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行。
每每想到这句话,真是低头无言,唯有泪两行;身在异乡的思亲之苦,很难用语言来描述。
我出生在一个中国最普通不过的知识分子家庭。
父母都是非常要强的人,父亲已经七十多岁了,仍然作为专家被反聘全职工作;母亲也快七十岁了,不甘寂寞天天在股票市场既打发些儿女不在身边的孤寂,也活在人群和社会当中,免了遗世独立之苦。
我和丈夫儿子来到加拿大三年多了,而早在我来加十二年之前,我哥哥早已移民到澳洲。
我的家,我的父母只有一儿一女。
如今在地球上横亘了一个几乎等边的三角,一个家被拆分成三个,天各一方。
来加的三年多的岁月饱尝了艰难,可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幸福。
我,只是一个最平凡的人,有着一个平凡人的无奈、辛酸、快乐、满足与忧伤。
在来加前,我小有所成算个部门的小领导,有每年逾千万元的采购权,尽管决定权未必在自己,却要在每笔帐上签上自己名字。
我不敢苟同那些花高价采购的行为,我挡不住又必须收下源源不断无法胜任职位的关系兵;我吃不惯天天的飞禽走兽;我不愿为凭职称而送礼发表很有分量本就应正常发表的论文;我不敢揣下不用签名的回扣;我不敢……
我心疼那些多了几倍几十倍的采购款,我舍不得那些坏了心肥了肚肠的山珍海味;我难以忍受那些心实不耻却要笑脸相迎的虚伪,我厌倦……
我无奈,我怎能不走;我怎么办,我只好走,逃走。
可是丢下了我的父母。
我的父母是很自尊的人,也都有相对较高的退休工资,他们一辈子都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甚至妈妈告诉我如果将来(奔丧)回家,都要用他们留下的费用。
哥哥(常有回国的机会)屡次让他们移民,他们都异口同声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其实我知道爸爸无法舍弃他挚爱的工作,那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他的想法极朴素,就是要为社会留下点什么;妈妈却是刚强一辈子,既要照顾父亲,又决不能容忍成为我们的负担,更不愿到新的国度不劳而获。
同时疾病缠身的他们,即算想移民,也未必来得成。
我,那是怎样的三年多的日子啊。
头一年来时正值SAS,我流着眼泪把儿子送回国,回来就病了大半年,丈夫根本没有机会找专业工作,能找到个labor工聊以应付入不敷出的生活已很不错了,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存成了第一主题。
还记得丈夫两头不见天的工作,住在不见天的地下室,尽管还能吃上不见天的猪肉可心情仍是不见天。
冰雨之晨,人行道的抹斜竟然那样难以逾越;风雪之夜的跋涉如此让人绝望。
好像总是在黑夜中来去来回,可长久的努力,坚韧的身心终能得到报偿。
我和丈夫相继换了稳定的工作,收入也在增多,我们总不能让几岁的孩子也住在地下室里和我们一起享受见不得光的人生吧,为了迎接婆婆探亲和孩子回归,在哥哥的帮助下我们买了房子,可是同时我们也背上了高额高息的债务,不光是贷款还有首付,于是节衣缩食,我们又在尽力清偿我们的债务,履行我们的责任。
三年了,我三年没见他们了。
我的父亲眼睛极不好,来加之前我每天上下班接送了他五年,我来加三个月后父亲还是因为眼睛不好遭遇了车祸,撞破了头,腿也断了,住院了好长时间,那时我刚刚送了孩子又回来,不能再回去,一辈子节俭的他们是不会去找保姆的,六十六岁的母亲给七十岁的父亲端屎端尿,有时我常想父母要我们这些儿女有什么用,晚年的他们是否心感凄凉,没有答案,只有愧疚。
前些天,近七十岁的妈妈不知又用了多少个没有安眠的夜晚亲手为我们做了十几斤重的铺床被,还为了邮寄它摔了一跤,手上缝了四针,我好心疼,那是怎样的深情和关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每想到,泪就涔涔而下,模糊的双眼中晃动的都是妈妈渐行苍老的容颜;爸爸血压高,妈妈糖尿病,他们还都有很多其它的老年病,偌大年纪的他们还要自己买菜,煮饭,即便新年也没人和他们分享,我好忧伤,我们不孝,我们是怎样的儿女,父母的皱纹和白发在眼前飘摇,无法抑制的异乡思亲折磨着我的心,我的梦,我的记忆。
记忆里的父母是如此的清晰,那时的父亲年轻潇洒,那时的父亲把送我上学的自行车骑得飞快,那时的父亲爱用胡子茬扎我幼嫩的脸蛋儿再把我高高举过头顶,那时的父亲轻轻地走,怕惊醒背上睡着的我,那时的父亲给我削很多很多整齐的铅笔,那时的父亲在我生病的时候总是陪伴在我身边,那时的父亲啊……
那时的母亲把我的内衣放在自己的肚子捂热后再给我穿;那时的母亲把一块块鱼摘好放在我碗里告诉我她不喜欢吃;那时的母亲总会在生日时给我惊喜,然后告诉我生日一年只有一个要好好过,那时的母亲总是忙不完,年幼的我多少次半夜醒来看见母亲不是在灯下批改着学生的作业,就是在缝补着我们的衣服,那时的母亲啊……
那时啊!
历历在目的点点滴滴牵魂摄魄。
悲与欢,离与合,恒久不衰、亘古不变的话题,世事古难全。
看看现在吧,我儿子是那么喜欢加拿大的学校,来了一年多以后,他和同学的交流已经毫无问题,他的中文和英文说得如此流利,他有了自己的朋友,感谢这里的教育给了他快乐的童年,我们是这般欣慰地希望他在这里完成学业,怎么忍心遏抑他开心的笑声,让活泼可爱的他掉到中国沉甸甸的书包里,厚厚的眼镜片下,完不成的作业中。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我们目前的家庭收入已经在新移民中属上乘,即便回国,原来的出国的原因尚在,我们都工作在新兴的朝阳行业,知识飞速更新,如果不回原来的单位,在如此人才众多竞争激烈的中国,我们到哪里找更适合的稳定些的工作,我很迷茫。
我和先生都是极爱静的人,真的很喜欢这里的类似隐居于世的生活,尤其有了自己的房子后,我们发现可以如此纯朴纯洁地活着,应该说看着孩子的笑脸,我和先生觉得除了对父母的牵挂外,我们现在是幸福的,不愿放弃这所有的一切,让数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父母不能跟随我们,我们也很难跟随父母,家庭团聚甚为渺茫。
如果父母有事,我 肯定是要回国的,可我又怎能把我的丈夫和儿子留下,而且即便为了孩子的教育(孩子 的学校很好),我们也不可能马上卖掉房子,那么就必须有人留在这里供房子;而我又 怎么可能不回去,难道真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存”的时候,留下痛彻心扉的遗憾吗?
不 ,不,我一定要回去。
我彷徨,也许真的应该“父母在,不远行”,这样的牵肠挂肚, 这样的矛盾,与其这样,何必当初。
可是当初,我又怎能不出国?“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也许这就是人生, 无奈与忧伤共存,矛盾与幸福相伴。
远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值此新年之际,不思量,自难忘,就这样思念着,烦恼着,有感而发 ,随笔所至,书不尽言。
(凭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