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选择而已。
我有一个朋友,最近从韩国回国了。
前些年,她一直在韩国做翻译,生活过得也是有滋有味。
选择回国,原因很简单:在韩国,生娃、养娃的成本太高了。
用她的话说,如果继续在韩国,真不知道后面的生活该怎么过。
当然,更多的韩国年轻人是没有退路的。
他们的选择是:宁愿养狗,也不养娃。
网上有个段子:发誓永不结婚的韩国年轻人,孤独得像条狗。
但事实上,在韩国,狗并不孤独。
最近几年,韩国人陪伴宠物,特别是小狗的时间越来越多。
一份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2018年,韩国人让宠物独自在家的时间是6小时零3分钟,这一数据在最近三年,缩短到5小时40分钟。
而在几年前,曾有调查结果显示,韩国青少年与父母每天相处的时间仅有48分钟。
在首尔某区的政府大厅里,工作人员设置了照顾宠物的设施,更派专人进行24小时轮流看护和陪伴。
可真正要命的问题是:
韩国年轻人宁愿养狗,也不养娃。
“家人”当然也有家人的“待遇”。
2021年,韩国人均年收入大约为25万元人民币(专题),其中近两成家庭月收入不足万元。
即便如此,在韩国,每个月花两百万韩元(约1万元人民币)用作小狗伙食的家庭并不罕见。
伙食的构成从牛奶到蔬菜、鸡爪、海鲜,各种肉类全部选用高端食材的情况也不少见。
而这些,也只是较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在韩国,人们还特别重视对宠物的“精神文明建设”。
比如,送小狗上“幼儿园”。
韩国小狗在“幼儿园”里过得很充实。
每天早上,主人把宠物送到幼儿园,由专门的老师来训练和照顾它们。
宠物们进行平衡训练
训练方面的项目很多。
比如,其他小伙伴互动,提升社交能力;比如,闻不同的味道,增强大脑的活力等等。
“幼儿园”对宠物的照顾也相当贴心。
比如,小狗们累了也会像小朋友一样睡午觉,并且每只小狗都有专属的床铺、被子和枕头。
主人想念小狗时,还可以在“幼儿园”官网上随时查看日常活动照片。
小狗们午睡
宠物在这里的生活,跟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的生活差别不大,就连每月25-55万韩元的费用,也与有些小朋友上的私立幼儿园相当。
颇有点再苦不能苦小狗的劲头儿。
相关数据也能证明这一点。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人平均每月在宠物身上花费大约1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825元),比2021年多了3万韩元左右。
当前,韩国饲养宠物的人口也超过1500万。
总面积约10.329万平方公里的韩国,总人口也不过5000多万。
这也意味着,差不多30%的家庭,接近1/3的韩国人都在与宠物共同生活。
就连韩国“最美第一夫人”金建希,也是宠物爱好者。
50岁还没有生育的她,如今养了4条狗、3只猫。
韩国“最美第一夫人”金建希牵着自己的宠物狗
而前总统文在寅,每月花费在小狗身上的费用更是高达250万韩元,折合人民币12800多元人民币。
2020年,庞大的饲养人群直接把韩国宠物市场的规模推到了惊人的3.7万亿韩币,约33亿美金。
这个数字,在未来几年,还将继续扩大。
如此进展迅猛的数字,就连韩国人自己都没料到,以至于有的韩国人调侃道:或许某天你在楼下散步时,迎面而来的婴儿车里,坐着的不是婴儿,而是小狗。
那么,婴儿坐在哪儿?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韩国的人口出生率。
韩国人口出生率的危机,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
早在2019年,一则“韩国成世界首个‘零生育率’国家”的新闻,就将韩国推上了热搜。
当时的数据,如今看起来还算乐观:
韩国统计厅发布《2018年出生统计(确定版)》,合计生育率仅为0.98,即平均一名女子终生生产不足1名子女。
从这一年开始,韩国就已成为全球唯一出生率进入“零时代”的国家。
到了2021年,韩国总和生育率又降到了0.81,过半市郡区新生儿不足1000人。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总和生育率为0.78,创下1970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低值。
2018-2021年韩国人口的增长情况
从2019年到2023年,短短四年,韩国在人口出生率方面俨然又创下不少新的“第一”。
连续断崖式下跌的人口出生数量,既表现在数据里,更反映在校园内。
韩国“2022年教育基本统计”的调查结果显示,以当年4月为准,韩国全国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人数共计587.9768万人,较前一年减少1.3%。
由于学生人数减少,2022年,韩国全国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较前一年减少76所。
2019-2021年,韩国关闭的托儿所已多达4000家。
安平中学
比如,成立于1952年的安平中学,如今只剩下7名学生和9位老师。
道峰中学
就连位于韩国首都首尔市的道峰中学,去年也只招到45名学生。
今年2月,江原道北部麟蹄郡的元东小学信德分校举行了毕业典礼,只有一名毕业生参加。
我们过去经常能在韩剧里看到男生女生美好的爱情,家庭观念很强的男女在结合后发展为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给未来带来很多美好的想象。
殊不知,在美好而又闪耀的覆盖下,千疮百孔的社会现实令人瞠目结舌。
短篇小说《立冬》里,韩国作家金爱兰描写了这样一对夫妇:他们依靠大额贷款,才买上了一套有着20年房龄的老房子。
夫妇俩本以为就此开启了有房、有孩、三餐四季的美好生活。
但因为一次学校里的意外,他们失去了四岁多的儿子。
从此,夫妇俩背着贷款,忍受着丧子之痛与人情冷淡。
最后,他们身体负累,两手空空,只剩发自肺腑地自问:“这就是我们到达的地方吗?”
