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确诊式”文学是什么梗?网友:确诊为浣碧

文章发布时间:August 1, 2023

大家好!这阵子,“确诊式文学”火了。

确诊文学作为发疯文学的最新版本,最近在小红书、微博等各大社交平台上风靡。不同于此前无厘头、肆意宣泄为主的发疯,“确诊式”文学追求的是一种一语中的的精准表达。

它通过仿照正经诊断书的格式,以精确到分钟之差的记录捕捉到瞬时间的心情状态,再借由影视人物或经典台词甚至动植物乃至微生物,抒发压抑在内心的欲求和情绪,症状包括——那英、浣碧、鲁滨逊、懒洋洋等。万事万物皆可代入,疑难杂症皆可命名,每天都有新病状。

不论确诊为何人何物,表达方式如何迭代,人们似乎只是为了在精神疲软的社会生活中撕开一道情绪宣泄的裂口,吸引着冲浪者围观解密、抱团取暖。

01

今天,被正式确诊为…

最开始“确诊”的是西安的一位市民,他表示西安从年初到现在到处都是游客,根本没有淡季。

他现在就和《甄嬛传》中的沈眉庄一样:懒得出去,看到人就烦。

“西安人被正式确诊为沈眉庄”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

“十级甄学家”们立马就get到了张先生的油麦,并对这种精确巧妙又一语中的的比喻大呼妙哉。

从此,“确诊式文学”正式诞生,并蔓延到整个赛博空间。各路网友也开始整活!

从《甄嬛传》开始,被确诊为—菀常在。

“刚起来没多久就又犯困了”是困扰人类永恒的难题。

被确诊为—华妃

“总觉得月例银子不够用”

当代社畜的真实写照。

被确诊为叶澜依——“我生性不爱笑”

拽妃谁不爱啊!

被确诊为—端妃,“看着快死了其实还活着”

好像在点我???

被确诊为—祺贵人,“天生蠢笨但又实在生的美丽”。

美丽是重点。

被确诊为—翠果,“上班一言不合就想扇人”

这个班真是一天都上不下去。

被确诊为—宝娟,“天天只敢在背后骂人”,直戳窝囊组的肺管子。

哭死!人走了以后才敢出声

被确诊为—苏培盛,“每天都卑躬屈膝小心翼翼”。

是哪个卑微打工人我不说。

被确诊为—甄嬛,因为眼里见不得脏东西。

被确诊为—温实初,恋爱脑犯了,洗衣做饭恨不得犁二亩地再走。

被确诊为—皇后天天都头疼。

甚至有被确诊为皇上的:

天子从来不会有错,我上网就是来当皇帝的。

万万没想到,确诊角色最多的居然是最讨人厌的浣碧“因为总是看不惯别人”。

“讨厌浣碧,理解浣碧,成为浣碧。”

不少网友发出如此感悟,大概是人们在历经现实世界磨练后更为清醒的选择吧。

近日,“正式确诊为那英”更是冲上微博热搜榜单,引起网友狂热讨论。

有以上症状的,正式被确诊为那老师�

英子老师语录:

“放TM的屁,这简直就是危言耸听”

“祝你成功”

“最烦装13的人”

“这很难评”……

因过于符合当代人精神状态,被网友称为“当代文豪”。

而确诊为那老师的人都有着非常良好的精神品质,比如认为对方在危言耸听的质疑精神,祝他人成功的友好精神,以及不装也讨厌别人装的谦虚精神。

谁看了不说一句,妙啊!

