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题)回归前夕,1997年5月19日8时08分,首班沪港列车驶出上海火车站。历经近30小时,搭载着华夏儿女的期盼与希冀,从“东方明珠”驶向了“东方之珠”。
“车厢里挂着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站台上有欢送队伍,旅客脸上也都是笑呵呵的。”今年59岁的铁路公安民警董雷,说起25年前首次执行沪港列车安保任务的景况,在电话那头难掩激动和自豪。
崭新的沪港专列为内地与香港、上海与香港的交流,开辟了全新的陆路通道。人员往来、商贸互通、文化交流,顺着铁轨的延伸和衔接,沪港两地的交流也迈上了新台阶。
董雷记得,列车使用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技术,车上的软件和服务别具一格,车身白红蓝的配色也区别于大兴的绿皮车,无不彰显出这趟列车的特殊地位。“沪港列车的乘务员是按空乘的要求招聘的。不仅对学历、身高、视力等有要求,还要具备基本的粤语、英语对话能力,甚至要会计算汇率。”
图左为董雷。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怀抱。三十出头的董雷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了香港回归后,首批执行沪港列车安全保障任务的民警。
令人意外的是,在沪港列车工作了3年多,董雷却从未真正到过香港。 “旅客在上海上车之后,还需要在东莞常平车站办理通关手续。”董雷告诉记者,25年前,沪港列车隔天开运,从上海始发时由16节车厢组成,到广州东后,列车重新编组改为12节车厢,“到广州的旅客就下车了,到香港的旅客就要把行李扛下车,到海关办理手续后再上车。”
而董雷等铁路公安民警,则要在深圳站下车,等列车从香港返程后,再随车返回上海。“因为内地警察不能在香港执法,所以我们只能跟车到深圳。而列车过关后,就由香港方面的执法力量负责列车和旅客的安全。”
站在今天回看,沪港列车车速慢,旅客还需在中途下车、验关,并不十分便利。但在开通初期,沪港列车可是相当受欢迎,几乎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那时候来往上海和香港的航班少,机票也贵,加上上海老百姓对到香港旅游的热情很高涨,探亲和经商的人也不少,很多旅客都是提前一两个月买票的。”
上世纪90年代,香港顶着“亚洲四小龙”的名头,其繁荣和开放程度远超上海。在沪港专列的车厢里,董雷“涨了不少见识”,也感受到两地的文化差异。
“考克箱、大哥大,这些当时算是稀罕的物件,在列车上经常能看到。”董雷说,这两样几乎是来内地做生意的香港商务人士的出行标配,“他们也会给工作人员小费,这真是以前只在外国电影里看到过的情节。”
遇到春节,香港旅客还会给工作人员发红包。“他们称作‘利是’,里面放5元、10元的港币。尽管数目不大,但按规定我们也不能收。他们就说这是香港的传统习俗,讨一个好彩头。”
尽管有细微差异,但两地文化的根源是一脉相承的。当时香港的娱乐文化已经进入黄金时代,港片港乐风靡华人(专题)世界。同时,越剧等传统文化亦在香港受到欢迎。“列车上经常能遇到进港演出的越剧团、昆剧团,他们抬着大大小小的箱子,有时也会在车厢里哼唱几段,旅客们听得很高兴。”董雷猜想,可能是早期从内地移居香港的人想念“乡音”了。
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上海和香港都发生了沧桑巨变,也包括在铁路上。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运营,浦江与香江的时空距离再一次拉近。“复兴号”列车开始往返两地,沪港进入高铁直通的新时代。此前,沪港列车也经过三次提速升级,从普快到特快再到直快。
除了硬件在不断改进,旅客办理出入境通关手续也越来越方便。2003年1月,海关、边检等部门在上海站设立了临时海关和边检口岸,旅客在上海站即可办理出入境手续。2018年,根据全国人大批准的《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在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设立口岸实施“一地两检”的合作安排》,旅客只需在香港西九龙车站采用“一地两检”方式办理出入境,完成内地、香港两个关口的出入境通关手续,出入境时间大大节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