金爱兰很看重这个故事,她在其中倾注了自己对韩国现代史的观察与思考: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人们不断追求名利与金钱。前进中,却没有发现自己失去了什么。直到最后才醒悟,是孩子。”
韩国文学正是对韩国现实、当下的关照:
从“人满为患”到“绝不生孩”,从“上品无寒门”到“下品无士族”,从电子竞技强国到房价全球居首。
韩国用半个世纪的时间,活成了“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而当前,“不可持续发展”模式中最棘手的,还是生不生孩子的问题。
在韩国,养孩子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开头我说的那位朋友,她在韩国做了多年翻译,就因为韩国高昂的养育成本,不得不放弃多年的工作,回到中国。
在韩国,育儿的费用让她吃惊,抛开价格昂贵的婴儿用品外,光是吃和教育两项,就让很多家庭苦不堪言。
首先是吃的方面。
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韩国的人均年收入并不高。
前面提到,2021年,韩国人均年收入大约为25万元人民币,这还是近几年相对比较好的一年。
但是物价不低。
养育一个孩子,每月的伙食费平均在1-2万人民币。
而在韩国上学也很贵,目前每月的花费是76万韩元(人民币4000多元),这还只是普通学校,并非国际学校、贵族学校。
据我那位朋友所知,到了高中,相关费用就更高了,平均每学期约为500万韩元(2.6万多元人民币)。
大学动辄一年近千万韩元(约5万多元人民币)的学费,就更让众多家庭望而却步了。
这还不包括在韩国严重内卷的趋势下,考上优秀大学的难度。
在如此巨大的支出面前,政府所谓的补贴,也就是个杯水车薪。
除此之外,还有住。
韩国的房价在过去五年,至少上涨了80%。
一直以来,房子都是韩国人的痛。
数据显示,韩国人不吃不喝不消费,也要工作29年才能全款买一套房。
与此同时,普通韩国人手里的账单已经十分沉重。
今年3月,韩国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韩国家庭债务总额达到2925万亿韩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157%,是国际金融协会追踪的60个国家中最高的。
痛苦和沉重,可不是什么好词儿,它带来的后果往往都跟幸福无关。
今年3月份,知名民调机构益普索集团发布的2022年全球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32个国家中,韩国的居民幸福感排名第31。
高昂的养育成本,望尘莫及的房价,巨额的家庭负债,已经让不幸福的韩国人,开始了不生孩子的“摆烂”。
这还不包括韩国女性对男性的恐惧和回避。
在韩国,女性在家庭中需要负责的事务很多,长期困于家务劳动,很容易就失去存在感。
更别提因为生孩子丢了饭碗。
2021年,韩国金海的一名护士在怀孕后被医院单方面解雇了。
据《韩国时报》报道,在韩国,每10名有6岁以下子女的女性中,就有4名不得不辞职。
女性被迫离开劳动力市场去照顾孩子的人数比例也一直在上升,从2009年的24.6%上升到2012年的25.2%,2015年又上升到32.3%。
除此之外,更可怕的,还有阶层剥夺和阶层固化。
尽管韩国是个发达国家,但发达这个词似乎与普通百姓的关系不大,只和少数财阀直接相关。
在韩国,大大小小的财阀控制着韩国90%以上的经济。
大部分韩国劳动者穷尽一生的劳动,也不过是填饱肚子,养活家人。
重头戏还是喂养胃口更大的财阀。
没有上升空间,找不到希望,没有出路。
韩国人没钱、没房、女性没地位,加之巨大的阶级鸿沟……
韩国年轻人做出了宁愿养狗,也不生孩子的选择。
背后是无限的无奈。
但愿这只是悲伤的韩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