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7月1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稳定当地动荡局势是津巴布韦的第一要务,有关方应携手为此做出更大努力。
7月11日,中国在联合国行使了常任理事国的特权……否决权,否决了美国提出的有关津巴布韦的制裁提案。法国《欧洲时报》就此发表文章说,中国此番投下前所未有的否决票,反映了中国当前的国力,更预示着中国一个新外交时期的到来,演绎了中国外交近六十年的调整和变化:从充满理想色彩的意识形态挂帅到维护本国利益至上再到今天的全球外交。
文章摘录如下:
从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当时国民党政府在联合国的席位至今,中国使用否决权屈指可数,而且多直接与中国利益挂钩,而为与中国利益不相干的第三国行使否决权,极为罕见,十分的耐人寻味。
津巴布韦是非洲一个相当贫穷、腐败而又挂着民主政体招牌的国家。自现任总统穆加贝当选后,便连选连任,永无止境,直至当今84高龄。今年又是大选年,在第一轮投票后,根据民意调查,反对党将遥遥领先,一举获胜。然而选举结果却迟迟没有公布。等到最终公布时,虽然反对党领先,但却没有过半数,仍需要第二轮投票。随后就发生众多支持反对党民众遇害、受到威胁的消息,甚至反对党候选人出于安全原因也不得不放弃第二轮选举,避难于荷兰大使馆。在这种情况下参加第二轮选举的穆加贝,却在选举几天后就迅速公布了他高票当选的结果。其中的猫腻路人皆知。穆加贝此举,遭到了西方社会的强烈抗议和反对,并在美国的牵头下,起草了联合国制裁决议。然而在表决时,身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和俄罗斯均投了否决票。
从过往的情况看,对无关中国利益的提案,如果中国不支持,一般会倾向于投弃权票,置身事外。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发动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时候。而且这一次有俄罗斯的否决票,面对的又是形象不佳的津巴布韦政府,似乎更不需要中国再这样做。然而中国做了,大大方方地做了,这不仅开创了中国外交的一个先例,更预示着中国外交一个新阶段的到来。
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显示实力,对西方发出掷地有声、明确地警告应该是中国投否决票的第一个原因。这里面有两个背景。一是中国实力的迅速增长,这次否决,是中国高速增长实力的一个折射。二是今年以来中国倍受西方的压力和遏制。而这些压力和手法,是过去对付中国国力尚弱时的翻版和惯性。而早已发生质变的中国,已无法再象过去那样忍受,出手反击维护自身利益已是必然。如果从此前稍早中国对法国的强硬态度来看,这种变化和调整早有端倪。津巴布韦一事只不过是再一次展示这种变化而已。从而在联合国上演了一方是与西方直接利益不相关的提案和另一方是无直接利益关系中国的否决两相对等对决的历史性一幕,再次向西方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没有中国的合作,西方将一事无成。
其次,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中国的利益已不仅现于本土甚至亚洲,而日益具备全球性的特征。冷战结束后,非洲国家对西方失去了利用价值,重要性大大降低,几乎成了被遗忘的大陆。而中国则由于经济起飞,加大了与非洲的合作。双方呈现互利双赢的势头。而西方国家对中国在非洲的存在感到难以接受,屡屡发难,以将中国挤出非洲而后快。由于实力差距,中国缺乏话语权,总是被动应付。现在是到了逆转的时刻。可以想象,面对西方这一项庄舞剑式的制裁,如果中国响应西方国家或者再投弃权票,中国在非洲的经营恐有付诸东流之虞。
非洲国家特别是非盟对津巴布韦的一致支持,也是促使中国投下否决票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投票反对的国家是南非)。非洲国家经过几百年西方痛苦的殖民统治,对西方的掠夺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在反对西方压力上有着空前的共识。象这种“西非”对抗已非第一次。上届一再推迟召开的欧非会议,就由于津巴布韦不被邀请而受到全体非洲国家的抵制,直到欧洲妥协服软为止。而与非洲国家有着相似经历、经常和非洲国家一样面对西方压力的中国,自然选择站在非洲国家一边。
中国此番投下前所未有的否决票,反映了中国当前的国力,更预示着中国一个新外交时期的到来,演绎了中国外交近六十年的调整和变化:从充满理想色彩的意识形态挂帅到维护本国利益至上再到今天的全球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