩具交给他的儿子。
“太好了,真是谢谢你,”肖恩说。然后他看着帕特里克的背包说,“你这包不适合装那个”。
结果,帕特里克的这位福州朋友让帕特里克带了30磅的奶粉,把他的健身旅行袋塞得鼓鼓囊囊的,以致于帕特里克担心通不过安全检查器。好在一切顺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