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是无产阶级革命伟大导师列宁逝世85周年的日子。当天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数百名俄共党员及普通民众举行活动,纪念这一伟人。此外,在阿尔泰、萨马拉等俄罗斯其它省份和地区的多个城市也都举行了纪念集会活动。
一个平凡的伟人
列宁20多岁就投身革命,在54年短暂的人生中,他构筑了堪称人类史诗的列宁主义体系,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俄罗斯国家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对世界格局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红场上的列宁墓依然如故,而列宁塑像也仍旧矗立在圣彼得堡市政府所在地———当年十月革命的指挥地斯摩尔尼宫广场上。
1月21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数百名俄共党员及普通民众排队向红场边的列宁墓献花圈。当日,数百名俄共党员及普通民众举行活动,纪念列宁逝世85周年。1921年1月21日,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列宁在莫斯科附近的哥尔克村逝世,享年54岁。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在21日的纪念活动中,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说,有这么多的民众自发来到红场纪念列宁,表明列宁的理想在今天不仅依然具有生命力,而且获得了新的发展。他指出:“去年在俄罗斯电视台举办了‘俄罗斯名人’专题节目,期间有4500万人以各种形式参与节目的投票活动。最初,当这个节目没有完全按‘指挥棒’进行时,列宁和斯大林的名字一直排在前面几位。一些人企图诬蔑苏联时代,歪曲列宁的理想和事业,但他们丝毫没有得逞。苏联时期是俄罗斯这个国家的顶峰。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奠定了这个时代的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冯绍雷表示,从1月21日列宁逝世日前后俄方有关文章和报道来看,有两点比较突出:其一,人们是把列宁作为一个新生的共和国的缔造者和保卫者来纪念的。其二,近日俄罗斯人纪念列宁的文章经常提到他的谦虚、坦诚、平易近人、不搞特权等一些优点,还特别推崇他反对个人迷信的坚定立场。
民众仍怀有敬意
虽然时代在变迁,人们的观念在改变,但是列宁依然在俄罗斯民众心中占据一定的地位。根据2008年11月7日俄罗斯民意调查中心的一份报告,当代俄罗斯居民中接近半数依然对列宁怀有敬意,有42%的被访问者对列宁有好感。全俄社会舆论中心自1999年起,连续多年在列宁诞辰前夕(4月22日)就俄罗斯民众对列宁的历史作用评价作了连续的跟踪调查。调查资料表明,有50%以上的俄罗斯民众对列宁的历史作用持肯定的评价。其中55岁以上年龄组的比例最高,但即使在18-35岁年龄组,也有40%以上的被访者持肯定态度。绝大多数被访者认为列宁的主要功绩是苏联时期的社会经济福利。“虽然列宁当年的实践未能持续很久,但他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想,将市场经济原则和当时的社会主义探索相结合,为以后的改革事业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冯绍雷说。
历史之所以不可忘却,原因之一就在于这是国家历史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苏联解体前后,有一股极右思潮企图否认十月革命,并且在此基础上试图全盘引进西方民主架构。这造成了历史意识的断裂,致使社会认同出现问题,老百姓也深受其害。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上海社科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潘大渭说。
普京道路的成功
走过迷途、经历过争论,俄罗斯的知识精英们渐渐意识到,要保证历史记忆的完整性,就要重视俄罗斯千年历史的继承性。以此为基础,在意识形态方面,俄罗斯渐渐采取了更为务实的态度,这在普京时期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千年之交,普京对俄罗斯思想给出如下表述:俄罗斯新思想是一个合成体,它把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与经过时间考验的俄传统价值观,尤其是与经过20世纪波澜壮阔的一百年考验的价值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当选总统后,普京将这种历史意识与“强国”战略相结合,围绕“复兴”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从事国务活动时,他往往力排众议,作出重大决定,在许多方面肯定过去苏联的传统。比如,2000年12月,俄杜马根据普京的提议,规定用苏联国歌旋律作为俄国歌,并用红旗作为俄军军旗。当时,普京的主张遭到右翼势力及前总统叶利钦的强烈反对。对此,普京强调,否定苏联时期的一切象征性标志从原则上讲是错误的,否定历史会使整个民族“数典忘祖”。“普京的成功在于其理念符合实际,既考虑到新特点,也没有完全否认历史,而是将两者很好地糅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有俄罗斯特色的道路,这符合了大多数民众的心理。”潘大渭说。
1924年1月21日,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苏联共产党创始人,布尔什维克革命的领导者,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缔造者,列宁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在莫斯科附近的哥尔克村逝世,享年54岁。列宁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辛比尔斯克。他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缔造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1919年5月25日,列宁在莫斯科红场向接受军训的部队讲话。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