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文摘:多伦多中区唐人街的时代变迁

文章发布时间:August 25, 2004

海外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唐人街。

位于多伦多市中心的中区华埠,是多伦多地区最早的华埠之一,也是目前北美地区华人最集中的商贸中心之一。

它历经沧桑,风光依旧,但也不断面临挑战。

据在当地经营了近30年的加荣丰布行老板郭伟光及枫城酒楼老板陈乐屏和当地房地产名人刘彼得介绍,中区华埠其实是从位于GreyHound车站的旧华埠演变而来。

数十年来历经不同的移民时代,华埠的面貌也各有风格。

70年代以前,多伦多的华人来自中国台山,当时大多数的移民都集中在交通比较方便的GreyHound车站附近。

多伦多以外的其它城市如满地可和居住在小镇上的华人,隔三岔五地也要来多伦多的华埠了解华人社区信息,许多社团如洪门民治党、龙冈公所和林西河堂等在当时就相当活跃。

70年代初,中国香港移民潮开始。

刚抵埠的华人多数都在华埠落脚,华人族群逐渐沿登打士街向西扩展,由于重建排水道,许多房屋也相继改建成店铺,在现在吉庆酒楼一带,形成初具规模的华人聚集中心-国际城。

郭伟光说,当时的华埠不仅对居住在多伦多的华人具有凝聚力,就是不住在华埠的华人,一到周末必定要上唐人街,品尝富有家乡风味的饮食,听听久违的乡音,在异国享受难得的乡情。

郭伟光称,由于当时交通不方便,附近小镇根本买不到华人喜爱的食品及用品,中文的报章杂志就更没机会得到。

所以,住在小镇的人,大约每两个星期就会来一次唐人街,享受乡情的同时,也满足购物需要,更可以通过中文报纸了解世界。

郭伟光指,小镇来的华人,看到几天前的中文报纸都如获至宝。

至80年代,华埠重心逐渐向原来是犹太人聚居的士巴丹拿转移,在当地颇有名望的文氏家族所建的文华中心,是许多华人聚集交换信息的重要地点,号称是当时北美地区最大最繁华的中国城。

1989年,文化中心改建,成了集商贸饮食于一体的商务中心,至今都是华埠的重要地标。

陈乐屏1974年移民加拿大,一直对中区华埠的美食情有独钟。

当时他在满地可求学,一到寒暑假必定要来唐人街大快朵颐,陈乐屏在唐人街浸淫几十年,见证了当地的发展。

他说,以前的唐人街,街车走在坑坑洼洼的石板路上,一路吭吃吭吃的,车上的人也跟着路面的起伏,上下颠簸。

直到90年代末,路面重整、拓宽,而且附近几个具有华人特色的商务中心如龙城、新光酒楼和文华中心等的建立,使整个唐人街面貌一新,逐渐成为多伦多的旅游热点。

从80年代末开始,大陆移民进军加拿大,先走一步的福州人逐步接手当地超市。

目前中区华埠的三个主要超市华盛、华龙和隆华都由福州人经营。

从80年代开始,华人的商场酒楼大规模向北迁移,对中区华埠造成冲击,这种冲击一直延续至今。

首当其冲的是酒楼,随着华人食客的北移,中区华埠的酒楼不少难以为继。

前不久,吉庆酒楼宣告停业,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是中区华埠的经营者大多对前景信心满满。

陈乐屏预言,由于来自中国大陆大量受过高等教育、有生意头脑和先进科学技术的移民在华埠的比重不断加大,以后的中区华埠不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同时也会成为一个融合多元文化的一个商业重地。

事实上,90年代中期开始,原已迁走的犹太人被华埠兴旺的局面所吸引,纷纷回迁,使华埠的犹太人和欧洲人不断增多。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