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家长群终于能够安静下来了!”昨天,橙柿记者的朋友季女士发了一条朋友圈,配了两张图:一张是群里家长满屏竖起的大拇指,一张是班主任新发的群公告。
季女士家的孩子马上要读一年级了,前段时间刚加入班级钉钉群。群里40多个家长初次网络云相见,一个个都很热情,老师发个通知,立马一串“收到”“谢谢老师”就刷起了屏。
前两天,在家长们一连串的大拇指攻势下,班主任通过群公告发布了一份群规,叮叮咚咚的群消息提示音终于偃旗息鼓。
新生家长很局促:
该不该在群里鼓个掌?
季女士说,8月中旬刚进群时,彼此还不熟悉,群里说话的家长不多。过了一周左右,大家慢慢熟络了,群里的互动也多了起来。
“特别是当各科老师进行自我介绍、发布通知信息的时候,群里的大拇指、玫瑰花、鼓掌的表情包,简直满天飞。”
作为一名新手家长,季女士也随大流发过几个鼓掌的表情,但有时候又觉得这样的“家长群气氛组”显得太谄媚,反而会淹没老师发的通知。“可是如果不在群里发言,会不会给老师留下一种不积极、不配合的印象?”
正当她左右为难的时候,班主任在群里发了一则公告,立下了群规,其中特别写明——
收到老师发布的通知后,注明需要回复的请回复,未注明要回复的不必回复,以免刷屏影响其他家长接到重要通知。家长群内无需说感谢老师的话。您对班级工作的配合和支持,以及您孩子的进步,是对老师最大的感谢。
看到这份群公告,季女士默默在心里给老师点了一个赞,连日来的纠结和困惑,也终于随着家长群的消停而消散了。
真情流露的小作文
争奇斗艳
“我们班的家长群,刚建起来的时候,那叫一个争奇斗艳。”一位孩子已经毕业的家长,回忆起当年群内盛况,依旧津津乐道:
老师在群里发了一份班里孩子得奖的名单,本意是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也有几位家长竖了大拇指表示赞赏,但后来,画风就变了。
先是其中一个得奖的孩子家长,发了大概一两百字的一段话,表达对老师和学校的感谢。紧接着,另一个家长的小作文也发上来了,字数更多,情感更浓烈……
家长心里很感慨:真的需要那么卷吗?
另一位家长说,家里两个娃的老师,风格截然不同。一个老师希望群里以发布信息为主,其他的闲聊一概不许;而另一个老师属于其乐融融型,致力于营造一个温馨热闹的家长群,时不时在群里分享孩子们的日常。
对于班级群的管理,不同的老师也有不同的做法。还有的家长说,他们老师要求,所有发在群里的通知,家长都要回复收到,如果有家长没回复的,老师会一个个@出来,确认所有家长都知情为止。
一位五年级孩子的家长说,班里有一个微信群和QQ群,一般重要通知都发在QQ群里。要线上学习、缴午餐费时,老师会发起接龙,一个都不会漏。
“通常我们看到信息的属性,基本都能感受到需不需要回复,有时候需要回复的,老师也会注明。而通知、温馨提示之类的,如果都回复容易覆盖信息,可能反而造成不便。所以时间久了,大家似乎就慢慢有默契了。”
有家长在群里怒怼
不要拍马屁了!
不光是家长,很多老师提起班级群,也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一位教龄20多年的班主任,说起前几年一届学生的班级群“事故”,还是尴尬无比,一脸窘态。
我们每个班会建一个班级群,在这个群之外,英语老师还单独建了一个群,那个群里有三个班的家长。
有一次英语老师在群里发了一则通知,其中一个班的家长比较热情,一连串接龙回复后,隔壁班有个家长直接在群里怒怼:“大家能不能不要拍马屁了?老师发了什么都看不到了!”
这一声怒吼之后,群里的接龙戛然而止,没有人再继续说话,气氛就尴尬地僵在那里。
家长群里的通知到底要不要回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每个老师的做法也不尽相同。
曾经老师直接宣布:希望家长们建两个群,一个群有老师,一个群没老师。有老师在的群里,以发布各类信息为主,家长不要在群里聊天,有问题私信老师交流;没有老师的群里,可以尽情交流育儿经验,维系和谐的班级氛围。
一位初中班主任说,她在新初一刚建群时,会在发完一则通知后,紧接着补充一句:此消息不用回复,如有疑问可以在群里提出。这样发了几次之后,家长们心里大概也知道这个群的性质,后续就不再需要特别强调。
“其实很多新生家长刚进群时,不清楚老师的风格,班主任定好群规,一段时间后,家长会逐渐形成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