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抗疫产业:下雨的权力不能给卖伞的人

文章发布时间:September 26, 2022

核酸检测机构又曝出丑闻。

这次更加匪夷所思,直接将阳性样本瞒报。

9月24日,河北石家庄市公安局发布通报称,“石家庄和合医学检验实验室”9月14日对一小区核酸检测出的一管20:1混管阳性样本未上报,导致相关人员未得到及时管控,造成9月21日出现社区传播,该实验室已被立案侦查。

核酸检测机构测出阳性不上报,这是想干嘛呀?

莫非故意让病毒传播,这也太胆大妄为了吧?

令人更加惊讶的是,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胆大妄为这么干了。

今年4月份,这家和医学就因为多次出具假阳性报告被合肥调查。通报中写的合肥和合医学,就是和合医学旗下第三方检测机构。

当时是这样通报的:“严重超过承诺时间出具检测报告”、“影响研判”、“已多次发生类似情况”、“几次出具假阳性报告”、“严重干扰防控大局”……

看来这些第三方检测机构就是不希望清零,他们希望一直“阳”下去、这样生意才能流水不断。

想想也是,千亿级别的核酸检测市场,常态化的核酸检测政策,早已令第三方机构和试剂生产厂商们兴奋不已。

据网友爆料,今年3月12日,万孚生物董秘胡洪在公司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获批后,发了一条备受争议的朋友圈——“此刻心情如下”,配上了哈哈大笑的表情包。

被质疑“发国难财”后,万孚生物董秘道歉。

当利益充斥了全身的时候,罪恶就产生了。和合医学此次瞒报阳性,经手检测的人数应该不在少数,这么多人竟无一人良心发现。他们作为共同利益体都希望疫情绵绵不绝,核酸检测不要停,然后他们闷声发大财。

在他们大发横财之际,普通人因为绵绵不绝的疫情付出巨大的代价——异地隔离,出行不便,看病受阻,无法工作,生计陷入无望……

现实的情况是:一例阳性,整个小区被封,进而整片区域的正常经济活动陷入停滞。线下餐饮店没法开业,可能坚持不了多久,就要关门倒闭,一个消失的小店,背后一个家庭的生计。

为避免新冠病毒肆意传播,为避免弱势群体遭受病毒侵害,大规模核酸已成防疫中的常态。大家宁愿多做几次核酸,也不愿因新冠而封城丧失工作和收入来源。

可是,就在这种所有人万众一心和新冠对抗到底,同时小心翼翼生怕疫情给经济生活带来更大影响的背景下,一小部分人却财迷心窍,竟敢在核酸检测中弄虚作假,无视大多数普通人的升级,只顾自己的腰包,大发国难财。

细想一下,今年的疫情格外反常,是不是……

真的不敢往下想。正如网友说的:

“三年了,我觉得已经不是疫情的问题了,而是人性的问题。”

今年上半年,据《财经·大健康》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4日,北京市已有12起核酸检测机构被查处案件。其中,8起是因为价格违法行为被立案处罚,罚没金额56万余元;另外,有4家核酸检测机构人员,因违规操作被处罚。

据中国基金报,今年5月以来,多地开展大范围核酸检测机构专项排查。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有超过两百家核酸检测机构被要求暂停业务或进行整改。

5月的时候,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对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张某某、童某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上述三人被逮捕,是由于该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加赶进度,严重违反新冠病毒检验操作规范,在明知超量混检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失准的情况下,仍然采取多管混检的方式进行检测,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此前,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和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也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相关人员被批捕。

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的违法事实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

什么是“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

比如1000个人做核酸,实际只检测500个,剩下500个直接报阴性,这样试剂成本省了,人工省了,但财政给他们的却还是检测1000个人的钱,以制造“空饷”的方式增加巨额利润。

看到没有,为了巨额利润他们什么刀尖上的钱都敢赚。马克思的名言警句“资本有300%的利润,就敢冒上绞刑架的风险”就是为他们而写。

网友说:最有效的防控是切断病毒的资金链。

这还真不是网友恶意揣测他们的动机,暴出来实打实的丑闻可不是网友杜撰的啊。

俗话说,把下雨的权利交给卖伞的,那这雨就停不了。

暴出来的核酸检测机构更各种造假骚操作完美诠释了这句话。

写到这里,我想起经济学上的一个著名案例: 眼镜蛇效应。话说英国殖民印度时期,英国政府计划要减少眼镜蛇的数量,颁布法令说每打死一条眼镜蛇都可以领取赏金。这项政策出台后德里的眼镜蛇果然大幅减少,但令人不解的是虽然眼镜蛇减少不少,但每天拿着蛇来领赏的人还是不少。

因为民众将一部分眼镜蛇饲养了起来,并让它们繁衍后代来获得赏金。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