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沫沫,90后吉林延边人,从事育儿分享第二年。
说起自媒体分享,大家也许会认为做这一行的,要么家里有矿有钱,要么找不到工作太闲。事实上,我家就是普通工薪阶层,而我从小就是学霸,工作选择很多。
我从没预想到自己会放弃体面稳定的工作,每天在家和娃斗智斗勇。事实上,我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还是受我妈妈的影响。
(育儿路上我与你同行)
在年幼的时候,我心脏不太好,妈妈在严寒中全程陪我训练冰刀,帮助我逐渐变得强壮。因为太黏妈妈,我没有上幼儿园和学前班,妈妈成了我的启蒙老师,她用自编的歌谣帮助我记忆拼音。
凭借母爱的力量和自身的努力,我在小学二年级的1000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雏鹰奖的唯一获得者。
在母亲的陪伴和引导下,10岁的我就读完了四大名著的原著,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3岁时,我出版了自己的作文集。
妈妈的爱和肯定伴随着我从小学、高中一直走进清华大学校门。虽然妈妈早已化为了天上的星星,但她在我心里从未和我分离。
如今,我也成了孩子的母亲,更懂得了做妈妈的不容易。
(有见过一个晚上能吸出这么大一瓶奶的吗?)
好多妈妈烦恼奶水不足,但我却因为奶水太多而受尽苦头。刚生下孩子,医院产科的胖护士来帮我通奶,直痛得我惨嚎连连,冬夜里,怕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我边嚎哭边催着家人把宝宝从产房抱出去。
喷薄而出的奶水更是常常会呛到宝宝,所以每天夜里我都要先吸奶再存奶,再喂奶,两个小时一次,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整整一年里,喝一口小米粥或者自由出行两个钟头都是我实现不了的奢望。因为奶管堵塞发炎,一夜停止亲喂,我就用吸奶器吸出了1L的母乳。
儿子的爸爸是我的同系学长,本硕博都是在清华,毕业后献身于工程一线,一年有300天都在出差状态。为了孩子上学,我从事业单位辞编,如愿进入心仪的学校当老师。
可惜疫情逐渐严峻,孩子托班反复停学,一个人带着哪儿也去不了的娃娃,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我实在无法同时带好自己的孩子和班里的孩子,我只能从学校辞编。
(荣誉证书)
自媒体创业确有无奈的成分,但是也给我打开了新的契机,从此生活和事业目标一致,既能精心踏实地带好我家的大事,也帮助到很多全国各地的妈妈。
妈妈对我的付出,无形中塑造了我的价值观,在我的价值排序中,我愿意先做好一个母亲。
幸运的是,目前来看我对儿子的陪伴与教育没有白费。他的情感、认知、语言、社交等各方面能力表现都很出色。
作为学生,我是一个学霸选手;作为一个妈妈,我当然也是学习型的牛妈,从备孕就开始。
身边高知妈妈们的推荐、美国心理专家的线上直播课、樊登书单、小步家长学堂、我自己挑选的和育儿有关的书籍,一直到现在。
毫不夸张地说,我花了上千个小时学习、甄别、梳理育儿知识,结合我的育儿和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认知方法体系。
(宝贝,这是什么形状呀?)
教育年幼的孩子让许多繁忙的家长倍感困扰,尤其是针对处于0至6岁这个关键阶段的宝宝。
在这个时期,父母有机会让孩子身体更强壮、脑子更聪明、心理更健康,反之父母如果缺席、做错或者有大疏忽,给孩子的负面影响也是深远而且不可逆的。
对此我是深有体会,因为我的孩子也正处在这个年龄段。
我儿子出生于2019年岁末,我给他起了个很顺嘴也很独特的小名,程大事。我和大事之间的故事很多,我从亲密关系开始分享。
孩子0-3岁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期,是一生亲子关系的基石。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回应和关注,以此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比如,母乳喂养就很重要,所以我的经历纵然艰辛,却也十分值得。在3岁以前,尤其是1岁以前,那个每天给你喂奶的人、回应你所有生理需求的人、每时每刻陪伴着你的人,无疑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深最远的。
(妈妈,您是我永远的回忆和思念)
末代皇帝溥仪成年后回忆,只认为他的奶妈的话是不可违拗的,其他的什么大臣啊、帝师啊甚至母后,在他眼里都是不屑一顾的。
这是为什么?难道奶妈比帝师更有学问?比母后更亲近有权威?就是这么神奇,这位不识字的奶妈,才是在潜意识里对溥仪一生都有特殊影响力的人,这种影响力在未来一些关键节点上会发挥重大的作用。
有一天晚上已经关灯睡觉了,儿子又是跟我聊天,又让我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又把他安抚的小被被藏起来让我找。我实在是耐心耗尽,说:妈妈已经很累了,你能让我睡觉嘛!