当然,动漫界也没逃过这股“狂潮”。

有人因为自己是“为睡觉而生的高贵的羊”而被确诊为懒羊羊,

有人因为“口才良好”被确诊为野口笑子。

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

有人因为“圆头圆脑圆肚皮”和“爱吃冰淇淋和棒棒糖”而被确诊为G.G.Bond。

有人因为“遵循着躺平摆烂的人生信条”而被确诊为章鱼哥。

还有人因为“喜欢漂亮姐姐”和“经常的无厘头行为”而被确诊为蜡笔小新。

甚至延伸到一种更加抽象的表达方式——非常奇奇怪怪的东西(病症)。

比如,脑袋光滑,发量不多—容易被拿捏的软柿子。

比如含水量百分百,装成人的样子社交,遭受挫折就会狂喷眼泪然后干瘪掉的水母。

蓬头垢面,喜欢找吃的,喜欢星期五的鲁滨逊,

以及肚子圆圆,躺平到别人扶不起来的土豆子。

确诊为依萍,浑身是刺,看谁都不顺。

尽管大家的确诊症状各有不一,但总能合适的对象表达出当下真实的精神状态。

确诊文学呈现出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包容性,它以其比喻的精确性和强大的适用性,受到了无数发疯网友的喜爱。

02

“确诊式文学”背后的

“精神共鸣”

当“确诊式文学”屡次上热搜后,多地市民因天气问题掀起了一阵被确诊潮,无论是暴雨还是高温,总是能将其与合适影视及文学角色联系在一起。

北京人被正式确诊为哪吒,因为持续的高温之下人们仿佛“脚踩风火轮”上班;

西安人被正式确诊为沈眉庄,因为旅游季“人从众”模式下市民们不愿出门见人;

广东人被正式确诊为依萍,因为强降雨比依萍要钱那天淋的雨还大……

(“确诊体”热搜)

很快,各位考鸭,也不甘落后,赶上这波热潮。

备考一周前,被确诊为四阿哥。

今晚背不出这书,一定不睡觉。

备考前一天,被确诊为安陵容。

我真的觉得,我已经精疲力尽。

考时,被确诊为皇后。

本宫的头好痛。

考完后,被确诊为熹贵妃。

我的福气在后头(我确信)。

上岸后,被确诊为袁湘琴。

一直上不了岸,被确诊为曹贵人。

苦日子到不了头。

确诊式文学作为发疯文学的2.0版本,以一种自我认定的方式,与不同的角色产生共鸣,通过贴标签的形式在赛博社会中探寻和自己状态相似的赛博病友,在群体聚集中获取一定的确定性和心理慰藉。

并同时解构了优越感,制造了一种人人平等、我们都一样悲催的幻象。平等,自由、不被指责、互相体谅,为人们提供了逃避现实苦楚的的言语乌托邦,清醒又迷醉,快乐又痛苦。

不论是升学路上的考研党、留学生,还是混迹写字楼的打工人,只要你入坑“确诊式文学”,玩起角色扮演、输出废话,都可以分享着同一种易怒、敏感、不稳定的精神状态。

03

情绪宣泄的出口:

撒泼解千愁

“确诊式文学”的流行,引发众多网友的追捧,同时也遭到诸多质疑。

有人认为,确诊式文学反映了当代年轻人表达的“贫瘠”,在玩梗中丧失了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从而患上“失语症”。

也有人认为,确诊式文学以娱乐化的方式消解各种负面情绪,颇有一种小题大做、娱乐至死的意味。

其实,对于“确诊式文学”,不必如此上纲上线。

当代年轻人面对生活和工作、学习的压力时,选择用风趣的语言解构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辛苦,不仅能宣泄情感、释放压力,还能在调侃中重拾前行的力量。

“被确诊”某某,都是为了借助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对象,准确表达出此时此刻情境下真实的自我,在魔幻的现实社会找到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

确诊式文学是面对生活重压时的自我调侃,也是他们在网上短暂逃离现实的一种自我精神疗愈的方式。

无论是面对高温暴雨的极端天气、艰难求生的工作环境、还是生活中诸多不如人意的事,大家以“确诊式文学”自娱自乐,在互联网上成为一个赛博疯子,用风趣的语言解构生活的辛苦,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调侃过后,依然要回到现实世界,回归自己本身的角色,做一个元气满满的成年人,迎接第二天的生活。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