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木然:2006年影响加拿大的十大新闻

文章发布时间:December 19, 2006

随著2007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加拿大民众在辞旧迎新、继往开来之际,步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2006年,我们从新旧政府交替开始一路走来,风风雨雨,信念不改。

在过去的一年里,究竟有哪些事情,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并推动著未来的发展呢?

第1位:自由党政府倒台 加国一朝变了天

2006年1月23日,联邦保守党在党领袖哈珀的带领下,一举结束了自由党13年的统治,在大选中赢得308个联邦议席中的124个,自由党获得103个,魁人党51个,新民主党获得29个,剩下1个席位为独立议员赢得。

46岁的哈珀顺理成章地在2月6日宣誓就任加拿大第22任总理,亦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

自由党的失败,凸显了民众对傲慢的自由党领导者的失望,特别是对自由党联邦政府赞助丑闻的厌恶。

1月23日晚上,自由党领袖、总理马田在或知道选举结果后,黯然离开了他设在满地可市中心的竞选总部,在保镖的护送下,他钻进一辆黑色汽车汇入了夜色中的车流,这个镜头标志著一个时代的结束。

作为少数政府,哈珀带领他的团队,开始了新的里程。

第2位:通过“国中国”议案 “魁独”分离梦落空

2006年11月27日,总理哈珀向国会提出的临时动议,即承认“魁北克人在统一的加拿大内组成邦国”(Quebecers form a nation within a united Canada),该项动议于晚间的投票中,以266票赞成、16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获得通过。

魁北克省独立问题由来已久,1995年10月,加拿大就“魁北克独立”进行公投,结果反对独立的联邦主义者以50.6%的微弱多数获胜,加拿大避免了分裂,但分离主义者誓言要继续为独立而斗争。

哈珀此番向众院提出的魁北克在加拿大联邦内部建国议案,被认为是哈珀面对魁北克分离势力的强大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的“先发制人”战术,尽管来之仓促,但议案的通过,相信能在未来相当长亦段时间内,对于阻止“魁独”主义抬头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

第3位:百年老店换主人 狄安率党向左转

2006年12月2日,联邦自由党选举新党魁,经过四轮激烈的竞选,之前被专家和分析人士视为最大黑马的狄安(Dion)后来居上,以多出对手437票压倒一直被视为党魁第一热门人选的叶礼庭(Michael Ignatieff),出任联邦自由党新一任党魁。

成立于1873年的联邦自由党,用“百年老店”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过去100多年来,联邦自由党在领导国民建设一个自由、民主的加拿大功不可没。

2006年,陷入派系争斗和一系列丑闻的联邦自由党,遭遇选举败绩,党魁马田黯然宣布不再担任党魁一职,联邦自由党面临群龙无首之危。

1955年9月28日生于魁北克省魁北克城的狄安是位学者,他曾在克里靖政府中担任政府事务部长,以及在马田政府中担任联邦环境部长,具有相当丰富的政治经验。

被认为不左不右不亲美,走中间路线的狄安,实质上所奉行的是处中间,但向左看的立场。

他反对加拿大派军参与阿富汗战争,着力抨击保守党政府的减税政策,以及将美国奉为楷模,却没有在儿童、环境等问题上给出足够开支的施政。

狄安坚持把经济增长、社会公正和环境持续稳定协调一致,以保持并提高国民生活品质,其中经济支柱是其他两大支柱的前提条件。

2007年,狄安能否带领联邦自由党重整旗鼓蓄势待发, 实现他所奉行的,为建立统一和谐、致力于建立“各省通力合作”的联邦国家,我们拭目以待。

第4位:加军阿富汗受阻 民众反哈珀亲美

2006年,在加国多个重要城市连续爆发了反战大游行。

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民众不满意少数政府的阿富汗政策,他们强烈要求联邦政府从阿富汗撤军,让所有士兵回国。

反对者对这场由美国布殊政府领导的战争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他们不相信这项军事行动能为阿富汗带来稳定的局面和民主政体,民众更不愿见到加拿大的外交政策是美国政策的“克隆”。

