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来稿)据报道,美国人目前平均每天有5000人申请破产。这些个人破产者,是借贷消费的牺牲品,他们贷款买了车房,划信用卡大笔消费,失去工作后一夜之间负债累累。经济危机的时局提出一个问题 :海外华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华人,如何面对借贷消费这种日常生活模式?
中华文化的一大生活传统是攒钱。这种生活传统是因为勤俭持家的美德,也是因为风险意识。中国人自古有积蓄财产的习惯,预先储备好医疗费用、儿女教育费用,以及养老和婚丧嫁娶等开销,并在财产积蓄足够后购置房屋。注意,很多中国人的传统是钱够买房时才买房,而且是一次性支付。
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上的一个特点是有完备的金融体系,并在这一基础上推出信用消费,借贷消费。这种完全不同于中华传统的消费模式,目前正在进入中国,但没有成为个人经济模式的主要形式。今天中国也有房奴,也有卡奴,也有为炒股跳楼的人,不过中国离日破产五千人的程度所距甚远。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失业意味着吃不上饭,但不会出现负资产。
信用消费、借贷消费在西方国家已经完全普及。西人个个贷款买房买车,天天刷信用卡。他们薪水一到帐,还了信用卡和贷款,支付了保险金,往往就归零。我曾经有过一个加拿大工友,开车时把别人车刮了,这点小毛病赔两个钱就算了,通知保险公司会很烦成本也极高。对方没多要,600加元现金。这位工友刷卡消费不眨眼,要拿现金那是绝对没有。于是他找到借贷公司,以高达18%的利息借了600元现金。这笔帐,肯定要到下个月开支再还了。
西人的借贷消费已经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年入八万,信用卡却只能支付每月的最低还贷额度,最后积累出十几万信用卡欠款,利息高达15%以上,这样人并不鲜见。我的朋友凯西,一个慈善的、普通的年约五十岁的加拿大中年妇女,和我熟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聊她的经济状况。这位公司职员认为她家庭的个人经济状况非常健康,因为她和先生将在65岁退休前还完房贷——这房子她十五年前买的。这种还贷方式,最后的还贷总额将是她购房款的两倍以上,一个中国人不可能接受,但加拿大人认为是正常的。
在信用消费、借贷消费基础上,才会出现日破产5000人的情况。这些现在破产的人,并不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第一批牺牲品,那批人是贷款买房投资,图媒短线套利的人。现在破产的人,已经完全是经济危机的产物,他们失去了工作,不能还车贷房贷,只能破产。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在讨论减免信用卡债务的原因:他肯定还不起了,你如果适当减免给他留点希望,就留下了努力工作赚回来的可能,否则干脆报破产算了。
借款消费的压力之大,非当事人很难理解。贷款买房要破产,租房也没好到哪儿去。四年前,加拿大安省经济还很强劲,我租住一处镇屋,租赁公司说前任租客只住了一个月,正常的房约应是一年。他宁肯付违约金搬家,就是因为住了一个月工作没了——开不出工资,第一时间就得退了大房子去住小房子,风险承担能力为零。
上述借贷消费的个人经济模式,在中国国内还不广泛,至少还不占据主要模式。一个中国人,无论如何有些积蓄。但海外华人,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生活日久的华人,已经开始“融入”这一“主流社会生活模式”。我颇见过一些买日用品只要方便不问价格的中国移民家庭。年入五万,月食品开支在八百元以上,基本是想吃什么买什么。夏天旅游,太大的架势不会有,但上美国跑一圈不算希奇。再加上养车、房贷、日常开销、缴税……也就是个吃空花净。工作丢了怎么办?再找啊。
现在的问题是:真遇上大箫条,工作不会那么好找,然后怎么办?这里面有一个悖论,表面上高度个性化的西方工业国家,通过保险、福利等复杂程序,把所有风险转嫁给了“国家”和“社会”。正在为“跟上时代”努力的中国,民众拼命积蓄个人财产控制消费,事实上以家庭为单位各负其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此微妙的转换。从理论上探讨这一现象不是本文的任务,笔者在这里仅陈述事实。
把所有的责任交给社会,是不是就完事了?买保险,保险公司是不是会破产,这个可以探讨。但在加拿大,用于个人保障由国家税收政策促销的注册退休储蓄计划(RRSP)目前在贬值是一个事实。据CTV电视台的消息,一些RRSP账户內投资组合的当前市值,较之原有预期,已减少了近40%。加拿大用于子女教育的注册教育储蓄计划( RESP,在华人社区通常称为教育基金),保值的一个前题是主要投资是国库券。国家会不会破产是一个高难度课题,从新闻报道看,加总理哈珀昨天刚强调完加拿大经济是健康的,今天就宣布现在首要工作任务是应对经济危机。
在勤俭持家和借贷消费两种模式之间,华人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如何适度平衡,已经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