大事突然就一句不说了。
过了一会儿,我看他一言不发,想找补找补,就说你睡着了吗?一点都不再打扰妈妈,宝宝真乖。儿子说,我乖乖是因为我喜欢你呀,你还喜欢我吧?如果我摔了,你还会帮我揉揉对吧?
(每次妈妈带我到大自然中,我都能发现好多新奇的东西)
我没料到小小的儿子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他的安全感还真是受到了一点挫伤,所以我赶紧说出我们的枕边魔法悄悄话:
I love you. Always have, always will(我过去一直都爱你,以后也永远都将要爱你)。儿子瞬间绽放出可爱笑脸。
父母当然不能光会说。很多潜移默化的东西,比如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成为孩子日后发展亲密关系的样板。父母的格局和情绪都会对孩子产生示范和传递,甚至成年之后孩子想刻意摆脱都很难。
有位家长曾在我的直播间连线了半个小时,幸好她及时发现,她和丈夫频繁的争吵已经影响到孩子的情绪。的确,孩子出现愤怒和攻击行为,是一种对父母争执带来压力的报复和发泄。
有了孩子谁家都避免不了一地鸡毛。有一天我儿子放学回家后,老师向我告状,说他在学校打人了。
(宝贝,妈妈永远爱你)
但我并没有责备他,而是紧紧地抱住他,问道:是不是因为妈妈昨天跟爸爸吵架,让你感到生气了,所以你才会想去打别的小朋友,对不对?我向你道歉,以后妈妈不会再这样做了,你也不要再这样做了,好吗?
这时,他原本紧张的小脸突然笑了,打了我两下,并大声喊:臭妈子!我也笑着回应:臭宝子!他的负面情绪随之宣泄而出。不用太纠结,不用太懊悔,这样就ok了。
但重要的是,作为大人,我们要及时察觉并率先调整,以避免孩子进入恶性循环。
孩子通过阅读绘本或玩过家家游戏,也可以疏解情绪上的创伤。故事中、游戏里,除了关注和理解自己的情绪,也容易学会更好地理解他人,这是培养孩子共情能力的起点。
(妈妈,飞机上的人难受吗?)
一次我们坐飞机回延吉的时候,飞机一路都非常颠簸,我儿子感到很不舒服。返程时,他擡头看了一眼天上的飞机,关切地问我:妈妈,飞机上的人难受吗?上次我难受,飞机跟我说对不起了吗?