2007年,哈珀政府在这场战争中的态度和决策,假如与民意对立,势必导致保守党政府的最终垮台。

第5位:满地可爆枪击案 青少年健康堪忧

2006年9月13日中午12点41分,加拿大发生历史上第四次校园枪击案。

位于满地可市中心的道森学院(Dawson College),一名25岁的持枪凶手在校园内大开杀戒,枪击事件致使1名女子死亡,20多人受伤,其中6人伤势严重,警方后来击毙了这名枪手。

这次恶性事件是1989年以来满地可发生的第三起校园枪击案。

1989年12月6日,因入学被拒转而仇恨女性的Marc Lepine,在满地可大学工学院内持半自动步枪,在餐厅、走廊和教室共枪杀14名学生后自杀;1992年8月24日,满地可的康考迪亚(Concordia)大学机械系职员Valery Fabrikant因多次申请终身职位被拒生怨,枪杀了他的四名同事,他后被判终生监禁。

加拿大警方从凶手吉尔的博客站了解到,现年25岁的印度裔男子基姆维尔-吉尔(Kimveer Gill)对于武器、暴力电玩游戏以及歌德次文化相当着迷,自诩为“死亡天使”。

他想让世界沦为一座死城,任何人想挡路,一律杀无赦,血流成河。

满地可枪杀事件,引起民众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讨论,并对青年人热衷如“杀人视频游戏”这样无利于身心的游戏表示担忧。

第6位:股市狂泻三百点 入息信托要征税

2006年11月2日傍晚,联邦财政部长费海提(Jim Flahery)发表谈话,宣布联邦政府将修改“入息信托”(income trusts)的税法,具体做法是,新法例将向新成立的入息信托股东所获得的收入征收新税项,而对现有的信托基金将给予4年的过渡期,允许这些公司在 2011年之前完成调整,以适应新规则。

受费海提讲话的影响,多伦多S&P/TSX综合指数下跌294.20点,收市报12,050.39,成为两年半以来最严重的单日跌幅。

多伦多市场的入息信托类别萎缩逾12%,在一日内这类股份大约有250亿元化为乌有。

受影响最大的当属两大电讯集团BCE和Telus。

政府向入息信托征税,短时间内可能会伤害了信托基金内投资者的利益,但从长远看,可以阻止大公司纷纷向信托经营方向转变,保护了国家的利益,以及大部分正在工作的民众的利益。

因此,此项决策获得了新民主党与魁人政团的支持,就是在自由党内部,亦有相当一部分人承认,新税法对国家来说,有著积极长远的意义。

第7位:黄金原油价位高 加经济发展良好

2006年5月9日,加元兑美元以90.87美分收市,28年来首次突破了90美分大关,而交易日当天曾一度达到91.12美分的高位。

加元兑美元汇率攀升,其原因一是原油价格走高,二是黄金价格飙升,再加上加拿大央行将银行利率上调,亦推动了加元汇率的上扬。

加元一路飙升虽然令一些商业界人士担忧,他们害怕加币升值将对加拿大制造业造成巨大的伤害,但金融市场观察家认为,世界市场对加拿大能源及矿产的需求,以及对美国贸易赤字的忧虑,才是导致加币扬升,美元趋疲的主要原因。

经济学家相信,中央银行不会漠视加币过分升值,他们会采取一些调节措施令制造业有调适的时间。

由于经济发展良好,加拿大5月份就业人数净增9.67万人,为此前预期的5倍之多。

而在加拿大最大的多伦多市,失业率降为5.9%,低于联邦的平均水平。

加拿大统计局公布,该国5月就业人数净增9.67万人,为2002年1月至今的最高水平。

失业率自4月的6.4%降至1974年12月以来的新低6.1%,是32年来的新低。

劳动力市场表现强劲推高平均小时工资,分析家表示,这份就业数据体现加国经济发展的稳健状态。

第8位:哈珀亲美有回报 软木争端获化解

加拿大对美国的软木出口额每年约在100亿加元左右。

两国在软木贸易方面的纠纷不断,贸易摩擦已经有20多年。

多年来,美国一直指责加拿大政府对软木生产和出口实行补贴,从而使输美软木价格比美国便宜很多,造成对美的倾销,并由此从2002年5月起对加拿大出口到美国的软木加征高达近30%的惩罚性关税。

