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建议回去。
我唱一点反调。
大家潜意识里总是以为回国是永远成立的一条退路。
探亲回国,看到似乎人人都发财了。
搞的自己心痒痒。
甚至怀疑自己当初出国决定的正确性。
“生活在别处”,一向如此。
总是别人的生活更精彩。
但是当时决定出来的时候,肯定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那些当年的理由难道就不成立了? 从白先生的话中,我觉得他对加拿大的现状在出国前就有清醒的认识。
谈不上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失望。
白先生过来才一年,国内的风起云涌的发财大潮按说也是身在其中,但怎么样呢? 发到了没有呢? 有什么理由认为现在回去就会比一年前更好呢?
我也回国去过,也和不少回国去过的人交流过。
听来听去都是很类似的东西。
归根到底两句话: “宏观上很好,微观上不好”。
宏观上似乎社会上机会很多,也听说很多人发了财赚到了。
包括到机场来接我们的人,到家里来拜访的前同学,同事,朋友。
就有不少有房有车有公司的成功人士。
但微观到自己身上,就谈不上什么机会了。
因为来看你的往往是混得好的人,他们浮上了水面,你产生了错觉以为国内人人如此或很多人如此就错了。
你以为自己要是回国也能如此就更错了。
更多的混得一般或不好的人,他们没有来找你,沉到水底了。
但不表示他们不存在。
他们反而是更大的存在。
其实,我们看到的两方面都是事实,既有许多高薪的职位,和创业的机会,也有求职难,海带这样的事。
如何准确地把握?
我认为还是以我为主,我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找什么样的定位? 是自己创业?还是做高级打工?还是去政府等部门?
在定位清楚后,再看想做的事上有多大的竞争,自己又有多大的竞争力。
别人怎么成功,本质上和我们没什么关系。
不存在重复性。
我按照上述原理是这么分析自己的:
1) 我适合搞电脑技术以及技术管理
2) 我手里并没有任何产品,创意和资金可以办公司
3) 最好的去处希望是外企中的技术部门经理或类似职位。
4) 可能性不算大,因为这类职位不多而且绝大部分回国的人都最想找这类职位,而且还要和本地培养起来的人竞争。
另外,我们出国那么多年,在管理方面的水平不但没增加,反而还退化了。
因为我们在外国其间要么在做纯技术的工作,要么干脆在打labor工。
如果谁是在这里大公司做管理的,精算的,财务的,读MBA的,在华尔街搞上市的,回去还有点竞争力。
5) 如果去做纯技术? 那35岁的坎来了。
现在国内的公司谁愿意要35以上的技术人员? 再说,给我们开多少工资合适? 现在廉价的大学生这么多。
当年就是因为这个感觉自己在国内面临被迫的转型才出的国。
所以这条路几乎是走不通的。
6) 就算拿到一个高薪的职位。
除非是很正规的外国大公司。
否则能存活多久是个问题。
7) 转型做管理或做销售? 人不是那么容易转型的。
人也不是年龄到了,自然就qualify做管理和销售的。
转型成功的例子往往是,原来搞电脑的,现在做房产代理,驾校老师,开小店,水管工,PSW,开卡车,RESP代理,卖保险代理,卖电代理等。
所以,我的结论是回国几乎不是一条可行的路。
这儿先不考虑什么没混好回国没面子之类的东西。
~~~~~~~~~~~~~~~~~~~~~~~~~
感谢网友“我爱小叮当 ”来稿,文章原贴在:
http://www.51.ca/bbs/showthread.php…6278#post25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