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
来到加拿大,发现同系中居然有一个我的大学校友J。
一天这位老兄忽然问我:“狸猫,你认识不认识你们年级一个叫ZQ的女生?陕西人。
”我左思右想也想不起这一个人,就问:“长得什么样?”“样子很土气,就象村姑似的。
我昨天在Chinatown遇到她,她嫁了一个加拿大人。
”哦,是她?我立刻就想到一个人,她虽然在北京读了四年大学,但相貌气质依然不改。
如果演电影的话,她不必化装,只要换上衣服,就可以胜任村姑的角色。
我就接着说:“我记得我们年级的陕西女生只有一个姓Z的,叫ZC。
如果你再见到她,问她是不是以前叫这个名字。
”各位,恕我不能写出真实姓名,这个原名C也很土,听起来也是个村姑名,就如什么翠花巧珍秋菊之类的。
不出所料,果然就是ZC。
J在唐人街再一次遇到她问明了,原来,她老公曾在中国她任职的学校当外教,后来娶了她,回到家乡小城P。
她已经怀孕六个月。
她老公来到这个城市读大学,她也就跟着过来,在唐人街附近租了房子。
由于此城不大,中国人也不多,所以她和J在唐人街相遇之时,就互相聊起来,发现原来毕业于同校同系,于是自然就议论起共同认识的人,其中包括我。
又过几天,J告诉我说ZC打算我们三人聚一次随便聊聊天。
于是约定了时间。
地点在学校的Cafeteria,一见面大家自然很高兴,她依然没有变样,还是村姑形像。
然后自然就是寒暄,然后说起同学的下落,然后闲聊。
最后才说起她的婚姻。
对于恋爱经过,毫无新奇之处,跟与中国人谈恋爱没有两样,她还算满意。
但是谈到婚姻,她说来加拿大之后,夫妻感情尚好,但婆媳关系不佳,婆婆显然对她不满。
我问为什么,她说:“她嘛,嗯,总是觉得中国人很笨,所以对于儿子娶了中国人总是不满。
”原来如此,看来这个老太太即使不是种族歧视,至少也是种族偏见。
幸好这里子女婚后不和父母一起住,否则如何相处?即使这样,这个问题仍然为今后她的婚姻去向留下了隐患。
稍后,她的老公也来到Cafeteria。
这是一个看来憨厚老实的加拿大人,中等身高,但绝对称不上帅,也是一个换了服装就可以扮演加拿大农民的人。
其实,人憨厚老实是婚姻稳定的最好最重要的基础。
我暗自祝福她。
第二个
来到B公司上班不久,就注意到一个女同事,将近四十岁的样子,个子不高,肯定不到160公分,皮肤黝黑,眼睛还算大,英语带着很明显的亚洲口音。
以相貌判断,我最初以为她是东南亚人,比如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之类。
其实,除了相貌之外,还有就是她没有跟我说过中文。
后来通过饭桌上聊天才知道,她不仅是中国人,而且来自北京。
曾经跟公司里一个中国人同居数年,但是那个人无论如何也不肯娶她。
她后来终于嫁给一个年纪虽不大但已经秃顶的白人同事,并已经有了一个女儿。
时间久了,也就有机会和她本人用中文聊天。
问她她的老公是否去过中国,她回答令人吃惊:“没有,他也不想去。
他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根本没有兴趣。
”我想,既然如此,这样的婚姻是否能维持长久?我在当地中文学校遇到一些混血的孩子,但是她的孩子却没有上中文学校。
至于她的婚姻是否幸福,只有她自己知道。
第三个
也是一个中国MM跟一个洋人同事恋爱,这个MM也实在不算漂亮,个子也很矮。
不过上海人比较会打扮,身材也还可以。
跟洋GG已经同居一段时间,但是洋GG还没有娶她的意思。
特别是这个洋GG家里也是兄弟姐妹比较多,其间也矛盾重重。
直到后来洋GG病了一场,她悉心照料,并且为此特地请假,才使洋GG意识到必须有人照顾,这才开始谈婚论嫁。
第四个
曾经在两个城市之间来回跑,有一个搭车的中国MM经常去另外的城市去找同居的男朋友。
这个中国MM比较漂亮,男朋友看着也不错。
后来男朋友在纽约地区找到工作,这个中国MM也在加拿大找到工作。
两人谁也不肯顺从另外一方,结果各奔前程。
后来这个中国MM嫁给以为中国GG,并已经有了孩子。
跟我偶有email来往,觉得还是中国GG好。