尽管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屡次判定,没有证据证明加国林木业接受补贴,并于2005年夏天要求美国取消关税,允许加国木材在美国市场自由贸易,并返回早前征收的50亿美元税金,但美国政府一直不当一回事。

哈珀政府上台后,美加软木贸易谈判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2006年9月,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部长艾民信和美国贸易代表施渥普在渥京正式签署软木协定,两国长达20年之久的软木贸易争端终于告一段落。

根据该项协议,美国将向加归还自2002年以来征收加公司50亿美元惩罚性关税中的40亿美元,美国将保留约10亿美元的税款;与此同时,加软木公司也将放弃对美公司的相关法律诉讼。

艾民信在协议签署后表示:“我相信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加拿大的林木业贸易都会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

第9位 抑制“京都协议书” 推行“空气清洁法”

“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加拿大前自由党政府四年前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按规定到2012年,加拿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在1990年的排放水平上削减6%,而目前加拿大的排放量仍超过标准35%。

尽管加拿大人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支持履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但哈珀政府自2006年2月上台后,一直声称“京都协议书”所要求的温室效应排放气体削减计划,其目标很难达到。

2006年10月,哈珀在温哥华宣布,联邦保守党政府将推出“空气清洁法案”,并承诺很快会有更多控制烟雾和提高空气质量的举措出台。

哈珀此举是为了回应民众对加保守党不关心环境问题的批评。

“空气清洁法案”主要内容包括政府将强制工厂企业遵守相关法例,制定空气污染的国家标准,以及对治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等。

一项对加拿大全国1,000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就显示,只要联邦政府愿意掏出经费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则大多数加拿大人愿意为一项新设立的能源消费税买单。

第10位:亚太会议起风波 加中关系呈倒退

保守党政府自今年初上台后,加、中两国之间多次出现不愉快事件,一是强调中国在加派遣大批工业间谍;还有就是在今年9月,哈珀政府不顾中国的强硬反对,授受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加拿大公民,当时中国就警告说,此举将会伤害两国的商贸关系;几天后,加拿大外长麦基又发表讲话,对中国的人权和中国的民主状况表示”忧虑”。

2006年11月初,总理哈珀在前往越南河内出席第14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前,总理办公室发言人表示,中、加两国之间对于人权问题彼此有不同看法,所以此次会议将不会有元首双边会谈。

11月15日,正飞往越南首都河内参加亚太首脑峰会的哈珀对记者表示,尽管遭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冷遇,他的政府也不会放弃“重要的加拿大价值观”,不会降低对中国人权纪录进行猛烈批评的声调,以此来换取改善渥太华与北京的经贸关系。

哈珀此番言论在加拿大引起震动,《渥太华国民报》担忧地称“加中关系将崎岖不平”,并在报道一开始就以嘲讽的口气说,哈珀政府以一个在人权方面的所谓的“原则性强”并且好斗的言论,让加中关系更加糟糕。

加拿大CTV电视台的报道则称,“哈珀的对华政策有待检讨”;《多伦多星报》不但用了一个“哈珀去中国的路不好走”的大标题,还专门做了一个副标题,题目是“保守党人的政策短视简直混蛋”;专注于加拿大外交政策的周刊《大使》杂志更是直截了当,以“加拿大在APEC会议上的损失”为题做了报道,认为加拿大有可能无法搭上东亚经济飞速前进的火车头。

哈珀的强硬谈话同时还遭到反对党的猛烈抨击。

加拿大自由党外交事务发言人此前就已经在一周内三度公开抨击保守党漠视加中关系:“两国交往的原则是双方都需要彼此尊重,而哈珀却将这些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扔进了垃圾桶”。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一名高级研究员撰写报告说,种种迹象显示:“加拿大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方面已经落后于其他国家,如果再倒退,对商业发展非常不利”。

(木然)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