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Content

About Us

We must explain to you how all seds this mistakens idea off denouncing pleasures and praising pain was born and I will give you a completed accounts off the system and expound.

Contact Us

社评:用包容精神创造永久和平

文章发布时间:August 14, 2005

——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之际

人类在为自己而设计的日子中前行,一些日子偶然极度地凝固了人类的历史行为,而侥幸地成为了纪念日。

8月15日就是这样的日子。

前天,卑诗省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和加拿大多元族裔争取亚太地区和平和解大联盟到日本驻温哥华领事馆,抗议日本不肯对战争负责的行径。

随着8月15日的临近,温哥华会有更多的组织和个人以各种方式来纪念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

中日关系从历史上来讲,既有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又有近代50多年因日本侵华造成的严重对抗。

既有密切的现实联系,又有历史的恩恩怨怨,两国关系中的曲折变迁对各自国运兴衰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6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面对那段伤痛的历史,指望人民之间的敌意马上冰释、怨愤即刻消解是不现实的。

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未散,小泉拜鬼的影子尚在,期待两国关系出现大的转机是不现实的。

但我们应看到,历史问题毕竟不是中日关系的全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日之间还有其它许多重要事情和问题需要解决,而民间各种纪念抗战胜利的活动,都应该登高放远,立足于世界的永久和平和中日之间世世代代的友好。

任何极端民族主义的蔓延只会加剧和恶化两国政治互信的环境,使双方一些偶然性、突发性事件成为误解和冲突的诱引,这在根本上是不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利益。

我们应该牢记“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

中日关系是中国同一个现实的日本的关系,而不是同一个华人所期待的、理想的日本的关系,决定对日关系的,首先不在于对方的发展是否符合己方的期待。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并不能说明日本国民都在支持他的行动,而日本民众前去参拜或支持首相参拜并不意味着他们存心要否定历史,有意要伤害中国人的感情,其中有十分复杂的历史文化因素。

学会包容是我们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应有的态度。

我们生活在各种文化、民族和宗教态度融合在一起的加拿大,“包容和平和”不仅写就了这片土地发展的历史而且成为我们这个国家的精神象征。

历史上的和平总是一种暂时的状态,一段时间的和平是上一场战争的结果,又是下一场战争的前奏,这已经成了一条铁律。

人类5000年来,发生了大大小小战争1万4000多起,真正歌舞升平的岁月仅300多年。

在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和平不过是战争马拉松中的一段喘息。

尽管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曾出现过弭兵运动,诸侯之间通过协议维持一段时间的和平,但最终仍不能摆脱战争。

欧洲也有过类似的和平运动,但一纸协议总是没有用的,因为战争带来的利益太大了。

对此,马克思早就说过:战争远比和平发达和成熟。

但我们仍坚信,人类最终会走向一个摆脱战争的时代,加拿大“包容与平和”的精神将成为国与国之间化解分歧、面向未来的利器。

彻底地结束战争与和平不断交替的痛苦循环,进入一个没有战争的永久和平的时代,一定能在21世纪到来!

Picture of guangtou1

guangtou1

Leave a Replay

订阅光头日记
推送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