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公共政策编辑高嵩/一场引发近万人死亡的特大地震在中国猝然发生,震波罕见地波及中国很大范围的领土:北到内蒙古,南至海南省,东达上海,共22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中国官方内部的动员体系此次显然有了截然不同的轨迹。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正试图改变既往隐瞒或公布迟缓的做法,以期掌握舆论的主动。
猝不及防的7.8级地震在中国西部四川省汶川县爆发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内地很多城市即刻感受到震波的存在。灾难中的死亡数字,不断增加。据中国官方的统计,截至今天临晨时止,四川全省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惊人的8533人。相信这不会是最后的伤亡数字。
这场波及大半个中国、影响了数以亿计人口的灾难,几乎在一瞬间,成为昨天下午中国最主要的话题。下午3点,北京东四十条附近,西装革履的白领逃离短时摇晃的高楼,站在路边观望、交谈、发短信,等待危险过去;上海徐家汇的街头,也挤满离开办公室的人们;就连绝少感受到地震的贵州山区,建筑物的震颤也让人感到恐慌。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这种震动,正在驾驶的北京的士司机赵明说,他直到听乘客说起,才知道地震的事情,“车在走动,没感觉。”
手机间突然上升的短信和对话,让网络压力陡增,各种猜测也开始出现,包括三峡大坝的建成对四川复杂地质可能带来的影响等。几乎是突然间,来自媒体的声音加入到信息传递的潮流中。
汶川地震发生约18分钟后,新华网开始发布消息。短短几个小时,新浪、腾讯等中国知名门户网站,已将海量新闻,包括对地震的防护方法等,以板块组合的形式,呈现于首页的显要位置。除了新华社记者的文稿,大量的信息来自各主要城市平面媒体们主办的网站,这些有直播色彩文字,不断刷新——在过去,这些内容或要等平面媒体发表后,才会在其网站上公布。
声誉甚佳的《财经》杂志主办的财经网基本实现了对此次震灾的滚动报道。昔日擅长深度调查的写手,现在更像通讯社的记者,把采写的简短信息不断上网。他们甚至制作了一段视频,将其放到首页供阅读者点击观看。视频摄自北京东城区一处写字楼聚集地,采访者不断询问逃离办公室的白领们对震动的感受。镜头里,一名过分敬业的保险推销员“危机公关”,大声向身边的女职员们推销其保险计划。
下午晚些时候,紧急集结的中国军人努力通过受损严重的道路,赶赴四川、云南地震严重区域救援,中国总理温家宝也紧急出现在震灾地区之一都江堰市。他在专机上的救灾讲话在中国的国家电视台里反复播出。深夜,温在灾区行走查看的镜头几乎同时在电视和互联网上出现。
人民网上出现北京昨夜会有余震的预测文字不久,中国地震局即发言澄清此为谣言。
在中国,这是一次少有的媒体反应快过行政部门的救灾、调查进度的竞赛。
从北京到边远的贵州,可以看到整个行政体系都在把“及时公开准确信息”作为稳定民心的关键,电视、网络甚至手机短信,都成为官方信息的发布渠道。
2008年,对于中国,显然是个不能平静的年份。年初的冰雪灾害的影响还未过去,这次影响空前的地震又突然发生。但与几个月前冰雪灾害中的迟钝与封闭相比,中国行政机构此番似乎换了全新面孔,尤其是对公众的信息回应,令观察者印象深刻。
中国网络媒体让不能同步出版的印刷媒体们相形见拙。从昨天下午2时46分第一条新闻在网上出现到今天临晨,中国几家大的门户网站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一些网站还动员在灾区的博客主人记录他们在一线看到的情景。这一情形在西方或许不是新闻,但在中国,或具有里程碑式的不同。中国的互联网再一次证明其主流地位,不是靠行政级别,而是靠强大的信息整合方式及对2亿网民的影响力。
一些未必受欢迎的信息,也借助互联网庞大的交流空间流传出来——
例如,四川媒体曾披露的异常征兆,比如蟾蜍大规模迁移,在当地林业机构的解释中,成为“正常现象”。
一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五年前的论文中也曾提醒,“四川地区下一次7级以上地震孕育已经接近成熟”。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往往被当作此次地震的坐标。“文革”末期针对新闻的封锁,可谓登峰造极:先是不准记者进入灾区,之后,对进去的记者也有严格限制:只准拍物,不得拍人。以至于今天,后人在留下的照片里只能看到彼时的残垣断壁,而很难看到那些伤者或死者。
两周前,中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据此条例精神,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公布,是官方的责任和义务。而让人纳闷的是,既往在各种灾难报道中表现不凡的一些知名地方媒体,已接到来自宣传系统的禁令:不得派记者进入地震灾区——看来,没有官方的首肯,中国媒体对信息传递的多元参与,仍不能松开手脚,尽管这种松绑对政府当下的救灾和随后的慈善动员有益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