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沦为“二等公民”到底谁才是衣食父母?

文章发布时间:May 30, 2023

颜宝刚评论分析文章:香港国泰航空“歧视”风波,先是大陆网上批评3位空姐在机仓内服务态度不专业,升级至国泰内部纪律问题,再到国家层面启动官方机器评击要国泰重拳整顿,到底一切是“小题大做”? 触发了中港两地多年累积的新仇旧恨?还是官方借事件要整顿英资机构在香港的地位、甚至要同化香港的本地语言及本土价值?讽刺的是,当官媒“理直气壮”说“内地游客是香港服务业的衣食父母”,但不论国泰甚至香港经济本身,均是“食四方饭”的国际枢纽及金融中心,并非单靠内地单一客源。如果说谁才是“衣食父母”,实际上不论由外贸盈馀以至外商直接投资反映,更多是内地需要依靠香港作为对外窗口。

国泰航空3名空中服务员涉及在航班休息区内嘲讽乘客英语用字错误,引发歧视风波,国泰将3人解雇并多次致歉。事件在内地网络上引起很大回响、甚至官媒都猛烈狙击当事人。结果国泰管理层三日内四次道歉,新上任的行政总裁林绍波只懂再三向内地居民道歉,并草率地在一日内便完成调查并作出解雇决定,完全将内地旅客放到最首要位置,甚至毫不理会做法会否打击员工士气及企业形象。

平心而论,国泰航空3名空中服务员涉及在航班的休息区中,嘲讽乘客英语用字错误,不论是否有乘客听到或录音,均是歧视行为,亦非专业的服务态度,国泰如经调查后并听过机组人员解释,如果证实投诉属实,采取纪律处分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今次事件不单已升级至涉及机组人员被内地网民围攻,甚至罕有启动了国家机器、以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公众号“侠客岛”评击国泰,质疑由外国人成立、母公司为英资的国泰,企业文化似乎“保留了某种崇拜洋人、尊重香港人而看不起内地人的乖戾情绪和莫名优越感”,又指香港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内地人支持,“内地游客是香港服务业的衣食父母之一”。

中新网亦发表评论文章,引用内地网友反问,“为甚么在中国的国土上,国泰航空的空乘会对讲中国普通话的乘客有这么大的恶意!?”文章指“从众多内地乘客被歧视的经历来看,国泰航空很多人对说普通话乘客的歧视和傲慢已经‘深入骨髓’。”

由官方媒体的狙击,反映已经不单单是对个别员工甚至国泰一家企业的整顿,相信是官方借事件要全面整顿英资机构在香港的地位、甚至要进一步提升普通话以至中国居民在香港的社会地位,变相形成“特权阶层”,情况就一如电影《十年》中描述的两段“本地蛋”及“方言”所预言,要同化香港的广东话及本土价值。

讽刺的是,尽管由国泰高层以至特区政府甚至特首李家超本人,都希进尽快将事件降温甚至平息风波,但不论国泰甚至香港经济本身,多年来均是“食四方饭”的国际枢纽及金融中心,事实并非好像官媒说的“衣食父母”或某些官员所指单靠内地单一客源。

只要翻查一下国泰年报,就会发现这个管理层非常强调重要性的内地市场,实际对国泰盈利贡献有限。虽然国泰未有区分中国市场单一盈利贡献,但以2022年为例,六大客运主要航线中,包括中国、日本及韩国的“北亚航线”,所占的可运载量仅占整体比例13.5%,虽然比重较前一年约一成有所提高,但最重要反映盈利的“收益率”,却减少了近17%。与此比较的是,飞美洲及欧洲可运载量占整体34%及24%,反映这些才是国泰作为“食四方饭”的国际枢纽航空中心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更重要是国泰希望加大开拓内地市场的愿望,并非容易实现。现时与香港有直航往来的内地城巿其实有限,究其原因,是因为内地很多城巿的机场都并非国际机场,不设出入境关卡;除非香港国际机场如高铁一样设有“一地两检”,否则出入境仍受到限制,不可以与更多内地城巿直航。

今次事件发生在香港复常之际,事件影响不止国泰一家英资企业,对是对正在缓慢复苏的旅游业又一打击。不错,正如官媒所言,服务输出一直是香港重要经济命脉,与新加坡一样是全球占GDP比重最高地区,以2018年为例服务输出占GDP比重一度达31.5%。不过经过几年政治环境及疲情影响,服务输出占GDP比重已经大为收缩,过去两年降至只有21%及23%水平。

更重要是本地服务输出一直以金融服务及运输为主导,两者合共占比逾七成,相反旅游业的服务输出占GDP比重只有0.5及0.8%,即使到今年第一季两地通关后,旅游业明显复苏,但占GDP比重仅回升至4.5%,仍然远未及疫情前水平,更谈不上甚么“衣食父母”吧!

相反,香港自从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几十年来对“祖国”是贡献良多,即使在今天中国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作为出口大国,香港一直贡献巨大贸易盈馀,以今年首四个月为例,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就为中国提供近800亿美元的贸易盈馀,相当于6700亿港元,占内地整体贸易盈馀多达三成,排名仅次于美国,甚至多于整个欧盟及英国。

过去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些香港如何依靠内地的谬论:“不是有东江水,水都无得饮”、“无大陆出口食品,菜都无得你食”,类似说法好像很有道理,但请记住这些产品我们是足价消费,国际贸易的“输赢”其实是贸易盈馀抑或亏损,即是出口与进口货量抵销的净值,有盈馀才是赢家,以内地对香港这个细小城市能赚取这么庞大的贸易盈馀,香港恐怕才是内地真正的“衣食父母”。

而且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对中国的贡献不但在贸易上,更重要功能是提供资本及资金流入,翻查2021年的数据,香港就为内地提供“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就达到1317亿美元,相当于逾万亿港元,更占当年全国FDI 总数逾七成二,远远抛离所有地区/国家,当中反映正是全世界都透过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将资金投入到内地,可见在引入资本方面,香港一直发挥巨大金融传导功能,是内地最大外来投资来源。

不错,香港只是中国这个巨大的经济体一个细小特别行政区,但说到作为“衣食父母”,恐怕这个只有730万人的城市,才是真正对内地经济作出巨大贡献。当然今天已经二次回归的“新·香港”,这些香港巨大经济价值已经没有人会再强调,官员们甚至自愿“矮化”香港对内地的贡献,放弃自己昔日的国际枢纽地位,甚至令每一个香港人变成“二等公民”,也是令人惋惜及痛心。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