这显示了他对自己的感受非常敏锐,还能迁移到其他人,我觉得他这样过家家式的提问非常可爱。
0-6的孩子,除了培养阅读习惯,表达习惯、观察习惯也都很重要。
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会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通过一些连词帮助他理解逻辑关系,理解合适的时间和不合适的时间,或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我会尽力让他明白,虽然我不能满足他的所有需求,但我会尽力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我会不断与他交流,展示我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发展思维能力。我会尽力避免使用手机,而是真正地关注他,调动脑筋和情绪与他互动。
(爱动脑筋的小可爱)
当一个人带娃的时候,这种24小时的陪伴确实很让人疲惫,妈妈们有个人换换手歇口气就会好很多。
儿子刚一岁的时候,进入大观园里的蘅芜院,立刻发现门口那块大石头看起来像一只小狗。他还会指着哪里是眼睛,哪里是小狗的耳朵,哪里是小狗的尾巴,让我看。
我一看,嘿,还真像一只小狗。然后我就在别人面前多次夸他,他就真的越来越愿意去观察和联想。
其实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观察对孩子很有好处。亲近大自然,激发好奇心,以后学写作文更需要这种观察和联想。
我们会带着望远镜,循着声音和踪迹去寻找鸟类和小松鼠。雨过天晴地上有壮观的蚂蚁方阵,大事趴在地上一直数到210只。
(妈妈,我看到小松鼠了)
他非常喜欢看卡蜜儿绘本,绘本中的长颈鹿卡蜜儿去当交通警察,他就扮演这个角色,为各个方向快速奔走的蚂蚁维持交通秩序,根据规则判断肇事者的责任。
有时,我们会遇到其他喜欢昆虫的小哥哥。小哥哥滔滔不绝地讲述关于昆虫的知识。
我问他从哪儿学到这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呢?原来他是通过玩一个名为蚂蚁帝国的游戏学会的。原来打游戏也可以学到这么多,兴趣真的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除了观察动物,儿子还能根据叶子分辨不同的大树,比如触摸它们的表面,感受它们的质感和触感。有些叶子毛茸茸的,有些则光滑如丝,有些边缘还有锯齿。
(嗯!妈妈小花闻上去甜甜的)
我们还会触摸不同的树皮纹路,嗅树皮、叶子、花和果实的气味,观察桃树“出汗”分泌的桃胶,区分不同树木的特点。
不同的叶柄坚韧程度也不一样,我们俩玩着拉大锯、扯大锯,看谁的先断,乐此不疲,无论输赢都会高兴得哈哈大笑。
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我会带着他在公园里观察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为什么有时影子长,有时影子短。通过观察影子的长短,我们可以了解这一天的太阳倾斜角度,并确定方向。
我们还会玩踩影子的游戏,谁能踩到对方的影子就可以哇哇大叫。
大事从小就特别喜欢在泥土和草地里搜集蜗牛壳,我就会利用蜗牛壳给他进行数学启蒙。点数、按照大小分类,或者按照规律排列,从大到小、两个一小……这样就可以观察数列。如果蜗牛壳里有活的蜗牛,我们会将其放生。
(专注数蝼蚁的宝宝)
其实,数学启蒙就是要在生活和游戏中开始,教育怎么样个性化进行呢?你家宝宝可能不喜欢蜗牛壳,你看他喜欢什么。
他喜欢音乐,可以打拍子学数学,他喜欢运动,可以拍球学数学,他喜欢搭建,可以堆积木玩乐高锻炼空间感和数的分合,他喜欢社交,可以下棋玩桌游锻炼数学逻辑。
他就是个小吃货,可以吃饺子、吃饼干的时候不停地说:宝宝吃了几个,妈妈吃了几个,宝宝再吃几个就和妈妈一样多,妈妈再吃几个就是宝宝数量的两倍了。
所以,我们要尽量将他不擅长或不感兴趣的东西,与他已经感兴趣的东西联系起来。例如,将数学与蜗牛壳相联系,因为他对自然中的蜗牛壳很感兴趣。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激发他对未知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
(爸爸妈妈,我长大了也要上清华)
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上课?因为课堂里的东西是抽象的、陌生的,小孩子对自己熟悉的事情最感兴趣。
今天早上,我为孩子讲解了一本科普书籍,为了解释抽象的神经系统概念,我就用了我们早上做舒尔特训练的例子。
我告诉儿子,如果没有神经系统,即使他的眼睛看到了舒尔特方格,他的大脑也无法从看到的信息中分辨出正确的部分,无法给手指下达指令去点。
听完我说完,儿子就比划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是不是没有这个神经系统,我的手就会一直放在字母A上?然后我就找不到字母BCDE了,对不对?因为最近我们一直在做从字母A~P,16个格子的字母。
至于艺术启蒙,几乎每个孩子对音乐都很感兴趣。我们俩纯粹的音痴tune deaf(音盲),儿子却从小就很喜欢跟着大爷大妈们表演拍鼓、跳舞,总试图去演奏他们的乐器,还会自己改编歌曲。
(爷爷能给我吹吹吗?)
其实这个年龄段,因为孩子的精细动作还不能支持他学习钢琴这样精密的乐器,音乐启蒙以鉴赏、感知音乐,玩打击乐器,打拍子找节奏为主。背有韵律的古诗、学英语也可以和旋律结合起来,孩子记得更快。
我曾经发布过一个视频,显示儿子在沙发上乱画,然后我跟着他在那个画上添加内容,这个行为被很多家长质疑,说是在教孩子浪费东西。
但实际上对于小孩子来说,给他们一定的空间进行创作,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不必上升到浪费的道德标准。
在我成长过程中,家里从不限制我绘画创作。凡是我够得着的墙面都画满了我的涂鸦,爸爸妈妈等到画满了才统一给我粉刷一次墙壁。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创作和发挥,是对他们天赋的尊重和鼓励。
(哈哈哈,真逗)
如果DIY,就需要家长陪伴并帮助孩子完成有挑战性的部分,以避免孩子产生挫败感而放弃尝试。你玩的越精彩,孩子就感到越有趣。
我和儿子一起用废旧纸板箱制作抽屉、洗衣机、停车场,通过一些手工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在反复玩的过程中孩子自然就会问为什么,这时候渗透一些科学原理,不必在意他能懂多少。先让他在生活中熟悉这些科学词条,以后进入课堂他自然会感到很亲切。
多大的孩子可以上托班呢?我从儿子1岁就想把他送去,报了我家附近一个智优国际一整年八九万。结果因疫情机构关闭,钱也无法讨回。
后来,儿子在两岁的时候正式进入托班。其实,孩子越小越容易送托,托班里有许多玩具,儿子几乎没哭过,所以几岁上学看家里有效劳动力和经济状况决定就好。
(两小无猜)
如果孩子的安全感比较强,他们通常不会排斥上托班,上幼儿园。特别是如果有一个他喜欢的老师,他会觉得托班很有意思,我觉得在选老师比选硬件重要。托班也可能让他有机会认识一些新的朋友。
儿子在社交方面非常优秀,能够轻松的与各种人建立联系,适应新环境并交到好友。即使在疫情期间转学,也能快速适应并交到好朋友,比如悦悦。
有一次,我带着儿子和悦悦在玉渊潭游玩。儿子喜欢捡蜗牛壳,而悦悦喜欢捡小枝叶和小树籽。
当我们准备回家时,我让儿子在所有蜗牛壳里选一个最喜欢的带回去,结果走到半路,两个孩子滚在地上玩,不小心把这个蜗牛壳压碎了,儿子顿时哇哇大哭。
(大事别哭,悦悦很快会来看你的)
尽管我们已经走得很远了,但悦悦仍然坐在我们的车上,怎么都不肯回家。
她看着大事哭泣,好久好久,一边帮大事擦眼泪,一边焦急地喊:阿姨回去吧!阿姨回去吧!我可以陪大事回去捡回那个落在石头上的蜗牛壳。你看,大事多可怜啊!
现在,如果儿子不小心摔倒了或者受伤了,他总是会说,如果我的悦悦知道了,她会给我吹吹揉揉的,对吧?
两个孩子每次见面都会一起喊着“KK,咔咔”,然后哈哈笑着抱在一起满地打滚。他们不允许别人喊这个口号,因为这是他们之间的秘密。
在幼儿园,他们有自己的小圈子。悦悦会帮助儿子,儿子也会帮助悦悦。他们会轮流看管喜欢的小车和玩具,不让其他小朋友拿走。放学后如果我接的有点晚,悦悦都会拉着奶奶在幼儿园门口陪儿子玩一会儿等我。
(孩子的快乐很简单)
母亲节的时候,老师让小朋友们为妈妈画一条丝巾。儿子画了一条非常漂亮的丝巾,可是却不让我戴,而是亲手系在悦悦的脖子上。
因为疫情的关系,我送儿子回到了原来的幼儿园。他总会说,我好想悦悦啊!悦悦也会想我吧?
小朋友之间的友谊是如此纯真快乐,让我这个做母亲的感到很羡慕。
当了妈妈就成为了超人,我们既要面对来自事业和家庭的压力,也要把握好孩子的一个个关键期;统筹好孩子的身心开发、全人培养,所以一定要学会调节、放松,多交流,多充电。
(陪伴是最美的爱,爱是最好的传承)
在此,我还想告诉大家,自媒体创业并不只是那些找不到工作或有钱人才能做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只要你有热情和想法,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创造自己的价值,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成就感。
最后,我想对我在天堂的妈妈说:妈妈,谢谢您!是你让我明白,生活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外界的认可和浮华,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人生总会有取舍,专注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